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认识世界的手段之一,也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式之一。而小学时期,正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时刻,这个时期的学生相对来说还没有一个良好的阅读能力,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做引导,让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文素养。那么,在实际操作中,作为教师要如何让阅读教学更有效果,还需要多做探讨。接下来,本文将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为例,分析如何在教学中让阅读教学更有效果。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有效阅读;语文教学
一、 引言
阅读一直是语文教育中最为主张的一件事情。甚至有人提到,学语文,其实就是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阅读是语言学习的前提,不喜欢阅读的孩子学不好语文。语文考试考的是孩子的语感和作文能力,大量阅读的孩子语感强,写出的作文也更优秀。因此,现在的人们对于语文阅读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视,但由于种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阅读教学的部分现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二、 小学高年级实施有效阅读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关于学生语文方面的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把控学习的质量,还要让学生有一個全面的提升。在这种新的教学要求下,阅读教学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小学时期作为学生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重要时期,从这个阶段就开始进行阅读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更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都非常有帮助的,因为有效的阅读能拓宽了孩子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使他们具备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识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就会比别的孩子学得好,学得快,这种帮助不只针对语文学习,其他课程也同样适用。而且阅读对培养学生对外界的感知等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途径,而作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大量的有效阅读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是有帮助的。
三、 小学高年级实施有效阅读的现存问题
(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在小学时期,学生相对来说在学习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因此,他们在学习时更多是依靠自己的兴趣来的,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的普及,现在即便是小学生也已经拥有这些设备了,他们在课余时间,比起阅读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这些电子设备上,以至于自主去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少。而且因为这些电子设备的使用,很容易让学生的自控能力降低,导致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小学高年级阶段实施有效阅读是非常不利的。
(二)教师的阅读指导工作不到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有效阅读除了学生自身的问题之外,教师也在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一般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都会让学生做提前预习,但却很少有教师告诉学生要怎么预习,导致最后的预习效果差强人意。而且就算有教师会在学生预习前做指导,指导的也都是一些很表面的东西,生字词等,或者让学生读几遍课文,找些相关资料这些,这些基础的指导,只会让学生自主阅读停留在这些层面,并没有经过自己深入的思考,以至于最后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学习效率自然就很难提高了。除此之外,很多教师在学生进行预习之后,并没有及时地做检查,而将这个工作丢给家长,最后的结果就是家长不重视,教师不检查,学生觉得没有人督促,就直接忽略这个环节。而且教师没有检查就无法发现问题,也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那在教学中自然也不能有针对地进行教学,以至于阅读的效果不甚理想。
(三)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较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需要学生融入自己想法的,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在小学的语文课堂,学生的参与度是非常低的。即便有些时候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学习,但依旧达不到效果,学生还是活跃的很活跃,但不愿意参与的依旧不愿参与。甚至有时候分组的方式会给一些比较贪玩的学生创造了更好的玩乐环境,让课堂从表面看着一团热闹,但很多学生却没有参与到学习上,而是和小组成员聊天等。这样的课堂学生参与到学习中的时间少之又少,阅读的效果自然就比较差了。因此,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尤其重要。
(四)课后评价内容和方式单一
在教学中,无论是哪一门课程,最后都需要验收成果,并对成果给予评估并给出评价,这样教师才可以知道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还存在着哪些方面的不足,才能有计划地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二次讲解,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而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要让阅读更有效,这一步也必不可少。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在最后的验收环节多采用的是书面作业的形式,这样的形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负担,把阅读看成一项任务,学生无法从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自然就很难对阅读产生兴趣,这样就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意义。而且像阅读这种带有丰富的个人理解的学习来说,书面作业的检验形式过于片面,并不能准确把控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时的有效性。
四、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阅读有效性的措施
在以上的分析中,我们既然已经知道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实施有效阅读所存在的问题,那么只要改善了这些问题,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自然会有所提升。
(一)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在让学生提前预习时,应该在以往的基础预习之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自主的思维方式,因此,作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除了让学生对阅读的文章有初步的了解,还可以通过留问题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地去理解文章,从文章中寻找答案。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二课《鸟的天堂》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提前预习时除了让学生了解生字词等基础知识外,还可以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这样学生在预习中也会融入自己的思考,而不是像做任务一样去单纯地了解哪些基础知识。
(二)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小学时期,由于班级人数较多且上课时长的问题,要让学生关注到所有的学生是非常不实际的。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但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制力还很缺乏,如果用以往的教学方式想让学生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是极其不容易的。因此,作为教师为了能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需要创新教学模式,让小组学习的方式真正发挥它的效果,从而让有效阅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施行。具体操作起来,大致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分组的方式。教师在进行分组之前要对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在分组时就可以让组内成员的分布更均衡,有学习好的也有學习坏的,这样学生们在进行分组学习时可以互相帮助。另外,教师在分组之后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优势,给他们每一人分配不同的任务,这样一方面是为了督促学生们参与到学习中,另一方面也容易让学生因为被教师需要而产生满足感,从而提升信心,更愿意参与到教学中。其次就是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能独立去思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作为教师在分组之后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再小组讨论。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将相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先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个故事与整篇文章的关系。然后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大致了解。最后,再根据文章内容,小组成员一起分析,文章中所讲的两个人物“廉颇”和“蔺相如”他们各自的人物性格。通过这样方式,让学生能够看到不同的角度,并能在交流中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三)对阅读进行正确有效的评价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想要提高阅读的有效性,最后的检验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正确有效的检验评价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提升的好机会。在经过教学之后,学生已经对文章有了深入的了解,只是有些部分还没有完全消化。教师在这个时候进行教学成果的验收以及评价,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迅速地给出学生建议,为学生答疑解惑。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个环节教师也应该重视起来,更为全面和多样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全面的方面来说,具体操作起来就是,教师在检验时不仅要检查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基础知识,像是文章中的生字词以及重点段落等。另外,还要检测学生在文章思想情感方面是否也能正确的把握。最后,就是学生是否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拿到一篇文章有没有自己的思考等。通过这些知识的检验,来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从而让每一篇阅读都更有效果。从多样化来说,多样化指的是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教师在检验阅读教学是否有效时,不能只依靠书面的检验,还可以通过读书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这样在进行评价时也更全面。
五、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实施有效阅读的方式还有很多,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去了解学生、多创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爱上语文教学,从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阅读的有效性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
参考文献:
[1]汪淑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有效阅读的策略[J].学周刊,2019(28):25.
[2]高丽.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广西教育,2018(17):120-121.
[3]游美淑.如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构建阅读教学的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136-137.
[4]张华美.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新课程(小学),2017(5):238.
作者简介:
卢秋莲,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