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提升策略

2020-03-30 03:24谢美馨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正确率小学数学

谢美馨

【摘   要】  虽然小学数学以传授基础知识与技能为主,但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后续学习,还关系着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属于基础中的基础,教师需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与正确率,逐步培养他们的计算水平,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速度;正确率

小学生正处于各项能力的发展阶段,而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中一项最为基本又重要的能力,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更是息息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以固有的教材内容为依托,结合小学生的运算水平、学习情况等因素制定出最佳的计算教学方案,使其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有效提升他们的计算速度与正确率,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适当增加口算训练,提高学生计算速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学生虽然计算结果正确,但是速度缓慢,平时应对作业还可以,一旦遇到考试,弊端就出现,他们难以按时完成答题。在评价小学生的计算水平时,计算速度属于一个重要指标,教师需适当增加口算训练的比重,指导他们以正确计算为前提,使其通过反复训练逐步加快速度。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组织学生经常进行口算训练,教授一系列简便算法和口诀,使其在计算速度上有所提高,让他们在训练中正确率也慢慢提升。

在“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利用教材第14页的“试一试”4×152引入新课,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列竖式计算,再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各自的思考过程,全班汇报后得出完整竖式,使其思考:百位上的6是怎么得到的?带领他们归纳算法:遇到十位满几十就要向百位进几,百位上的数和一位数相乘后还要加上进上来的数。当学生掌握基本算法之后,教师开展口算训练,给出式子:248×4,要求他们在不列竖式情况下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结果,使其分享各自的算法过程,如:200×4+40×4+8×4;200×4+48×4;240×4+8×4等。此时,教师可传授给学生一个简便算法,将248看作250,让他们先计算250×4,能快速得出结果为1000,然后再减去2×4,即减掉8,使其轻松得出答案为992。

针对上述案例,教师先传授基本算法,再带领学生进行口算训练,顺带融入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其学会运用技巧计算一些特殊算式,从而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且增强学习自信。

二、注重良好习惯养成,确保学生正确计算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对于计算教学来说正确率是根本,无论速度快慢,最终要求的是正确结果,但是小学生在计算中有时比较粗心大意,审题不认真,甚至把运算符号看错,这些因素均会影响他们的计算正确率。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当遇到一道题目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使其找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然后列出正确的算式,按照计算法则逐步计算,确保他们计算出正确的答案。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積”过程中,当学生学习完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之后,教师可以结合长方形的周长设计一道综合性应用题:有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之和是84厘米,其中长是宽的2倍,那么该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大?他们初次看到这道题目时,发现没有直接给出长方形的长与宽,一时之间不知从何算起。这时教师带领学生借助线段图一起解析:将这个长方形的长看作2份,则宽为1份,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得出一个长与一个宽是3份,那么整个长方形的长与宽一共有6份,每份的长度是84÷6=14厘米。然后要求学生认真阅读题目审清题意,使其理清数量关系,得出长方形的长是2×14=28厘米,宽为1×14=14厘米,由此列出算式28×14,他们通过计算最终顺利得出长方形的面积是392平方厘米。

上述案例,教师指导学生以审题为基础,借助数形结合手段将题目的数据通过线段图形式展现出来,显得直观、明了,使其得出正确结果,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三、丰富计算训练形式,提升学生计算水平

计算与新知识学习相比显得枯燥乏味、机械无趣,如果纯粹地采用算式展开计算训练,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效率也不高,甚至引发他们的厌倦感与审美疲劳。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尽量丰富计算训练形式,除传统地直接呈现算式之外,还要引入竞赛、游戏、对算等方式,同时设计一些生活化实践类的题目,促使小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计算练习中,使其抵触情绪也消失于无形中,从而提升他们的计算水平。

比如,在实施“乘法分配律”教学时,教师出示生活化题目:本学期学校新来4名老师,需配置四套办公桌椅,其中桌子的单价是100元,椅子的单价为40元,那么一共要多少钱?学生讨论后列式,可能列出两种:(100+40)×4=140×4=560,100×4+40×4=400+160=560,然后引领他们观察这两个算式得出结论:计算结果相等就能用等号连接两个式子。接着,教师将学生分为男女两者进行比赛,题目如下:65×17+35×17,28×42+62×42,40×25+4×25;(65+35)×17,(28+62)×42,(40+4)×25,让他们计算后讨论发现结果相同,不过简便程度有所不同。之后,教师给出两道题目:(62+38)×88,62×88+38×88,要求学生任意选择一题计算,简单说明理由,他们一般都会选择第一题。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生活化题目、竞赛、自选等方式丰富计算训练,引领学生经过三轮学习分析取胜之法,使其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特征,让他们学会科学的计算方法。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计算训练贯彻于多个教学环节,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方式,尽力提升计算教学的趣味性,通过科学合理的策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计算训练中,逐渐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与正确率。

【参考文献】

[1]潘新意.强化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试题与研究,2019(32):195.

[2]陈喆.寻找训练途径  把握计算方法——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培养[J].教师,2018(27):42-43.

[3]方永吉.严格要求养习惯  生活实践促提升——浅谈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5(19):53.

猜你喜欢
正确率小学数学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课程设置对大学生近视认知的影响
生意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