关于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

2020-04-07 03:38蒋雪梅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

蒋雪梅

摘要:小学阶段设置科学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树立学生的科学观念,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在小学阶段有一个好的学科基础。

回顾从前的教育进程中,科学是一门不被重视的学科,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日益的提高,这促使学校制定新的教学标准。如今的社会中越来越重视全面型人才的培养,科学逐渐变成了小学中的重要科目,想要发挥科学教育的积极作用,教师要把开拓学生思维作为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的关注。但是纵观当下的小学科学教育,不难看出当今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应主动进行教学探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科学培养;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

引言

小学时期是学生可塑性比较强的时期,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在这个时期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属于一种独特的发散性思维,能够增强人的分析能力,提高办事效率。而小学科学这门课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学科,广大教师应根据现代教学的要求,走出自身的教學舒适圈,科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任课教师需要根据情况来创新教学方法,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合当下教学情况,分析新时期的教学情况,提出一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教学方式。

一、让学生敢于发问

要想学生能够发散地看问题,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因为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多方面的考虑问题,说出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学生犯错误,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思考。学生问题的提出就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开始,教师应先肯定学生的问题是良好的开端。在科学课程中,其中一节是探究的种子发芽的实验,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探究时,实验的问题是种子发芽的自然条件,学会们通过自己的方式,探究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空气、水分与合适的温度是种子生长发芽的重要因素,学生们在得出结论后,一般会停止思考问题,在他们看来已经知道了发芽的条件就够了,但是这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要让学生能够自己不断地去探索其他的问题,主动地去探索学习,此时的教师就能够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以讨论出的结果为基点,就讨论结果提出更多的相关问题,例如怎么样才能证明讨论的结论是正确的?种子发芽除了这些条件是否还有其他条件?如果缺少一个条件,种子能否正常生长?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分析,学生能够发现问题中自己没有想到的问题,慢慢的,学生能够由一个问题,发现和提出多个问题,逐渐培养出创造性思维。知识的学习是灵活变通的,问题变量的改变能够得到多种不同的结果,这就是发散思维看问题,也是创造性思维考虑问题。

二、设置问题悬念,让学生主动思考

课堂上问题的提出,是学生们思考问题的开始,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合理的安排课程问题,让学生们积极的去讨论和探究,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进步的过程。

例如,教学《垃圾的处理》一课,探究:处理垃圾的方法会环境有什么影响?学生也许会答出一些,但是仅仅是他们的想象,因为很少有学生有机会实地参观过垃圾填埋场。通过填埋垃圾模拟实验,学生会发现,如果用简单地填埋方法,当雨水侵蚀时,被填埋的垃圾会有渗出液、异味等,对环境造成污染。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怎样解决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问题?基于第一次的实验,学生会思考:怎样改善雨水侵蚀的问题?怎样改进垃圾渗出液问题?怎样控制垃圾异味问题?等等。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再次实验,看看问题有没有解决。如果没有,还要思考为什么改进无效,再次调整思路再次实验。这样的提问和引导能够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创造性的想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科素养。

三、趣味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尤为重要的。这时教师应该注意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带给学生新的课堂体验,提高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再进行课程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小学时期的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较强,这时教师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利用合适的方式,来让学生体验科学的趣味性,例如,在课堂上安排小实验,准备一根蜡烛,一包火柴,实验之前告诉学生本次的实验目的,是证明火柴不接触灯芯,可以点燃熄灭的蜡烛,在学生疑惑不解时,实验开始,用火柴点燃蜡烛,然后在吹灭蜡烛的瞬间,用点燃的火柴靠近蜡烛熄灭时出现的白烟气,可以发现蜡烛在不接触火柴的情况下又复燃了,学生们对于这个结果,又提出了问题,为什么火柴靠近白烟能够点燃蜡烛?白色的烟成分是什么?这种趣味实验瞬间提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他们在这时渴望知道答案,教师进行知识解答的时候,学生们也能牢固的掌握知识点。这样学生对科学学科产生兴趣,也同时达到了教师传授知识的目的。

结束语

小学时期,教师要尤为注意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与兴趣开发,要熟悉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摸索调整适合班级学生的教学模式,从而确定正确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探索教学的过程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造优质的科学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毕晓清.浅谈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209.

[2]莫彪.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法——以《研究透镜》教学为例[J].华夏教师,2019(28):64-65.

[3]王虹.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才智,2018(32):112.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