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现如今已然转变成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一项热点话题,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不论是举办方还是参赛方均可借助体育赛事的影响力,来推动自身国家经济、文化等发展,尤其是通过对诸如奥运会、世界杯等世界级重要赛事的举办,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各个国家,并帮助举办方国家、参与国家塑造良好的世界形象。而体育赛事中的食品安全,不仅关乎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及比赛成绩,并且加之体育赛事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赛事期间发生食品安全将会引发群体性事件,进一步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做好我国体育赛事中的食品安全工作,构建健全体育赛事中的食品安全保护体系,对确保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方玉媚编著、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安全》一书共分为五章:在第一章中,作者为我们梳理了各式各样的问题食品,诸如阜阳问题奶粉、三聚氰胺与三鹿奶粉、苏丹红与毒辣椒、双氧水与毒卤菜、罂粟壳与毒火锅、瘦肉精与毒肉、双氧水与毒猪油、甲醇与毒酒等内容;在第二章中,作者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了解读,主要介绍了《食品安全法》的缘起、哪些食品是有毒有害食品、《食品安全法》制定的必要性等内容;在第三章中,作者对垃圾食品进行了解读,分别介绍了何谓垃圾食品、哪些食品是垃圾食品、垃圾食品为何让人上瘾、垃圾食品对儿童有何影响等内容;在第四章中,作者论述了放心食品与健康食品,包括什么样的食品是放心食品、选购食品请查验“QS”标志、什么样的食品是健康食品、如何识别健康食品等内容;在第五章中,论述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且分别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的种类、餐桌上的转基因食品等内容。本书内容全面丰富,结构明确,体现出一定的理论性与实用性,不仅设置有全面系统的食品安全理论分析,还开展了各式各样食品安全经典案例分析,以此实现了专业理论与日常实践的有机融合。通过对《食品安全》的学习,可有效提高读者对食品安全的有效认知和深入认识。本书不仅可作为食品生产经营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学生的指导用书,还适用于从事食品生产、监督等相关技术人员。
书 名:食品安全
作 者:方玉媚
ISBN:9787540852887
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4-01
价 格:¥10.00
结合《食品安全》而言,体育赛事中的食品安全事件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特征:首先,受影响人群庞大集中。体育赛事中的餐饮服务是以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观众等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还有着就餐人数众多、就餐时间不固定等特征。倘若引发食品安全事件,所受影响的人们往往会在相同时间内迅速暴发,出现食品安全危机,比如出现严重的中毒情况,势必会对医疗机构带来极大的救治压力,甚至会因为情况恶劣而造成的中毒者死亡;其次,信息迅速传播扩散。长期以来,体育赛事转播一直拥有着良好的收视率,并且还是社交媒体重点关注的内容。所以,在引发食品安全事件后,相关信息会经由多种不同途径迅速向外传播扩散,接收到信息的受众群体也将十分庞大,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食品安全事件,体育赛事中的食品安全相关信息传播扩散显得更为迅猛。在这过程中,受信息传播过快、传播渠道过多的影响,往往会催生出各式各样不实的信息内容,进而会不利于人们有效的接受权威信息,使社会上产生不和谐因素;最后,社会影响恶劣。体育赛事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会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可达到200场以上,涉及人群则可达到数百万,所以,不管是哪一项体育赛事引发食品安全事件,尤其是影响较为恶劣的食物中毒事件,必然会影响到众多的社会人群。
基于我国体育赛事中的食品安全事件特征,在加强体育赛事食品安全保护中应当加强食品卫生知识培训、防范配送餐食物中毒、加强部门相互间的交流沟通,其中:第一,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体育赛事中的食品从业人员通常是从不同单位部门调派的,他们往往有着各不相同的工作习惯,由此加大了工作协调配合的难度。为加强体育赛事的食品安全保护,不仅要得到卫生监管人员的科学指导及管理,还要求体育赛事举办方对食品安全基本知识、HACCP有一定的认知。为此,必须要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即为结合体育赛事的餐饮供应特征,紧紧围绕预防食物中毒,依据不同岗位分类开展培训,使广大从业者明确自身岗位的相关要求,切实加强在实际操作中重要环节的有效控制;第二,防范配送餐食物中毒。就体育赛事的供餐方式、场所等情况而言,食品装卸、运输、就餐地点等因素均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体育赛事的食品安全,在这过程中,食品污染难以控制,食品安全保障存在不小难度,极易引发食物中毒。因此,体育赛事配送餐的供餐方式必须要慎重,同时切忌配送诸如三明治类、冷荤凉菜类等高风险食品;第三,加强部门相互间的交流沟通。卫生部门应当加强与体育赛事组委会的交流沟通,确立监督部门在体育赛事中的职责,开展好体育赛事赛前各项准备工作,尽可能防止出现临时更改情况,倘若有更改则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卫生监管部门,对于非保障人员供餐管理,也应当纳入进管理内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