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一些家庭中,父母面对孩子学习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时容易出现家庭教育分歧,沟通不免出现矛盾,最终或者按家庭成员中强势一方的方式解决,或者不欢而散,但问题仍然继续发酵。本文探讨了家庭教育分歧对孩子的影响,其背后的家庭关系,及解决家庭教育分歧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家庭教育;教育分歧;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一、 呈现——家庭中存在的教育分歧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沟通方法等都有不一致的地方。大到孩子的人生规划、报考学校,小到孩子的作业与成绩,都是父母容易发生分歧的方面。
在另外一些家庭中,父母和祖父母輩对孩子的教育也存在分歧。比如,父母往往对孩子的学习非常重视,对孩子的要求更为严格;而祖父母则认为没有必要对孩子那么严格,健康快乐地成长更重要……相信很多家庭会有这样的父辈与祖辈的教育分歧。
二、 影响——家庭中如果存在分歧,孩子会感受到且易受影响
家庭中如果存在教育方面的分歧,或者有父母意见不一致的情况,首当其冲的是会对孩子产生影响,而且负面影响较大。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在《家庭教育》一书中阐述: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父母所用的方法不一致,虽然有时相成,但流弊未免太大。
学者孙俊三认为,教育要求不一致,会给孩子的不合理愿望、欲望、需要和坏习惯制造“防空洞”,使之有可乘之机。
学者郑福明认为父母教育不一致对孩子有三个消极影响,其一是父母教育要求的不同,容易养成孩子的双重性格;其二是由于要求的不一致,孩子缺乏一个可以认同的行为标准,有碍其社会发展;三是父母教育的不一致,极大地削弱了父母的教育权威,降低了家庭教育的效果。
著名心理学家、家庭治疗师李维榕做过系列实验:父母和孩子同处一个房间,让父母讨论彼此的分歧、没有达成一致的话题,同时度量孩子的各种生理反应,包括出汗、心跳、脉搏、皮肤收紧等,以便探究父母的分歧是否对孩子产生影响。研究发现,长期生活在父母有分歧、有矛盾的家庭中的孩子,血液的运行不断因心理压力而受阻,长大后比其他人有更大概率会患上心脏病,甚至癌症,其他身心症的发病也更多。
李教授等人的研究还发现,很多孩子对父母之间微妙的矛盾有极其敏感的反应,即使父母并不认为问题严重,孩子也会耿耿于怀。
三、 分析——家庭教育分歧背后的家庭关系
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分歧在所难免,父母的性格、性别、价值观、原生家庭、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因素的不同都会导致夫妻之间的教育分歧。又如因为年龄阶段不同,人生阅历不同等,会导致父辈和祖辈存在教育分歧。
正因如此,如何恰当处理和解决家庭教育分歧才更为重要。关系良好的家庭会通过沟通使教育分歧减少,使家庭成员的观念达到一致;而在有些家庭中,分歧会一直存在甚至升级,这会不断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在这些分歧久久不能解决的家庭中,存在的仅仅是教育分歧吗?这就像是冰山一角,显露出来的是教育分歧,潜藏的部分才是最根本的。而潜藏的部分其实是夫妻关系,而这又会影响亲子关系,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学业发展。尤其是当一些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时,更要去分析这背后的原因。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分离——个体化”时期,即他们要尝试着离开家庭,发展属于青春期的心理功能。然而孩子也是家庭忠诚的保卫者,如果夫妻关系出现问题,孩子会敏感地感受到,他们会通过各种形式来守护家庭:如有的孩子会突然生病,这样父母就不得不共同来关注孩子;有的孩子无法适应学校生活、无法承受学习压力,只得休学在家,这时父母既着急又难过,不得不共同面对孩子的问题;还有的孩子甚至会患上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虽然非常悲痛,但家庭的铁三角却更加稳固……如此分析,表面上看是孩子出现了问题,其实需要顺藤摸瓜才能看到问题的本质——是夫妻关系影响了家庭关系,进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和成长。
孩子的问题帮助家庭把原本固化的家庭互动模式呈现出来,使父母不得不共同直面问题,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也是调整家庭关系的重要契机。
四、 调整——看见症结,修复关系,解决分歧
那么,家庭中出现教育分歧,如何解决呢?
(一)夫妻关系良好的家庭
对于夫妻关系良好的家庭,分歧较易处理。在我们的课题访谈中,有位很有智慧的父亲。他认为孩子报考高中志愿时应该选择A校,而孩子和母亲更希望报考B校。面对这个重大的教育分歧,这位父亲先是多次单独和孩子的母亲沟通,分析利弊。通过沟通,孩子的母亲逐渐认可了先生的观点。
这位父亲开始寻找合适的时间和儿子交谈。他观察到有次孩子成绩不错,心情也很好,于是决定在这时候和儿子谈谈报志愿的事,没想到孩子非常坚持自己的想法。父亲并没有因为满腔长远考虑的思想被孩子否定而对孩子发火。相反,他和妻子一直以来的默契是,如果夫妻一方在和孩子沟通时不太理智,另一方要及时将两人拉开,避免争吵而影响关系。
这位父亲就报志愿的事和孩子郑重交谈过三次,后来他还是同意了孩子的想法,“该说的我都说了,孩子还是坚持他的想法,那就尊重他吧!”我欣赏这位父亲的智慧,既为孩子长远考虑,又能尊重有独立思想的孩子。
最终,孩子如愿进入心仪的高中。这样一个踏实学习、独立思考的孩子,又有着尊重和爱他的父母,他将来的路一定也会走得顺畅而精彩。
关系良好的家庭有顺畅的沟通途径,有健康的沟通模式,有智慧的沟通语言,自然能够比较顺畅地解决家庭教育分歧。
(二)夫妻关系需要调整的家庭
很多家庭在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之后找我做心理咨询,深入探讨后,发现父母在孩子教育方面存在很多分歧,而根源是夫妻关系早已出现了问题。
有这样一个家庭:女孩原本学习很好,但是逐渐没法来学校上学,在休学边缘时找我进行心理咨询。这个女孩非常乖巧内向,而她的母亲非常健谈而强势。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在孩子教育方面有很多观念无法达成一致。父亲认为自己非常了解女儿,她的抗压能力不强,学习成绩既然比较好,就没有必要再继续给她加压,做额外的复习题。但是孩子的妈妈容易焦虑和跟风,看到其他家长让孩子做题,女孩的妈妈便也让孩子做。
单就这一问题来看,是夫妻两者所处的角度不同,所以观点不同,但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孩子好。然而把这样一件相对容易理解和解决的事激化成矛盾,其原因是背后的“权力之争”——夫妻关系中,到底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如果他们无法分出高下,那么矛盾就永远横亘在那里,不仅仅破坏了夫妻关系,孩子也会受到影响。
然而,这权力之争并不只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存在,而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兩人结婚后很少有风平浪静的时候:从买房买车的争吵,到恶劣的婆媳关系,从埋怨彼此的工作,到孩子的抚养教育,从收入花销的分配,到饮食起居的矛盾,无不一一显露。
深究起来,就能理解原生家庭对于彼此性格的塑造。强势缺爱的家庭造就了这位妻子看似强悍的性格,而和母亲紧密的关系造就了这位丈夫看似软弱的行为。当两人有意见不一致时,妻子如河东狮吼般咆哮,而丈夫说不过又忍不了便不断逃避。一个追,一个逃,这急迫的“舞步”,多像有些处于矛盾中的中国家庭的缩影啊!这样的日常反复上演,孩子能幸福吗?能专注地学习吗?答案不言而喻。
1. 解决教育分歧的前提是改善夫妻关系
对于夫妻关系不佳的家庭,并不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首要的是改善夫妻关系。而改变的核心也是需要理解彼此的沟通方式,改变“一个追、一个逃”的相处模式。
只有丈夫不逃避,孩子才能离开那个本应是丈夫所在的位置,才能真正安心地把目光从家庭中投入学校中。而让丈夫不逃避,就要知道:妻子的唠叨和愤怒,其实是在寻求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当丈夫能够理解妻子、疼爱妻子,那么妻子的阵势就会小下来,变得温柔。
家庭生活受夫妻关系的影响巨大,这就像船和水的关系。当水位线不断降低时,船在海中行驶时很容易触礁,而当水位线很高时,船行驶时就会相对顺畅。夫妻关系就像水,而家庭中的各种事物就像水下的礁石:当夫妻关系不好时,生活中的各种琐事都会升级为矛盾;而夫妻关系变好就像水位线升高,那么“家庭婚姻”的这艘船才不会轻易触礁,家庭中的各种分歧都会通过恰当及时的沟通而被顺利解决。
2. 改善夫妻关系的前提是先让自己快乐起来
很多人认为快乐是一种对事物本能的反应,但让自己快乐、接纳和取悦自己其实是一种能力。心理专家金韵蓉写过一本书——《先斟满自己的杯子》,我认为这个书名用来比喻自己和外界的关系非常贴切。有些家长对家庭的付出无微不至,甚至做出了很多牺牲,但又有很多委屈。而一个不快乐的人更可能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受害者”,在处理家庭教育分歧时,也更可能因为内心的耗竭而较难平和地进行沟通和解决问题。这就像是空了的杯子如何倒水?只有满溢的水杯,才能源源不断地分享。
我们的内心就像一个杯子,盛放的快乐多了,自然没有空间再盛放负面情绪。如何充盈自己的内心呢?重要的是在孩子和家庭之外找到让自己快乐的资源:如在工作中体验成就感,好朋友之间经常畅聊,做一顿美味佳肴与人分享,充电学习,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多接触积极阳光的人……
五、 总结
家庭是一个系统,当家长先调整自己的状态,减少焦虑,把积极快乐变成一种常态,才能不断滋养周围的人,进而改善夫妻关系。当关系理顺了,事情就变得相对容易处理,分歧也自然减少。孩子在充满爱的家庭中,才能体会到安全感和快乐,自然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发展良好的心理功能,积极面对自己的学业和生活。
参考文献:
[1] 陈鹤琴.家庭教育[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2]孙俊三.家庭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3]郑福明.建立家庭教育中的“统一战线”[J].教育导刊,2003(1).
[4]李维榕.我的家庭治疗工作[M].太原:山西出版传媒集团,2012.
[5]金韵蓉.先斟满自己的杯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张安慰,山东省济南市,济南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