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所谓文化自信,就是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就是要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充满自信,就是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的中国梦充满自信。本文论及的主要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充满自信,并特别强调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7)02-0039-04
文化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民族的精神血脉。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文化深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厚到每个民族群体精神品格的整体建构,直接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风云激荡的国际环境中的竞争耐力和精神定力,因而文化自信才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一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早在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四个讲清楚”:“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1这“四个讲清楚”,为我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充满自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指南。这既强调了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决于中国和中华民族的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又强调了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赖以植根的沃土,还特别强调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二
为什么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历久弥新。从先秦诸子到两汉经学,从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从儒释道到宋明理学……经历了一次次学术繁荣和文化积淀,孕育出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学说,以丰厚的文化意蕴作用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从不同方面滋润了中华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令中华文明从不断裂,绵延至今,生生不息,发展壮大。西北大学原校长张岂之在《文化自信的深厚历史底蕴》中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开创了中华文化的灿烂源头,儒重人道,道重天道,墨重科技,相得益彰,互补生辉;国家统一、民族融合营造了中华文化繁荣和五千年文明不间断的良好氛围,北魏之鲜卑、辽之契丹、金之女真、元之蒙古、清之满族,都与汉族文化交融会通、包容共进。难怪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与日本学者池由大作的对话《展望21世纪》中称赞中国人“比世界任何其它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上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政治上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汉字文化系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博大精深的文献典籍如十三经、《史记》、《资治通鉴》和丰富的文论、诗论、乐论、戏论、画论、舞论、书论等等承载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内涵。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袁行霈先生也曾高度概括中华文明选择“和平、和谐、包容、开明、革新、开放”的主张。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滕文生在《儒学文化的特性与前途》中认为儒学具有“开放包容”“实事求是”“经世致用”“与时俱进”的本质特性。所有这些论述,都极有见地。
2014年9月,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明确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明确回答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三
正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上述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因此我们对它充满自信。但其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真正转化为今天进行现代化建设宏伟大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能源和思想动力,还必须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深刻阐明的那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髄,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代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他再三强调,为了“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就“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这里的关键,是“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具体说来,一是要辩证取舍,吐故纳新;二是要以古鉴今,资政育人;三要立足当今,传承创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加以传承弘扬。這里的关键,是必须遵循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正向丰富、深化、发展,而坚决反对借创新旗号实质上逆向地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或非思想化、非价值化、非历史化、非中国化、非主流化地加以歪曲、解构、颠覆。那种数典忘祖、盲目西化的倾向是绝对没有文化自信因而也必然是绝对没有前途的。
四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在这里,托物言志、寓理于情是讲审美思维特征,言简意赅、凝练节制是讲审美表现方式,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是讲审美存在形态。知、情、意、行相统一是针对西方美学一般讲知、情、意三者相统一而突出中华美学重“行”,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相一致。中华美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独特而丰富的中华美学精神。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才能对中华美学充满自信,进而传承并弘扬好中华美学精神。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叶朗先生牵头组织30多所大学近150位专家学者积十余年之功编选集成洋洋十卷19册1050万字的《中国历代美学文库》,展示自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至近代遍及哲学、宗教、绘画、书法、篆刻、音乐、舞蹈、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建筑、园林、工艺、服饰、民俗、收藏等诸领域的美学思想、理论和精神,都如串串珍珠,美不胜收,目不暇接,令人倍增文化自信。
“天人合一”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思想、美学理论和精神,与西方的重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美学理论和精神,尤其是那种演绎推理逻辑和科学实证品格相较,显然具有鲜明的民族思维与民族学理标识,是中华哲学和中华美学对人类哲学和美学的独特贡献。一是与中华哲学契合的天人合一的和谐包容理念。追溯中华美学精神的源头,当为公元前人类轴心时期的老子、孔子和庄子。是他们开了把文艺求美置于整个社会文化、宇宙自然、人伦道德的大视野中加以审视观照的先河和传统。此后,改朝换代,艺术实践日益多样,审美形式不断丰富,但都概莫能外地延续丰富发展了老子、孔子、庄子开创的美学传统。及至近代,梁启超、王国维等更是把中华美学强调以生命意识和诗情画意去观照自然体悟人生,将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的精神发扬光大,进一步从人生与艺术的关系上阐释中华美学精神的独特魅力。二是既入世又出世的人间情怀。与西方古典美学重科学实证、信宗教天堂迥异,中华美学主张接地气、重民本、通人心,主张在现实的人间情怀中体味精神美感。从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旷达,到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再到庄子“物我两忘”的逍遥,一以贯之,都是一种入世与出世的交融统一,是一种对生命信仰的坚守与情怀,是一种真善美融会贯通的人生情致与审美旨趣。这无疑对提升当代人的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涵养审美能力和鉴赏修养提供了宝贵的美学资源。三是营造意象、追求意境的诗性写意品格。老子主张悟“道”始美,追求对形而下的体认基础上的对形而上的妙悟,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澄怀味象”是也。强调写意的中华美学精神孕育出包括情、趣、境、气、味、韵、品等一系列具有民族学理和思维特质的美学范畴。中国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亊”,以虚代实,程式化,营造意境,都旨在诗意品格和高远境界。及至现代,宗白华先生的“意境”说,更是把中华美学精神这一文化基因的独特优势系统地由直观感想到活跃生命再到最高灵境、从写实到传神再到妙悟的美感路径论述得丝丝入扣,从而达到以美境高趣来引领人格的提升和人性的化育。可见,对包括中华美学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何等重要、何其必要!
五
我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还因为它具有与别的国家、别的民族的优秀文化交流互鉴的传统和伟力。任何闭关锁国、唯我独尊的民族文化都必然是没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文化。著名学者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有句名言:“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此言极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首先“各美其美”;另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坚持“美人之美”;然后“美美与共”,在两种美的交流互鉴上下功夫,从而永葆了五千年文明从不间断的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众所周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曾为人类文明作出过独特贡献。公元前后的三四百年间,儒学文化就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北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圏。至明末清初,前来中国交流的欧洲宗教人士、学者、商人和一些官员、使节,既向中国传播“西学”,又把“中学”带回欧洲,把中国历史文化典籍如《诗经》《易经》《大学》《中庸》《老子》《论语》等翻译成拉丁文本。西方学者莱布尼茨在比较中西文化后就惊叹:“我们从前谁也不相信世界上还有比我们的伦理更美满、立身处世更进步的民族存在,现在从东方的中国,给我们一大觉醒。”另一方面,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在日渐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也给包括儒学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借鉴和营养。明末,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以科学为传教工具,引进了古希腊哲学、伦理学、语言学、逻辑学、地理学、医药、数学、生物学及美术、音乐、建筑、水利等,都给中国传统文化以积极的影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兼容整合、交流互鉴,确是我们对其充满自信的又一依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5-08-21.
[2] 习近平.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作者简介: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责任编辑 / 沈 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