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C/CMC复合絮凝剂对污泥CST的影响研究*

2020-04-03 05:30肖雪莉程赛鸽王美琳
功能材料 2020年3期
关键词:羧甲基絮凝剂投加量

王 森,来 凡,肖雪莉,程赛鸽,王美琳

(1.陕西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 710021;2.轻化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安 710021)

0 引 言

污泥作为废水处理的副产品,流动性较大,直接脱水可能效果不佳,因此需要在脱水之前进行必要的调理,如果处理不当将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1]。通常污泥调理工程中添加混凝剂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中国内外使用最多的就是无机絮凝剂铝盐[2]和铁盐类[3]。但因Al3+的生物毒性,铁盐类投加量难于控制,易造成出水着色问题,为后续处理污泥带来诸多不便。因此,研究者转向寻找廉价、高效、环境友好的絮凝剂。

钛储存量丰富、无生物毒性,而钛盐作为一种新型水处理剂[4-5],可从产生的污泥中制备TiO2材料,以解决混凝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污泥的问题。2016年X .M.Wang[6]等人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新型钛干凝胶(TXC),克服了四氯化钛自身为酸性,导致出水pH值过低,不可控制性的水解方式;和聚合氯化钛水解速度快,液态材料不易长时间保留,容易沉淀失效等缺点[7-8]。壳聚糖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甲壳素经脱乙酰处理获得,其分子链中的氨基被质子化后,成为一种典型的阳离子絮凝剂[9]。壳聚糖絮凝剂具有无毒、无害、安全可靠、易于生物降解、不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由于壳聚糖水溶性差,絮凝效果有限,制约了它的发展。为了改善这一缺陷,如利用反应活性较高的羟基和氨基进行季铵化、酰基化、羧基化、醚化等处理均可提高絮凝效果[10-13]。

本研究通过对壳聚糖增加活性基团,增强其水溶性,羧甲基后的壳聚糖(CMC)提高絮凝性能,然后与无机絮凝剂TXC复合,制备出成本低,易于保存,性能优良的新型复合絮凝剂。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对复合絮凝剂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剩余污泥初始pH值、反应温度、复合絮凝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复合絮凝剂调理污泥CST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试剂:壳聚糖(脱乙酰度≥95%)购自阿拉丁试剂公司;氯乙酸、无水乙醇、四氯化钛、乙酰丙酮、氯化钾均为分析纯,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剩余污泥采集与西安市某污水处理厂二沉池。

仪器:DGG-9053F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购自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MS-H-ProT电磁搅拌器,购自上海司乐仪器设备有限公司;VECTOR-2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均购自德国布鲁克Bruker公司;HDFC-10A毛细吸水测定仪,北京恒奥德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1.2 无机絮凝剂TXC的制备方法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XC,将3.1 mL 99%的TiCl4滴加到乙醇和乙酰丙酮 (AcAc)的混合物中并在室温下用磁力搅拌器混合。其次将10 mL乙醇和一定体积的超纯水的混合物逐滴滴加到TiCl4-乙醇-AcAc的溶液中[14]。持续搅拌混合物5 min以获得淡黄色均匀的溶胶,TXC储备液备用。

1.3 CMC的制备方法

称取2 g壳聚糖置于200 mL的烧杯中,加入蒸馏水20 mL搅匀,每隔10 min分3次共加入8.5 g氢氧化钠,碱化膨胀2 h。将10 g的氯乙酸每隔10 min分3次投入其中,充分搅拌。再加入催化剂氯化钾0.1 g,然后60 ℃的水浴反应6 h[15]。冷却后加入50 mL的水,用盐酸中和至中性。然后在2 000 r/min离心分离10 min,取其上清液制成CMC储备液备用。

1.4 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TXC与CMC的储备液按体积比为1∶1、1∶3、1∶5、3∶1、5∶1,先投加CMC再投加TXC恒温搅拌10 min,水浴逐渐加热到60 ℃反应1 h,室温熟化24 h,鼓风干燥箱50 ℃烘干至恒重,得到淡黄色固体颗粒即为TXC/CMC复合絮凝剂。

1.5 复合絮凝剂调理污泥对CST的影响实验

选取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池剩余污泥,烧杯混凝实验在六联搅拌机上进行,絮凝剂的投加量按污泥干重的质量比计算。取3份200 mL污泥于烧杯中,以250 r/min搅拌1 min中后,加入一定质量的TXC、CMC、TXC/CMC絮凝剂溶液,以200 r/min转速搅1 min,再100 r/min搅拌15 min后,搅拌均匀,量取5mL样泥采加入CST圆槽中,当计时终止后,CST仪上显示的时间即为污泥的CST。实验分别考察了污泥初始pH值、反应温度、不同絮凝剂的投加量等因素对污泥脱水性能CST的影响。实验室采用0.1 mol/L 的HCl和NaOH调节溶液的pH。

2 结果与讨论

2.1 TXC/CMC复合絮凝剂合成过程结构示意图

制备羧甲基壳聚糖(CMC)的反应方程式如图1所示。壳聚糖碱性溶胀后,羧基化取代反应改性壳聚糖分子结构,得到羧化壳聚糖。TXC与CMC发生交联性反应,生成复合TXC/CMC复合絮凝剂,反应方程式如图2所示。TXC絮凝剂中引入羧甲基壳聚糖,作为一种两性高分子化合物,在较低的pH值下,H+的浓度较高,H+与复合絮凝剂分子链上的部分—NH2质子化,形成—NH3+;碱性条件下,可产生—COO-。离子化的功能性基团通过静电作用等提供额外的螯合力,CST进一步降低,更利于污泥脱水。

图1 羧甲基壳聚糖(CMC)合成路线Fig 1 Synthesis route ofcarboxy methyl chitosan (CMC)

图2 复合絮凝剂TXC/CMC的合成路线图Fig 2 Synthetic route of compositeflocculant TXC/CMC

2.2 XRD、FT-IR分析

图3为X射线衍射图,脱乙酰度≥95%的CTS在2θ=20.1°处出现较宽的吸收峰,是CTS分子间的氢键作用使其结构规整,属于典型的晶体结构。羧基化后原本的特征峰移动到了2θ=19.8°处,衍射峰基本消失,在31.6、45.4、56.5、66和75.2°处出现5个吸收峰,说明羧基化破坏了CTS原有的晶体结构[16-17]。TXC在2θ=29.6°处有较弱的吸收峰,TXC/CMC复合絮凝剂在除了CMC的4个特征峰外,在2θ=27.1°处出现新的吸收峰,表明TXC和CMC形成新的结晶体。

如图4所示,CMC谱图中在3 350 cm-1吸收峰归属于壳聚糖的—OH的伸缩振动峰;在2 823、2 877 cm-1吸收峰归属于C—H的伸缩振动峰;在1 080 cm-1处出现了CMC骨架C—O—C的伸缩振动特征峰;在1 409 cm-1出现了CMC分子—CH2的对称变形振动特征峰;在1 620 cm-1处出现了CMC中CO的伸缩振动和—NH2变形振动特征峰,表明CTS成功羧基化[18]。而TXC/CMC复合絮凝剂谱图中除了CMC的特征峰外,在3个特征振动1 620、1 535和1 427 cm-1,与CO键的伸缩振动有关,3 276 cm-1的宽带,来自Ti-OH键的伸缩振动,1 684 cm-1处出现了—COOH的振动特征峰,表明TXC絮凝剂成功掺入了复合絮凝剂中。

图3 CTS、CMC、TXC、TXC/CMC复合絮凝剂的XRD谱图Fig 3 XRD patterns of CTS ,CMC ,TXC and TXC/CMC composite flocculant

图4 CTS、CMC、TXC、TXC/CMC复合絮凝剂的红外图谱Fig 4 FT-IR of CTS ,CMC ,TXC and TXC/CMC composite flocculant

2.3 不同调理方式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2.3.1 TXC/CMC体积比对CST的影响

由图5可知,TXC与CMC体积比为5∶1复合时,剩余污泥调理效果最好,CST为12.3 s,降幅为41%。当CMC含量较少时,桥联吸附作用不太明显,絮凝效果一般。复合比从1∶1变为1∶5时,CMC的增加提高了—NH2、—OH等活性基团的含量,促进了架桥作用,使污泥聚集成团,利于污泥脱水。但CMC同时带有大量正电荷导致污泥电荷由负转正,产生电荷过饱和,CST下降幅度平缓,污泥调理效果提升不明显。当复合比从3∶1变为5∶1时,TXC含量增加,TXC自身发生水解,增高了—C=C—OH与—OH等活性基团的含量[19]。通过静电作用和化学螯合作用与污泥颗粒发生化学反应,增强了絮凝效果,迅速形成大量絮体,最后凝集成团,污泥调理效果明显改善。

图5 TXC与CMC的复合体积比对CST的影响Fig 5 Effect of composite volume ratio of TXC and CMC on CST

2.3.2 污泥pH值对CST的影响

取3份200 mL污泥于烧杯中,控制每组絮凝剂的投加量为75 mg/g,反应温度为35 ℃,分别调节每组初始pH在3~9内进行絮凝实验。

图6为不同pH值得剩余污泥,3种絮凝剂对CST的变化影响情况。由图6可知,pH<9时,在相同的pH值条件下,3种絮凝剂对CST的影响效果为复合TXC/CMC>TXC>CMC。TXC/CMC复合絮凝剂对CST值的变化随着pH值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污泥脱水效果逐渐增强。这是因为在较低的pH值下,部分—NH2质子化成—NH3+。随着pH值的增大,复合絮凝剂产生—COO-,离子化的功能性基团通过静电作用等提供额外的螯合力,CST进一步降低,更利于污泥脱水[20]。综上所述,后续实验均在pH值为7的条件下进行。

图6 不同pH值下 TXC、CMC、TXC/CMC复合絮凝剂对CST的影响Fig 6 Effect of TXC ,CMC and TXC/CMC composite flocculants on CST at different pH values

2.3.3 反应温度对CST的影响

取3份200 mL污泥于烧杯中,控制每组絮凝剂的投加量为75 mg/g,pH为7,分别调节每组温度为5~40 ℃进行絮凝实验。

图7为不同温度下的剩余污泥,3种絮凝剂对CST的影响情况。由图7可知温度低于15 ℃时,CST变化不明显,这是由于在低温情况下剩余污泥污泥微生物的代谢活力降低,处于生长繁殖时停止状态,污泥活性变差。当温度低时,复合絮凝剂水解非常缓慢,污泥粘度大,不利于脱稳胶粒相互絮凝,影响絮体结构的形成,对污泥后续处理造成影响[21]。当温度增加到35 ℃时,剩余污泥微生物活性达到最大值,复合絮凝剂易于水解,易聚集成团,CST达到最小值,降幅为49%,污泥脱水效果达到最佳值。综上所述,后续实验均在温度为35 ℃条件下进行。

图7 不同温度下TXC、CMC、TXC/CMC复合絮凝剂对CST的影响Fig 7 Effect of TXC,CMC and TXC/CMC composite flocculants on CS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2.3.4 投加量对CST的影响

分别称取15、30、45、60、75、90 mg的TXC、CMC、TXC/CMC3种絮凝剂投入到200 mL剩余污泥中,控制每组剩余污泥的pH为7,温度为35 ℃,以250 r/min搅拌 1min中后,再100 r/min搅拌20 min后,测定CST值。

由图8可知,3种絮凝剂随投加量的增高,CST值均有明显降低。当投加量为30 mg/g时,CST的降幅为15%、35%、54%。这是由于TXC和CMC中的—CC—OH、—NH2、—OH等结构对污泥颗粒有一定的化学螯合作用,TXC能加快胶体脱稳凝聚,而CMC增强了架桥作用,使絮体变大[22]。而两者复合的新型絮凝剂除发挥各自的作用外,还形成了网状结构,达到了很好的絮凝效果。絮凝剂投加较少时,TXC和CMC的活性位点较少,不能大量与污泥颗粒发生反应,形成絮体较小,污泥调理效果一般。而复合TXC/CMC在低投加量下具有较多的活性位点,污泥调理效果达到最佳。而投加量>35 mg/g时,投加量过多会使自身占据一定的结合位点,导致CST值变大,污泥脱水性能一般。综上所述,TXC/CMC复合絮凝剂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图8 不同投加量下TXC、CMC、TXC/CMC复合絮凝剂对CST的影响Fig 8 Effect of TXC,CMC and TXC/CMC composite flocculants on CST under different dosages

3 结 论

1)以无机絮凝剂TXC、羧甲基壳聚糖CMC为原料,成功制备出了TXC/CMC新型复合絮凝剂,FTIR、XRD等表征结果显示,CTS成功羧基化,且TXC成功掺入复合絮凝剂中。

2)TXC与CMC按体积比为5∶1制备的絮凝剂效果最好。在pH值为7,反应温度为35 ℃,复合絮凝剂投加量为30 mg/g的最优条件下,TXC/CMC新型复合絮凝剂CST达到最低值,降幅为54%,明显高于TXC和CMC 2种单一絮凝剂。

猜你喜欢
羧甲基絮凝剂投加量
磁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煤矿矿井水实验研究
反渗透淡化水调质稳定性及健康性实验研究
天然多糖羧甲基化对其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一种油井水泥用抗分散絮凝剂
絮凝剂在造纸行业中的应用及进展
聚醚醚酮表面接枝O-羧甲基壳聚糖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羧甲基纤维素钠凝胶载体的制备及其控制释放作用的研究
NaOH投加量对剩余污泥水解的影响
混凝实验条件下混凝剂最佳投加量的研究
Fe3 O4=PAC磁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