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学科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融合

2020-03-30 03:18陈敬妹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道德与法治德育

陈敬妹

摘 要: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和实践应用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对于全方位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能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改革方向加以明确。在本次研究工作中,从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的融合入手,对教学活动的改革创新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力求能发挥班主任工作的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成长环境,有效促进学生实现健康成长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 班主任工作 德育

新时期在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过程中,随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领域得到深入贯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各学科教师都针对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了探究,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在针对核心素养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从《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融合角度进行探索,能有效发挥班主任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势,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活动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重要的辅助,在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上,有助于为中学生群体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平台。

一、《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涉及社会责任、国际理解、科学精神、身心健康、人文底蕴等多方面的内容[1]。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角度进行分析,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包含道德、能力和情意等内容,即要求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做人的方向,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将诚实守信、责任担当等融入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实施积极有效的培养。而情谊方面的内容则具体指学生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健康的情谊思想、自信上进的情感态度以及优秀的人格品质等,情谊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化起到促进作用。能力层面的核心素养涉及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与时俱进的按照环境的变化对自身能力做出调整,增强教学效果。

二、核心素养下班主任德育工作新变化

受到核心素养理念的影响,班主任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基本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向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更加重视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方向,关注学生文化基础、社会参与和自我发展情况等,能积极主动的结合学生学习动态变化情况对德育工作内容进行改革创新。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班主任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肩负着对学生实施教学管理、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任务,并且明确提出在教学组织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按照德育要求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引导,确保能实现对学生的科学引领和管理,维护学生的健康成长[2]。同时,要求班主任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活动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爱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将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确保能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此外,受到核心素养的影响,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要积极践行十九大精神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核心素养方面的具体要求融入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能在正确思想的引领下端正学生的思想态度,促进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深入贯彻落实,保证可以进一步探索德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增强教学组织实效,为班主任德育工作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融合发展筑牢教学改革的基础。

三、基于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学科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融合

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积极探索《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融合,能彰显学校德育教育资源的优势,在有效互补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学习条件,全面提高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为有效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1.在课程体系方面融合

核心素养理念下《道德与法治》学科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融合应该将课程的融合作为基础,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核心探索校本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确保能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优势,在整合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学科教学效果和班主任德育工作效果,通过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关注学生健全人格、完善知识结构的培养,确保能发挥《道德与法治》德育功能优势,彰显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价值,确保能实现二者优势互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地树立,使学生能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做出正确的指引,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组织成效,奠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3]

如在“诚实守信”课程教学活动中,基于培养学生“情谊”方面《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探索学科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的融合,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体系,一方面,在《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向学生讲解与诚实守信相关的知识和内容,引导学生能正确处理和看待诚实守信的情况,能对学生的“情谊”加以培养[4]。另一方面,对班主任工作进行开发,可以尝试开发班主任德育工作在线课程,将“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引导作为核心,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动态化的监控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情况,并在网络载体上按照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对学生实施积极健康的引导,确保能发挥班主任工作的作用,在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的基础上,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教育和指导,使学生能对守信情谊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定位,有效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得到良好的培养。

2.在教学主体方面融合

教学主体方面的融合能为《道德与法治》学科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辅助,在全方位推进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为了能发挥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辅助作用,也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指导,在具体工作中,《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可以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针对一些与班主任相关的课程,如“走进老师”“师生交往”“青春的情绪”等内容,邀请班主任教师担任《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在教学主体交融的基础上,确保班主任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将自己的理解感悟融入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引导,维护学生健康成长[5]

如结合“尊重他人”方面的课程,《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可以邀请班主任教师与自己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分享班主任教师在工作总结的、与尊重他人相关的教学引导经验等,然后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教育和指导学生,重点按照《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对学生的尊重他人能力、和谐相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加以培养,确保能在双教师的趣味教学中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降低学生学习这部分生理和心理内容的压力,进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判断自己,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班主任教师和学科教师的主体融合支持,加快教学改革的整体发展进程[6]

3.在教学内容方面融合

教学内容的融合是新时期发挥班主任德育工作优势对教学组织活动进行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只有实现教学内容的融合,才能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德育工作指导,进一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形成良性的循环,增强教学组织活动的综合指导效果[7]。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与班主任德育工作内容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可以将班主任工作经验、具体的教学案例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丰富的、真实的班主任工作案例中引导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探究,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做出积极的引导,确保学生能深化思想认识,全面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积极有效的精神指引。

如在“我们的公共生活”课程教学活动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邀请班主任教师分享学生在“公共生活”方面的教学案例,确保《道德与法治》教师能综合应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得到的资源和素材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能结合身边的案例对《道德与法治》形成更加明确系统的感知,为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索《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提供辅助,有效强化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责任感,促进中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为针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创造良好的条件[8]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积极探索《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结合,能有效发挥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优势,构建更加完善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体系,在丰富教学资源、整合课内外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全面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组织活动的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洪冉.试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12):44-45.

[2]王桂香,張丽.《我爱我家》校本选修课程让爱与责任落地生根——基于道德与法治主题式综合课程的实践和反思[J].小学教学参考,2019(09):70-72.

[3]谢文旭.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初探[J].学周刊,2019(12):66.

[4]李长春.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J].法制博览,2019(08):279-280.

[5]李艳萍.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开启《道德与法治》教学新征程[J].科技风,2019(07):11.

[6]张羽,王俊伟.基于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5):35-36.

[7]姜新华.道德与法治: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J].教书育人,2019(07):67.

[8]王旭琴.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以“行为与后果关联”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02):22-24.

猜你喜欢
班主任工作道德与法治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