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朋
【摘要】音乐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节奏是音乐的灵魂,音乐的节奏与人的感觉产生共振。音乐节奏不仅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学习音乐节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好音乐,巩固基础,还能够对以后音乐的学习发展有所帮助。寻找正确的音乐节奏培养途径是教师的必要工作。从几个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途径进行探索,发掘音乐节奏感对于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性。
【关键词】音乐教学 节奏感 培养途径
一、关注歌曲音乐要素,体验作品的节奏感
音乐最重要的是情感的表达,学生无论听什么歌,第一时间感觉的应该是歌曲的音乐情感,然后再去感觉音乐的节奏、曲调,等等。培养学生节奏感,一定要让学生关注歌曲的音乐要素,再去体验。小学教学的歌曲,如《龙的传人》《七子之歌》这些,这是表达作曲者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寄与统一的期望。学生从歌曲中的歌词中也能够感受出来。那么,歌曲本身是如何表达的呢?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让学生从节奏、旋律各个方面进行赏析。如节拍,通过让学生分析节拍的形式、节拍的强弱、音响,等等,这些都向我们听众表达了作曲者的情感。因此,学生需要更多的关注音乐要素本身,再根据节奏加以赏析,这样才能够体会出音乐作品所散发的魅力。比如,简单的歌唱,只有正确地掌握了节拍,再加以控制发音表达,这样才能够有音乐感。只有学生了解了节奏的强弱,在和声、律动等方面加以控制,学生对于这首歌曲的表现才可以说是完美的。
二、重视体态律动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是需要以音乐为基础,即在实际的音乐课堂中,教师不能为了使学生进行肢体动作而忽视了教学音乐的目的,体态律动教学法只能辅助音乐节奏教学,这只是一个工具。在课前,教师首先可以安排学生聆听音乐,保证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根据教师设计的肢体动作来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并且较为准确地体现出音乐的风格。而不同的音乐所具备的体裁、风格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不同音乐的特征,深入地挖掘音乐的意蕴,而不是单纯使学生根据音乐的节拍来进行肢体动作。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教材《小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欣赏音乐,当学生对基本掌握了音乐节奏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开展一些发声的练习,在声音中结合不同的情感,就可以促进学生掌握不同的演奏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情感的把握需要结合音乐教材的基础,小船是一首思念抒情音乐,学生在发声练习中需要表现出作者对家乡思念的情感。
三、加强节拍训练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应从学生的手感、歌唱感觉、律动感觉加以训练。音乐的节奏感是抽象的,但是,音乐的节奏感可以与人的身体产生共鸣。
节拍训练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在学习一首乐曲之前,教师应当让学生先学习这首乐曲的节拍。节拍的不同组合是帮助学生体验节奏和组织节奏的重要手段。只有让学生充分利用,才能够把握乐曲的节奏感。在了解了乐曲的节拍之后,教师可以教学生打拍子的手法,一开始可以让学生跟着打拍子,然后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片段自己打拍子。这样,学生也能够更好地记住这类节拍的强弱表达。增强学生的节拍认识和理解,可以培养学生欣赏乐曲的好习惯,这样节奏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节奏感
(一)游戏化教学
由于学生处于小学学习阶段,所以学生对于做游戏的兴趣还是很高的。教师可以将节奏感带入到游戏之中,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因为节奏是抽象的,只是引发人共鸣的一种信号。那么,如何将节奏感带入游戏中呢?教师可以关注身边可发声的物品,如玻璃罐、桌子等来辅助打节拍。然后利用组合排序,让学生有节奏的击打,组合出一首优美的音乐。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节奏感,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专注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模仿化教学
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是喜欢模仿的,由于节奏的概念是抽象难懂的,节奏也是没有具体的表现形式的。所以说,教师就可以化繁为简,利用身边的一些小物品进行击打或者學习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通过声音的模仿,让学生学习到各种节奏,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三)选材时尚,符合学生心理
对于音乐教材的选择,教师可以有选择地从规划教材中选取一些符合学生兴趣的音乐作品。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教材,这样不仅可以抓住学生的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偶尔,也可以选取一些网络上流行的音乐,让学生通过这些音乐寻找节奏感,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对于节奏的把握,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综上,小学生音乐教学应当注重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教师需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案,不断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杨慧敏.浅谈幼儿时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J].现代阅读,2011,(13).
[2]孔燕群,黄炯华.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之我见[J].东方企业文化,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