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联合参芪四虫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2020-04-01 05:14祝应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3期
关键词:参芪尼莫地平椎动脉

祝应俊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人民医院 中牟45145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常因颈椎病、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等引起,主要临床表现是眩晕[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极大地威胁人们的健康及安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研究认为与血管痉挛、受压等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有关[2]。药物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治疗手段,如扩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但效果并不理想,患者症状容易反复[3]。中医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参芪四虫汤常用于各类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关于参芪四虫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的报道较少[4]。本研究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参芪四虫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5]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诊断标准;(2)经CT、X 线、经颅多普勒(TCD)等检查确诊;(3)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器官(心、肝、肾等)功能障碍;(2)合并脑部器质性病变所致眩晕;(3)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4)妊娠期或哺乳妇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42~78 岁,平均(61.23±3.25)岁;病程1~5 年,平均(2.03±0.45)年;合并症:颈椎病21 例,脑动脉粥样硬化14 例,高血压病10 例,糖尿病5 例。实验组男24 例,女16例;年龄41~76 岁,平均(60.89±3.20)岁;病程1~5年,平均(2.05±0.43)年;合并症:颈椎病23 例,脑动脉粥样硬化15 例,高血压病9 例,糖尿病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降压、降糖、降脂及颈椎病等基础疾病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国药准字H37022777)口服,20 mg/次,3 次/d。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参芪四虫汤治疗,方剂组成:黄芪30 g,葛根30 g,丹参30 g,党参15 g,地龙15 g,全蝎10 g,僵蚕10 g,桂枝5 g,甘草5 g,蜈蚣2 条。加减:头晕甚者加天麻15 g;乏力甚者去党参,加人参5 g;血虚者加白芍20 g;心悸者加远志15 g。温水煎煮,取药汁500 ml,分早晚2 次服用,每天1 剂。两组均1 周为1 个疗程,持续用药4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1)疗效判定[5]:眩晕及相关临床症状或表现基本消失,TCD 检查结果正常为显效;眩晕明显改善,但相关症状如恶心、呕吐、视物旋转等仍旧存在,TCD 检查结果有所好转为有效;各项症状和表现几无改善,甚至有所加重为无效。总有效为显效和有效之和。(2)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采用TCD(德国EME TCD-2000 型)进行检测,包括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平均流速(Vm)等。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Vs、Vd、Vm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Vs、Vd、Vm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

3 讨论

眩晕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常见症状,发病后患者通常还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主要包括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等)、血液循环障碍、血液成分改变(血小板增多、血液黏稠度增高等)[6]。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情严重程度较高,若未及时给予相关治疗或干预,可能会发展为脑梗死。相关报道显示,超过30%未得到及时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最终发展为脑梗死,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6]。因此,早期及时有效的干预不可缺少。西医认为在基础疾病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采用药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要达到改善血液循环、改善脑代谢、抗血小板凝聚等目的,以此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控制。尼莫地平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中较为常用,该药物属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为常见的血管扩张药,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脑血管及神经细胞,选择性扩张脑血管,进而增加脑血流量,具有良好的效果[7]。但是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单一使用血管扩张药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并不理想,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引发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也比较多,长期治疗对患者的依从性要求也比较高。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归属于中医学“眩晕、中风先兆”等范畴,发病原因可以概括为“虚、瘀、风、火”,其中“虚”和“瘀”是病情反复的主要原因,病理机制为气虚血瘀、气机受阻。因此治疗应坚持补气活血、温通阳气、化瘀通络的原则[8]。参芪四虫汤具有益气活血、祛瘀通络的功效,在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效果也受到了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高度认可。参芪四虫汤中黄芪、党参可健脾益气,润肺生津;丹参、葛根能升阳活血,宁心止晕;桂枝可温经通脉、扩张血管;地龙、全蝎、僵蚕、蜈蚣为“四虫”,其中地龙通血脉,全蝎散瘀止痛,僵蚕温行血脉,蜈蚣开痰行滞;甘草调和诸药,促使方剂益气活血、散瘀通络之功尽显[8]。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尼莫地平联合参芪四虫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显著;实验组治疗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Vs、Vd、Vm 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尼莫地平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参芪四虫汤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脑部循环,促进脑部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而这也更有利于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改善。综上所述,采用尼莫地平联合参芪四虫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疗效确切。

猜你喜欢
参芪尼莫地平椎动脉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癌合并阻塞性肺部感染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及左椎动脉压迫星状神经节1例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的临床疗效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CIK细胞抗肿瘤效应的影响
经造影导管血管内注入尼莫地平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