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华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第三人民医院 广州511483)
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患者需长时间接受治疗,且治疗后复发率高,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一般来说,精神分裂症患者不熟悉住院环境,且受医院封闭管理的影响,大部分患者情感上处于被动状态,社会功能严重减退,自身情感日益冷漠。临床治疗该病主要给予药物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临床实践发现[1],精神分裂症疾病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暴力行为,改善其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以往所采用的常规护理,因仅重视配合治疗,忽略了患者的心理舒适,护理效果不理想。近年来,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在该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效果。本研究对8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分组护理,旨在探讨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5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 例。对照组年龄20~59 岁,平均年龄(35.2±1.1)岁;男性21 例,女性19 例;病程5 个月~9 年,平均病程(4.3±0.5)年。研究组年龄20~58 岁,平均年龄(35.6±1.2)岁;男性22 例,女性18 例;病程6 个月~9 年,平均病程(4.5±0.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满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中精神分裂症判定标准[2];接受药物治疗;患者与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诊治、护理方案。(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损伤;无法正常沟通、交流;合并其他疾病;中途退出研究。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口服利培酮片(国药准字H20061072)治疗,开始给药剂量为:1 mg/次,2 次/d,持续服用1 周后,给药剂量改为5 mg/d,持续治疗12 周。护理过程中指导监督患者用药。
1.3.2 研究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1)心理护理干预:在适当时机向患者
讲解精神性疾病的知识,让患者有正确的认知态度和理念,树立治疗信心;并与其分析出现暴力行为情绪时的状态,引导其分散注意力,控制情绪。(2)行为干预:与患者签订意见书,以降低暴力行为发生率,鼓励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娱乐活动,引导其自行放松和掌握自己的情绪。培养其主观能动性,引导患者适当做有氧运动,如跳绳、慢跑等,循序渐进,运动前适当热身,每日运动时间>1 h。整个干预中,勿联合使用抗精神病、抗抑郁、抗狂躁药物。若患者出现躯体性疾病,则可对症干预,症状严重者,及时停药。若患者发生失眠、兴奋躁动症状,可小剂量短时间给予氯硝西泮片(国药准字H43020587)、阿普唑仑片(国药准字H14021749)或艾司唑仑片(国药准字H43020696)等药物。
1.4 观察指标 护理前、护理完成后1 周,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包含日常生活能力、动性-交往情况、社会技能,5 级评分,分值为0~48 分,评分越低,社会功能越差。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估患者暴力行为,包含语言攻击、财产攻击、自身攻击、体力攻击,评分为0~4 分,评分越低,外显攻击行为越良好。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无:1 分;很轻:2 分;轻度:3 分;中度:4分;偏重:5 分;重度:6 分;极重度:7 分。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SSPI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SPI 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SPI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SSPI 评分比较
表1 两组SSPI 评分比较
?
2.2 两组PANSS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PANS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精神病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PANSS 评分比较
表2 两组PANSS 评分比较
?
2.3 两组MOAS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MOA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MO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MOAS 评分比较
表3 两组MOAS 评分比较
?
临床中,精神性疾病较为常见的一种为精神分裂症[3],该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目前暂未完全明确。该病多发于早期成年或青年人群中,大部分患者均存在社会功能、思维、情感、知觉、认识、行为障碍,但自身对此无意识[4]。发病后,不仅患者需承受较大的困扰和负担,临床治疗难度也较大,加之患者情绪易波动,长时间住院接受治疗,社会功能严重丧失,不少患者会发生暴力行为。已有研究指出[5~8],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该病的作用突出。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SSPI 评分高于对照组,MOAS 评分及精神病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作用更为突出。还有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认知疗法干预,其有效率可达50%以上[9~11]。本研究通过行为干预,与患者签订意见书,让患者矫正不良行为,重视自身行为,降低暴力行为,长时间运动干预等,可促进患者功能康复,提升其自信,减少暴力念头和意识。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关注患者心理需求,可消除其负性情绪,适时满足其需求,培养患者正确的认知态度和理念,树立治疗信心。并与患者本人分析出现暴力行为情绪时的状态,从而分散其注意力,有效控制其情绪。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其精神症状、暴力行为,进而提升其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