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琴 陈莉君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精髓,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学校作为人才培育的摇篮,是文化传递的重要场地,需要立足于我国文化内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知识、校园文化等相融合,促进大学生成长,实现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对此,本文着重分析当代大学生教育体系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论述当代大学生教育体系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原则,提出当代大学生教育体系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体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式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高等教育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论理,这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方向。高校是人才培育的摇篮,应立足于党中心思想工作,顺应社会发展变化而推进大学生教育体系的改变,践行我国重要思想理念,进而丰富高校课程教育内容。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教育体系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十分重要,不仅是高校践行党的政策方针的需要,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培育大学生高尚品质的需要。
一、当代大学生教育体系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价值
(一)培育大学生高尚品质
儒家思想理念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可见,品格对人发展的重要性。大学生具有良好、高尚的品格,才能为社会发展、国家兴旺做出贡献,进而实现我国伟大复兴之梦。儒家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促进大学生教育体系的构建,能够将文化渗透到大学生教育过程中,让大学生在学习中知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研究、钻研、解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培育大学生高尚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具有较强的艺术教育效度,以文化艺术教育陶冶大学生情操,促进大学生多方面发展,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涵养、有修养的新时代人才。
(二)提升高校课程教育质量
高校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高校教育体系,以文化为引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体系中渗透,需要渗透到高校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给予大学生针对性、全面性的指导,提升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认知。
(三)促进文化传承、弘扬、发展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借助移动终端,在互联网平台上获取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更是一种时尚。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地域、空间的限制,促进国与国之间文化的传递与交流。但在多元文化视域下,学生受到外来文化“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冲击,对外来文化较为崇尚,这无疑对本土文化发展形成一定的冲击。因此,在大学生教育体系中,要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引领大学生,让大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促进我国文化的全面发展,进而达到弘扬、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
二、当代大学生教育体系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原则
(一)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融合
高校是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场合,通过课堂教学模式,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大学生,让大学生认知、了解、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但如果想要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度,需要进行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融合的模式,依托于课堂教学模式,传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引导大学生实践,在实践中明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促进大学生文化素养、自信的培育。
(二)传统教育手段与新媒体教育手段融合
教育信息化模式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递新模式,不再依靠于课堂教学知识传递形式,更多是借助新媒体平台,以先进技术手段传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用先进技术手段传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不能摒棄传统教育知识传递形式,应实现传统教育手段与新媒体教育手段的融合,一同构建大学生教育体系,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教育体系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一)提升教育工作者文化素养
优秀的师资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领者,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石。重视教师文化素养的培育,对中国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非凡。首先,为教师提供学习平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培训工作中,增强教师专业能力、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其次,聘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业教师,组建优秀的师资团队,使教师更好地为教育工作服务,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传播。
(二)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多样性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校德育中,针对部分大学生缺乏爱国情怀的情况,教师借助德育教育路径,加强大学生爱国教育,借助先烈英雄事迹开展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受到一定的启示,增强大学生爱国精神与意识。此外,借助德育教育文化传递路径,增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阅读量,拓宽大学生文化视野,可以增强大学生对文化知识的高度认知。
(三)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德育教育体系中,对大学生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学校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形成全员育人、全面育人教育模式,营造良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环境,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开展多项文化教育活动,根据大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开展多元化的文化教育活动。其次,将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渗透到专业课程知识中,与专业课程知识相融合,使大学生不仅学习到专业知识,更知晓专业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最后,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践行传统文化知识,让大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文化精髓。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教育体系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不仅可以丰富高校教育体系,更促进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育。因此,在高校教育体系中,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弘扬、传播,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可度,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推进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舒,何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以道家思想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8):167-168.
[2]刘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法制博览,2019(25):284+286.
[3]王晓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与实现——以中国茶文化为例[J].普洱学院学报,2019,35(04):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