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血压晨峰异常与年龄-动脉缓冲功能的关系探讨

2020-03-31 02:15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大动脉机体血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生活节奏加快,导致不健康生活方式增多,且高血压患病率迅速增加,目前高血压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动脉结构与功能的改变认为是高血压重要的病理基础,动脉在维持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通过缓冲间歇性心脏射血和传播压力波动从而缓解高血压对脏器的损伤。血压升高及年龄增加是影响动脉缓冲功能的两个主要因素,晨峰现象和血压变异性是血压的两个重要特性,24 h内血压变异程度最大的时间段是清晨。血压晨峰是人体由睡眠到清醒并开始活动,血压短时间(2~3 h)从较低水平上升至较高水平的一种现象。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主要取决于24 h平均血压水平、血压晨峰现象及血压变异性等因素[1-2]。本研究通过比较健康人及不同年龄段高血压病人血压、肱动脉横断面顺应性(CSC)、容积扩张性(VD)、动脉硬化系数β变化,探讨高血压病人血压晨峰异常与年龄、动脉缓冲功能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轻中度高血压病人150例(高血压组),其中男90例,女60例,年龄(67.49±11.35)岁;同时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名,女20名,年龄(65.19±8.38)岁。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回顾性分析病人在我院的诊疗情况。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50~85岁;符合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的《高血压指南》中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坐位静息收缩压(SBP)>130 mmHg(1 mmHg=0.133 kPa),~<179 mmHg;坐位静息舒张压(DBP)>89 mmHg,~<110 mmHg。排除标准:有法律意义上认定残疾的病人;处于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明显临床意义的实验室检查异常病人;存在严重冠心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过度肥胖、造血系统的严重原发疾病或精神病病史病人;正在参加药物临床试验病人;有酒精或药物滥用史[3-4]。

1.3 主要仪器 MC-6动态血压监测仪:深圳迈瑞医疗;ACUSON NX3 Elite 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西门子医疗。

1.4 研究方法

1.4.1 动态血压监测 采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5-6]记录24 h血压:将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袖带缚于病人左臂上臂(袖带与肢体松紧度合适),监测期间所有病人应避免情绪激动、焦虑及剧烈运动,处于平静状态。日间为06:00~22:00,每30 min测量1次血压,22:00~06:00,每60 min测量1次血压;夜间为测量时应保证待测肢体伸展,计算日间、夜间、24 h血压平均值,同时计算所有病人血压晨峰。血压晨峰:起床后2 h内SBP平均值-夜间睡眠SBP最低值(包括最低值在内1h平均值),若血压晨峰≥35mmHg为增高,否则为血压晨峰正常。

1.4.2 动脉缓冲功能监测[7-8]应用西门子(ACUSON NX3 Elite)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Image Point)对病人进行二维M型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设置探头频率为3 MHz(测量前务必保证所有病人保持左侧卧位,且处于静息状态下不低于15 min),以纵切形式对肱动脉进行扫描,具体位置为肘上2~5 cm,显示肱动脉长轴图像后即可冻结,深度调至2~3 cm,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以上参数设置保持不变。测量指标:静息状态下记录所有受试者舒张末期(心电图R波顶点)肱动脉内径(DD)、收缩末期(心电图T波顶点)肱动脉内径(DS),测量3次,取平均值。计算肱动脉内径变化ΔD=DS-DD;计算肱动脉CSC、VD和动脉硬化系数β。具体公式如下:

公式中∆D=DS-DD;∆P=SBP-DBP(SBP、DBP为24 h平均值)。

2 结 果

2.1 所有研究对象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比较 将高血压组病人以10岁为一个梯度,按照年龄进行分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DBP和SBP的24 h平均血压值,日间血压平均值,夜间血压平均值及晨峰值。详见表1、表2。

表1 所有研究对象DBP动态监测结果比较(±s) 单位:mmHg

与对照组比较,①P<0.01;与51~60岁组比较,②P<0.01;与61~70岁组比较,③P<0.01;与71~80岁组比较,④P<0.01。

表2 所有研究对象SBP动态监测结果比较(±s) 单位:mmHg

与对照组比较,①P<0.01;与51~60岁组比较,②P<0.01;与61~70岁组比较,③P<0.01;与71~80岁组比较,④P<0.01。

2.2 所有研究对象动脉缓冲功能指标比较 根据超声诊断仪记录静息状态下所有病人相应参数及动态血压监测DBP和SBP,代入公式,计算肱动脉CSC、VD和动脉硬化系数β。详见表3。

组别 年龄样本量CSC(mm2/mmHg)VD(/mmHg) β对照组5040.61±3.59 5.94±0.62 3.92±0.42 高血压组51~60岁2834.82±4.17①4.81±0.83①6.14±0.71①61~70岁5725.46±2.19①②4.03±0.59①②8.57±1.05①②71~80岁4321.07±3.68①②③3.27±0.42①②③9.34±0.83①②③>80岁2216.58±1.94①②③④2.39±0.26①②③④10.89±0.79①②③④

与对照组比较,①P<0.01;与51~60岁组比较,②P<0.01;与61~70岁组比较,③P<0.01;与71~80岁组比较,④P<0.01。

3 讨 论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一般情况下指的血压是动脉压。血压的形成需要多个条件共同作用,包括循环系统血压充盈、心脏射血、血管外周阻力及主动脉与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9]。健康人血压波动有昼夜节律,一般呈现“两峰一谷”(较为多见)或“双峰双谷”形式,大多数为“两峰一谷”:清晨和17:00左右处于较高水平;夜间睡眠时,机体血压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若机体处于异常状态,引起“两峰”异常增高,尤以“晨峰”多见,即清晨起床后2 h内,机体血压异常增高,超出正常波动范围,这种现象叫作晨峰血压或血压晨峰[10-11]。

影响血压的因素主要包括:每搏输出量、外周阻力、心率、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及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机体循环系统拥有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前提条件;外周小动脉和微动脉对体内血流的阻碍是主要的血管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存作用(即动脉缓冲功能),既保证血液在动脉内持续流动,同时对血压的波动幅度起到缓冲作用。动脉缓冲功能是机体动脉血管壁固有的内在弹性特征,心脏收缩时,机体大动脉被动扩张,致使部分血液流向外周血管,同时部分血液贮存在大动脉内;心脏舒张时,大动脉迅速依靠其弹性回缩,使贮存于大动脉内的血液流向外周血管。这是机体大动脉如何缓冲心室因射血产生的流量与压力波动,使心脏间断射出非连续性血流变成连续稳定的血流,保护周围组织脏器在心室舒张期获得所需的血流量。若动脉弹性和顺应性减弱,导致血压异常,因此具有良好的动脉缓冲功能十分重要。影响机体动脉缓冲功能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和SBP及外界药物等刺激。多项研究发现:衡量机体动脉缓冲功能的指标主要有动脉CSC、VD和动脉硬化系数β等[2,12]。

本研究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及超声诊断发现,随着高血压病人年龄增加,机体动脉CSC、VD均显著下降,动脉硬化系数β显著增高,且病人血压晨峰现象愈发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见,随着年龄增加,需注意预防高血压病人血压晨峰,并改善病人动脉缓冲功能。

猜你喜欢
大动脉机体血压
汽车的大动脉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数字经济+中轴力量,广州未来十年发展大动脉在这!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邓俊峰作品选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给排水管防渗漏攻略 管好家居“大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