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课堂的构建

2020-04-07 03:55张娜娜
考试周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构建高效课堂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摘 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对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思想观念、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并拥有良好的素养,以便在核心素养指导下,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以及途径进行分析阐述,如小组合作、开展竞赛活动等方式,供相关人员以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构建高效课堂

核心素养可理解为在知识社会中,若个人能够达到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的条件,所必需掌握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在学生教育中致力于发展核心素养,有利于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语文的能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在保证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基础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一、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作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培养并提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表达方式与建构能力,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的理解文本,并能够灵活应用恰当语言进行口语及书面交流,有效促进高中语言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其今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語言与思维的发展是共同依存的,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对高中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在自主阅读及赏析文章时,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理解与感受,透彻了解并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情感。但是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此以往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形成灵活性、独创性思维。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高中教材是由多名教育家、名师倾力编纂的,其本身包含丰富的美育价值。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引导其能够在今后学习过程中,发展审美想象,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最终实现高雅的审美情趣。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能够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此,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理解能力,即在深入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其传承下去,并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

二、 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高中语文课堂的重要前提

(一)教师转变教学思想观念

教学可视为特殊的建造工程,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原则与规律性。传统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片面追求升学率。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现阶段关注成绩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语文素养等多方面考察。教师若想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的发展,应及时转变思想观念,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将其与教学环节有机结合。“主体”与“主导”不仅是课堂教学中双边活动的需求,也是教学目标能否高效实现的路径。由此可知,只有语文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才有望实现教学活动中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二)教师掌握丰富专业知识

作为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明确所教授学科的属性,具备专业丰富的学科知识,全面掌握教学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教材、教学大纲融会贯通。此外,教师应了解各方面最新动态,致力于拓宽知识领域,开拓视野,提升内蕴,才能胜任教师工作,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创建高效语文课堂。为了将自身掌握的知识更好地传递给学生,需要教师具备过硬的教学能力。

(三)教师拥有思维应变能力

语文学科是语言运用的艺术,也是思维表达的产物,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能因为学生思维的迸发、注意力不集中等外在环境的影响,出现超出预期设计的生产性问题等状况出现。此时对教师的思变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教师有效掌控课堂节奏,驾驭课堂走势。因此,教师应具备能够根据授课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的能力,即拥有较强的思维应变能力。

三、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课堂的构建途径

(一)应用情境创设方法培养语言能力

对于高中生而言,需要具备语言建构能力与运用能力,其不仅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各学科的基础能力。因此,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需要教师致力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该能力在语言学科中,主要指的是教师能够为学生创建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并通过引导与指导,使学生主动积累、梳理并整合,最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通过角色演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化其语篇理解能力。

以《沁园春·长沙》教学为例。诗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描绘出多姿多彩且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下阕词人忆起往昔峥嵘岁月,抒发作者及其革命战友为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与壮志豪情。诗词中对词语的运用十分精准、形象,且富有表现力。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使学生了解古典诗词的格式、抓住诗词中的关键词与重点语句、品味词中的语言艺术刚劲风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赏析由“看”字统领的秋景;“万”字描摹峰连叠嶂的美景;“红”与“遍”的结合突出变化规模之大,漫无边际,有恢宏盛大之感。同时,词中运用的动词灵活多变,如“击”字生动形象描绘出雄鹰展翅高飞的迅猛之势,体现雄鹰翅膀的强劲有力,凸显其勇猛矫健的英姿。通过多媒体软件播放范读,教师指导朗读,学生自由朗读的方式,体会诗人为读者呈现的一幅湘江秋色图。此外,教师请学生展开想象,表演诗人独立橘子洲头,饱览秋景的神情与动作,由此体会语言表达效果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词中蕴含的情感,感受语言的魅力。

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语言的建构能力,营造有关诗词的鉴赏的情境氛围,奠定感情基调,教师为学生播放课前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并出示以下诗句:(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国伤己)(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静无为)(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少年壮志)(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沉郁壮阔)通过引导学生朗诵、分析上述诗句,使其发挥想象力,体验诗词中蕴含的不同情感,在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同时,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二)采用小组合作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学生在小学、初中的学习中,能够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为了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持续发展并增强思维品质,需要教师运用创新性、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小组合作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有促进效果,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通过布置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形式,可以使学生思维得到碰撞,再借助小组讨论交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可根据小组给予的反馈及时进行追问,培养学生思考的连贯性,从而引导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探究文本中的隐含问题,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以《拿来主义》课堂教学为例。鲁迅杂文包含对当时社会现实、思想文化以及政治文化的批判,具有明显思想性、时代性特征,因此教师应适当弱化文章的时代感和政治内涵,以文本词句、文意为基础,从思路、思维、思想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人文思辨能力。教师可将授课内容分为三部分,即解题、泛读课文并理清思路、精读课文并局部分析。在第三部分的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需将班级同学平均分成若干小组,并保证每个小组至少有一名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分组完成后,该教师向小组抛出如下问题:(1)中国向外送去了什么,运用何种论证方法?(2)“送去”危害是什么,运用何种论证方法?(3)“送来”所产生的祸患是什么,运用何种论证方法?上述三个问题学生小组经过短时间讨论交流后能够很快给出正确答案,且因得到了教师的肯定积极性提升。随即,教师抛出如下问题:(1)“抛来”“抛给”“送来”的具体含义。(2)根据理解总结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基于此,学生逐渐开发思维,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以及相关论证方法。之后,教师请学生围绕上述问题继续发言讨论,促进其思维发展的深度与广度。《拿来主义》在研究界以及教育界一直存在争论,教师可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内涵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文本为载体,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思维习惯。

(三)积极开展竞赛活动深化文化传承

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以及其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高中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注重对学生文化传承以及理解能力的培养。通常情况下,文化传承与理解主要指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继承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终形成理解、借鉴不同民族与地区文化的能力。由此可知,教师需在教学中充分结合教材中相关内容,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拓展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渠道,加深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的责任感。

基于此,教师可定期举办有关“中华文化诵读经典大赛”主题的活动,通过良性竞争的方式,促进学生从经典作品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民族文化力量,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及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最终目的。以《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为例,教师可在正式授课前,为学生介绍相关知识并课外拓展,以此让学生更容易体会到介绍人物的多种方法以及《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名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四、 结论

核心素养对高中生的未来学习以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可应用情境创设方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采用小组合作方法培养思维能力的发展,积极开展竞赛活动深化文化传承与理解,使学生个人素质全面发展,有利于构建高效、高质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潘竟孝.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浅探[J].学周刊,2020(2):25.

[2]黃朝辉.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44-45.

[3]李凤红,任广宏.浅谈在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9(20):35-36.

[4]张树苗,郭利婷.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原因及意义探究[J].职业技术,2020(1):1-5.

作者简介:张娜娜,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构建高效课堂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初中英语课堂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