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立民
语文教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者非作文教学莫属,此乃语文教学之重头戏。但有许多学生逃避写作文,甚至害怕作文。“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情、愁理、愁物、愁景、愁眉苦脸、愁断肝肠”这副对联是对当今学生面对作文的苦恼、困惑的真实写照。如何把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变成写作能力,实在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那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写、善写作文呢?
一、激发思维,感从心生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是各科学习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经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这就说明作文的内容是来源于生活,要想写好一篇文章首先要从心底热爱生活。
为此,在教学中,老师不妨引导他们说自己说最想说的话,写自己最熟悉的事,表达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发表自己最真实的见解。即使是叛逆的,有悖常理的,因为真实,同样能引起共鸣。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爱唱歌的就引导他们在写作时巧妙地运用经典歌词歌名;喜欢运动的就让他们谈谈对体育的看法,对体育明星的敬仰,对体育精神的感悟;关心政治的就引导他们谈谈社会焦点,大力发表见解。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写作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展示自己的风采,找到自己的兴趣,渐渐地他们就会对写作产生兴趣。
二、勤于观察,积累素材
泱泱中华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滔滔黄河哺育着文明的炎黄子孙,五千年灿烂的文学宝库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脍炙人口的杰作。提倡多阅读文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书读要多,只有多读书,知识储备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来左右逢源,如有神助。要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要让它成为自己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宝库。
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物可写,还必须引导学生多观察,注意写作材料的积累。为了强调观察的重要性,课文的例子作用不可小觑。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学生对春天的具体事物进行描写,同学们写得空泛,甚至个别同学无从下笔,在这种情况下,我以朱自清的《春》为例对学生进行讲解,同学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从下笔是因为没有养成平时注意观察的好习惯。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既学习了课文,又明确了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细心观察,才能有所收获。要学会用眼睛仔细看,用心去理解,捕捉住事物的特点,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生也会在实践中越来越领悟到“作文从生活中来”。
三、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掌握技能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针对性强,有法可依,既可降低难度,又效果明显,对于初学者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虽然开始较机械生硬,也应予以肯定。歷史上许多文人也曾模仿古人,并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蜕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为后世文人开创了先河。但一味模仿是不可取的,写作中既要形成自己的风格,更要富于创新。
四、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语文教学中学生陷入“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考试”的误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打折扣。为此,我们可以想方设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使用语文,提高写作能力。例如:我让学生在课上进行三分钟演讲,展示自我风采,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在写作训练中,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既培养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又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书面表达能力也会相应提高,他们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写作。
五、勤于练笔,收获颇大
学生阅读积累了素材,但不一定能写出来,这就要求学生要勤动笔。我在教学中,凡是遇到写作的题目都必须让学生动笔去写,决不放过。对于学生写的文章,抓住文中的闪光点,哪怕一词、一句话也好,都要给以鼓励。这样学生练笔的机会多了,自然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另外,我平时要求学生坚持每天写日记,不定期检查,但定期评比,评比的办法是这样的:先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学生都把自己认为一周最成功的一篇日记读给本组同学听,然后评出本组最好的一篇参加全班的评比,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都认真地写日记。这样既锻炼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水平逐渐提高。
六、鼓励互批,推荐发表
作文写完以后,修改是必须的。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改变,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在六年级就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在七年级里提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在这里一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评讲作文时,我们要鼓励学生互相批改,吸收别人的经验,借鉴别人的成果,从中揣摩、分析、体会别人写作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中汲取营养,从而发展自己的写作能力。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后,都能积极踊跃参与并发言,教师再适当给予中肯的评价,表扬进步,学生就会产生一定的成功感。
“乐此”才能“不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作文写作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因此语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创作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写作的一个好办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作文教学中,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爱写作文的兴趣。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自己主动投身到写作中,他们就会感受到自己蕴藏的潜能,增强写作的自信心。相信由浅入深,持之以恒,做一个有心人,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