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语言学方法的英语短语动词教学实证研究综述

2020-04-03 12:28胡艾敏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短语隐喻学习者

◇胡艾敏◇

引 言

短语动词一直以来是英语学习的难点,原因多种,如:语义多样性;语法的复杂性;与其它单词的搭配问题。短语动词的语义地位(包括语义与形式)在语言发展中持续变化①Kurtyka, A, Teaching English phrasal verbs: a cognitive approach in Applied Cognitive Linguistics II: Language pedagogy, Pütz,M.& S. Niemeier(eds.), Berlin: Watler de Gruyter, 2001. pp. 29-54.。短语动词属于日耳曼语②Dagut, M., Laufer, B. Avoidance of phrasal verbs: A case for contrastive analysis,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o.7,1985. pp. 73-79.,与汉语的动趋及动结构有相似的地方,但有它本身的特点③王硕培:《英汉短语动词对比》,《外语研究》1987年第1期。。

传统的英语短语动词教学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侧重句法或形式,一类注重动词的语义。前者通常提供以常用动词如come(come about, come into等)为中心或是以小品词如away(break away和tow away)为中心的练习④Allsop, J. Test Your Phrasal Verbs,London: Kluwer Press. 1990.。实际上,国内的很多英语教材对短语动词编写的练习均在此列,如梅德明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里涉及的短语动词的习题。后者提供的练习更加多样化。有的让学习者学习某个主题相关的若干短语动词①Acklam, R, Sally, B. First Certificate Gold, Harlow: Longman Press, 1996.,有的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学习短语动词②Workman, G. Making Headway: Phrasal Verbs and Idioms. Upper-Intermediat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Dainty, P.Phrasal Verbs in Context, Hemel Hempstead: Prentice Hall Press, 1991.。除了以上两大类研究,还有学者强调句法与语义的结合③Flower, J. Phrasal Verbs Organizer, Hove: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1993; Heaton, J.B. Practise Your Phrasal Verbs,Harlow: Longman Press, 1995.。这些研究使短语动词更加简洁易懂,但是可能由于意象呈现的缺失而使学习者对动词的记忆减弱④Kurtyka, A, Teaching English phrasal verbs: a cognitive approach in Applied Cognitive Linguistics II: Language pedagogy, Pütz,M.& S. Niemeier(eds.), Berlin: Watler de Gruyter, 2001.pp. 29-54.。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语言学家试图将认知语言学理论运用到词汇教学与习得中。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大部分短语动词具有系统性,隐喻理论能对短语动词的语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⑤Morgan, P, Figuring out figure out: Metaphor and the semantics of the English verb-particle construction, Cognitive Linguistics,No.8, 1997. pp. 327-357.。为了挖掘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价值并使得英语学习者今后能更好地掌握短语动词,学者们做了相关研究。梳理以下研究,旨在提高认知语言学理论在短语动词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并为后续更深入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为了使这些研究得到更好的理解,首先将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及其在英语短语动词的教学运用稍加阐释。

一、概念隐喻理论与短语动词

CLA指导下的英语短语动词教学研究主要将概念隐喻理论运用于教学中。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众多语言现象是有认知理据的,大量的比喻性表达能够系统地追溯到有限数量的始源域或是隐喻主题,这些隐喻主题能够被运用于揭示比喻性语言的结构和组织⑥K. vecses, Z, P. Szabo, Idioms: a view from Cognitive Semantics, Applied Linguistics, Vol.17, No.3, 1996. pp. 326-55; Lazar, G,'Using figurative language to expand students' vocabulary', ELT Journal, Vol.50,No.1, 1996. pp. 43-51.。与普通词汇不同,短语动词的意义不仅来自动词,还受小品词意义的影响,在一些动词为轻词如do,get等的短语动词中,“反而是其中的小品词具有决定性意义”⑦王朝培:《英语短语动词语义构成的认知探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9期。。小品词的空间意义通过隐喻(以及转喻)向比喻义辐射。例如,down的核心义为“向下,朝下”,根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体验,down涉及有DECREASE IN QUANTITY, LOWER SOCIAL STATUS等隐喻概念⑧李瑛:《英语短语动词教学实验研究—基于认知的视角》,《西华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短语动词slim down与 step down分别体现了这两个隐喻概念。这些隐喻概念通常结合意象图式(特别是容器图式)呈现给学习者。对这些小品词空间隐喻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学习者对短语动词的习得⑨Yasuda, S, Learning Phrasal Verbs Through Conceptual Metaphors: A Case of Japanese EFL Learners, TESOL Quarterly, Vol.44,No.2, 2010. pp.250-273.。因此,CLA指导下的短语动词的教学实证研究主要基于学习者对小品词的空间隐喻的显性意识。

二、基于CLA的短语动词教学实证研究

(一)国外基于CLA的短语动词教学实证研究

国外以CLA为指导对短语动词的教学实证研究数量不多。但是,这些研究实验结果均表明采用CLA对短语动词的教学有助于学习者对短语动词的习得。那么,学生在习得新的短语动词时,是否有更好的隐喻推理能力?换句话说,是否能联想到这些陌生短语动词潜在的隐喻概念,从而推导出短语动词的意义?针对该问题,各项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

一些研究证实了某些隐喻概念的掌握有助于学生对陌生短语动词的学习。比如表1,在Kövecses&Szabó①Kövecses, Z, P. Szabo, Idioms: a view from Cognitive Semantics, Applied Linguistics,Vol.17, No.3, 1996. pp. 326-55.的实验中,实验对象为30名中等英语水平的匈牙利成人英语学习者,实验材料为20个带有up和down的短语动词。研究发现,通过认知隐喻教学,学生能运用所学的隐喻概念推导出新的短语动词的意义,某一隐喻概念的掌握对新的短语动词习得有正迁移作用。Kurtyka②Kurtyka, A, Teaching English phrasal verbs: a cognitive approach in Applied Cognitive Linguistics II: Language pedagogy, Pütz,M.& S. Niemeier (eds.), Berlin: Watler de Gruyter, 2001. pp. 29-54.的非正式实验发现,总体来说,在CLA的指导下,学习者对短语动词的认识和理解都有所提高。Yasuda③Yasuda, S, Learning Phrasal Verbs Through Conceptual Metaphors: A Case of Japanese EFL Learners, TESOL Quarterly, Vol.44,No.2, 2010. pp. 250-273.的实验对象为115名日本大一新生,实验材料选取30个带up, down, into, out 和off的短语动词。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采用CLA方法和传统方法授课。对于课堂所授短语动词的掌握,基于CLA的实验组与基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控制组的表现无明显差异,但是对于未教授的短语动词,实验组明显优于控制组。

然而,另一类研究结果却表明学习者并不能将某一隐喻概念迁移到新的短语动词的学习中。例如Boers④Boers, F, Metaphor awareness and vocabulary retention, Applied Linguistics, Vol.21, No.1, 2000. pp. 553-571.对74名法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进行的实验。该实验分为控制组与实验组,通过以短语动词首字母排序的传统教授方式教授控制组,通过将带有up, down, out, in的短语动词进行隐喻概念分类教授实验组。实验结果表明,针对所学短语动词,实验组优于控制组。但是,对于未教授的短语动词,实验组并不具有更好的隐喻推理,这或是由于新的短语动词的隐喻概念异于学过的隐喻概念,或是短语动词不同的语义透明度所致。Condon⑤Condon,N, How cognitive linguistic motivations influence the learning of phrasal verb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Teaching Vocabulary and Phraseology, Boers,F. & S. Lindstromberg. (eds.),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8. pp. 133-158.的实验规模较大。受试为110位比利时某大学第一语言为法语、具有中等英语水平的大学生,实验材料为28个带有in, out, up, down的短语动词。研究再次证实了Boers⑥Boers, F, Metaphor awareness and vocabulary retention, Applied Linguistics, Vol.21, No.1, 2000. pp. 553-571.的实验结果:CLA有助于短语动词的习得,但是并没有证据显示隐喻概念的掌握对新的短语动词有迁移作用。研究还表明,CLA对具有不同理据的短语动词的教学效果不同,对有理据的短语动词教学效果最佳。学习者的认知投入也对习得产生影响。

表1 国外基于CLA的短语动词教学实证研究目录

备注:a. Kurtyka 的非正式实验未设置对照组,也未提及学习者是否对未学的短语动词有更好的隐喻推理。b.在Yasuda 的研究中,对于已学过的短语动词,认知组与对照组的测试成绩相同,对于未学过的短语动词,认知组的测试成绩优于对照组。

尽管关于掌握某些隐喻概念是否有助于新的短语动词的习得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除了Yasuda 的研究,以上其他研究均表明,相比传统教学法,基于CLA对英语短语动词的教学效果更佳。虽然Boers 指出这可能是由于对照组本身表现不好所导致①Boers, F, Cognitive 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teaching vocabulary: Assessment and integration, Language Teaching, Vol.46, NO.2,2013. pp. 208-224.,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些研究确实支持CLA对于短语动词教学的有效性。

(二)国内基于CLA的短语动词教学实证研究

在国内,以CLA为指导的英语短语动词的教学实证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近十几年来研究数量呈上升趋势。这些研究大致分为两类:教授短语动词中的小品词的核心义及比喻义②沈育刚:《隐喻意识对英语短语动词习得的作用》,《国外外语教学》2002年第2期;冉白露:《中国学生短语动词多义性习得的研究——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四川外语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31-36页。;教授动词和小品词的核心义及比喻义③潘雪梅:《概念整合理论在大学英语短语动词教学的应用研究—以许昌学院为例》,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31-37页;陈丽为:《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非英语专业学生多义短语动词习得的实证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28-35页。。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CLA优于传统教学法。它们推动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在英语短语动词中的应用,推动了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但重复研究多,研究视角缺乏创新④赵谦,俞珏:《十年来国内英语短语动词研究综述》,《普洱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主要存在四方面不足:(1)受试数量小,除个别研究,多数实验受试数量均在100人以下⑤文卫霞:《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短语动词教学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2)实验基本采用演绎法,即呈现概念后让学生完成练习,学习者对短语动词的习得较为被动。(3)测试内容大多为选词填空,考察学习者对英语短语动词的理解,而非运用。(4)对参照的传统教学法及其教学过程的描述模糊。

近几年,也有学者在实验方法上进行了创新。例如,李瑛将CLA与意义猜测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单一传统教学方式或CLA对比,教授了包含三个隐喻概念的“V+down”构式⑥李瑛:《英语短语动词教学实验研究——基于认知的视角》,《西华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实验结果表明用CLA与意义猜测结合的教学方法优于单一传统教学方式或单一CLA,传统教学方式与CLA对教学效果并无显著差异,相比同时教授几个无关隐喻概念的不同短语动词构式,同时教授几个相关隐喻概念的短语动词更为有效。在魏梅教学研究中,学习者被要求主动收集短语动词、讨论和画图,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自主加工过程⑦魏梅:《概念教学对大学生英语短语动词学习的影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后测成绩显著地优于对照组。但是该研究受试数量小,且没有阐述对照组的教学方法与实验过程。孟晓把CLA归为基于演绎与归纳法两种教学方法,对比这两种认知语言教学法之间、或与传统教学法对短语动词教学的效果,该实验表明两种认知教学法均优于传统教学法,演绎明示效果最好①孟晓:《认知语言学理论在短语动词教学中的应用》,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8年,第148-149页。。但是该实验的缺点为受试数量小,两次后测间隔时间短,另外,测试材料为选词填空,难以体现学习者是否能对短语动词进行产出及应用。

结 语

综上所述,以CLA为指导的英语短语动词的教学实证研究,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在近几年来都有所突破,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亟待提升。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

第一,实验材料和测试材料的改进。可否将实验材料按照不同的语义透明度进行划分,探讨对于不同透明度的短语动词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另外,测试材料可否更加多样化?除了采用接收型测试(选词填空等),可否采用产出式测试(如写作,汉译英等)或是二者的结合?

第二,实验对象层次多样化及认知风格的差异性。目前的实验对象基本上是大学生,可否覆盖到更高水平的学习者或是初高中学习者?另外,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可能影响基于CLA教学实证研究的效果②Boers, F.,S. Lindstromberg. Cognitive linguistic applications in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 Rationale, proposals, and evaluation in Cogntive Linguistics: 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Kristiansen. G et al.(eds.), Berlin &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2006. pp. 305-355.,可否将这类因素纳入今后的研究范围?

第三,教学方法的融合。CLA与传统教学方法并非非黑即白,今后的研究可否探索CLA与传统教学法融合的切入点,如Boers③Boers, F, Cognitive 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teaching vocabulary: Assessment and integration, Language Teaching, Vol.46, NO.2,2013. pp. 208-224提出的分布式语境中的学习与CLA相结合,使学习者能够最大化地习得英语短语动词。

猜你喜欢
短语隐喻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健民短语》一则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