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妙兴,李见章,翁桂芳
(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医院 院感办,广东 东莞523000)
随着医院现代化的发展,院内感染率迅速上升,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康复,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负担,同时也影响了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1]。 因此,院内感染现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如何做好院内感染的防控工作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护理工作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也成为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力量[2]。 优质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提出个性化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满意的护理服务[3]。 临床研究[4-5]表明,在院内感染防控中采取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120 例住院患者,进一步探讨优质护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实践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期间收治的120 例住院患者,排除肝肾功能异常,以及入院前合并感染、免疫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的患者。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 对照组中男性33 例,女性27 例,年龄41~79 岁,平均年龄 (61.48±6.35) 岁;观察组中男性35 例,女性25 例,年龄43~80 岁,平均年龄(62.61±5.47) 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责任细化: 首先成立护理小组,实现分层管理,责任到人,从患者入院手续的办理、相关检查、治疗到出院指导,均有护理人员进行指导,从而为患者提供全程化、细致化及专业化的护理服务。 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进行感染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②加强院内感染的护理管理: 总结院内常见感染的类型、发生原因等信息,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性护理计划。 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白细胞总数等,判断是否出现感染症状。 对于插管、注射、手术、内镜诊疗操作等感染重点环节及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等重点部位感染,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院内感染控制技术标准,从而降低感染发生率[6]。③环境管理: 护理人员每天定时进行病房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对保洁员的清洁工作进行规范化培训,病室每日湿式清洁2 次,及时去除血液等污染物并用含氯的消毒液进行消毒作业[7]。 ④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在明确患者感染后展开病原学检查,并以此为依据科学选择抗生素,从而提高抗菌效果,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避免对体内正常菌群的干扰。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感染发生率= 感染例数/总例数× 100%。 ②健康知识评分: 由专人负责指导两组患者填写本院自制的院内感染健康知识问卷 (包括院内感染的定义、发病原因、预防措施等),完成后收回统一进行打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对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越好。 ③护理满意度: 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评分,分为非常满意 (≥90 分)、满意 (70~89分) 和不满意 (<70 分) 三个等级,护理满意度= 非常满意率+ 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 表示并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3 例感染,感染发生率为5.00%; 对照组患者出现14 例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3.33%。 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n (%)]
2.2 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评分为 (95.15±1.46)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92.49±2.51)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
医院人口密集,病原微生物相对集中,尽管消毒措施及抗感染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但实际情况仍不容乐观,院内感染造成的额外病死率为4%~33%[8]。 相关研究[9]表明,院内感染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与患者对院内感染认识不足、广谱抗生素滥用、医院的卫生环境较差、院内感染管理体制不足等因素密切相关。 护理工作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工作的开展。
优质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医院护理管理体系建设,合理配置人力,实行分层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10]。 许多医护人员控制院内感染的意识较为薄弱,使得各种侵入性操作所造成的院内感染率迅速升高。 而优质护理注重对护理人员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于医院感染的认识。 同时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健全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强化院内感染的防范意识。 优质护理工作通过分工到人,明确责任,实现对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全程满足患者的服务要求,对于院内感染的重点部位及重点环节进行严密把控; 注重改善病房环境,努力为患者营造清新舒适的住院氛围,及时去除血液等污染物并用含氯的消毒液进行消毒作业; 明确患者感染后展开病原学检查,指导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从而避免抗生素对体内正常菌群的干扰。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优质护理显著降低了院内感染发生率。 另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健康知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较高 (P<0.05),提示优质护理利于提升患者对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可显著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