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逸文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
山头下村地处浙江省,行政区划属于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因整个村落建造在一座“蝴蝶形”的山坡上故名。山头下村始建于明景泰七年,文学家沈约第三十一世孙沈永安、沈永进、沈永计三兄弟由德清迁居此地。全村人口约为757人,沈姓占总人口的90%及以上,是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兴建的单一姓氏村落。村落建筑完备,据史料研究及现状考察,现存有沈氏宗祠(明代)、三益堂(清代)、双溪寺(明代)、佐城庙(清代)等28座保存较完整的堂屋,其中市级文保单位4幢。山头下村是中国江南农耕文明的载体和集中表现,在规划格局、历史建筑等方面体现了丰富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当地传统文化的缩影。2010年,山头下村被列为第五批次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12月山头下村入选第一批次中国传统村落。
山头下村选址位于金衢盆地北部,且根据于“阴阳五行”天地运行规律建造,北有一座蝴蝶形山坡背靠,东西有航慈溪,潜溪环绕,双溪自西南向东北穿越盆地流入钱塘江,是“前有照,后有靠”的风水宝地。整个村子坐北朝南,地势北高南低,正谓“经吕仙指以胜地转徙”之地,南部有大片良田。
山头下村依山就势,建造“开”字形的街巷布局形态,与诸葛八卦村有异曲同工之妙,五道村门按照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进行布局规划。为改善风水,村周围建造了8口水塘(现存7口)。水塘在改善风水的同时,也使灌溉、防走水用水得到了保障。村庄被山水田园环绕,蔚然成林,环境安谧,孕育了藏风聚气的风水格局,诞生风流无数。
在山头下村中,其街巷空间肌理以自然山水为基础,依山就势,疏密相间,错落有致,街巷宽窄适宜、错落有致,街巷肌理保存良好。形成了传统而独特的“七塘双溪”水乡格局。
山头下村建造的“开”字形布局形态的道路肌理,布局和设计暗合阴阳五行,山头下村东、西、北各一门,南面则有两道门,南门和小南门。五道门只要关闭,处于村外的人就无法进入村内,而内部的村民仍可在道路系统中照常交流和行走。路宽为1.8m~3m,每条巷旁根据地势低平巧妙地设置了排水沟渠,雨水顺这些沟渠流下,形成了高效完备的排水系统。
山头下村民居具有明显的古婺民居特征,外围以高墙封闭,屋顶建设手法为硬山式,以马头墙作为山墙,屋顶较少使用飞椽做法。瓦下均铺望板或望砖,檐口常用封檐板,屋面铺小青瓦,瓦当花纹细腻,天花吊顶彩绘寓意深远。村内宗祠建筑多采用歇山顶,山墙绘有四君子图或仁义故事,体现了山头下人重视教育和品德培养。另外设置了跨街阁楼,以便闺中女儿相互走动。
村庄主要有一字式和合院式两种建筑形式。一字型民居多为小型民居,以三开间一堂二室为基本单元。村内以三合院为主,多为双层楼结构,由三间正房、两厢房和天井组成。民居结构采用抬梁和穿斗并用结构,内梁基本采用月梁。村内沈氏宗祠“务本堂”采用抬梁式梁架和穿斗式梁架并用的方式,使建筑百年来屹立不倒。
山头下村内墙体大多采用青砖空斗砖。墙面装饰形式丰富,有墙绘,墨线,石雕等形式,其中的“忠义节孝”墙绘,体现了山头下古村一直传承的优良家风家训,仁义品德已经融入村民生活的点滴。
山头下村内民居的布局多为内向型,中央为天井,正间堂屋、东西厢房,围合成合院式的内向空间。窗牖因采光较好基本是向天井开设。窗牖形状各异,以方、圆为主。在外檐及内檐装饰方面,村内传统民居的装饰重点在天井院一圈,木雕是一大特色,村内木雕为为东阳木雕,极为精美考究。主要在梁架、撑栱、雀替、门窗等位置进行木雕。题材上覆盖神话传说、仁义故事以及动植物祥瑞图案。技法主要是带景的浮雕,圆雕,半圆雕,镂空双面雕等,且内容丰富,花鸟、人物,形态优美,展示了极高的雕刻水平。
撑栱是山头下村民居木作装饰的主要饰物。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呈三角块状的撑栱,用椴木锯成三角状,再进行细作;另一种是用木雕成柱状吉祥立体图案。这两种撑栱,均置琴枋,琴枋上多刻戏曲桥段。雀替是中国传统建筑结构体系中重要的的组成部分,也是山头下传统民居小木作装饰的主要饰物。体积虽小但对建筑整体结构关系、视觉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宋《营造法式》中记载:“檐额下绰幕枋,方减檐额三分之一,出柱,长至补间,相间作(木沓)头或三瓣头”。是放在柱子上端用来与柱子共同承受上部压力的构件。雀替通常位于建筑中的立柱与梁枋交接处,梁枋之下,紧贴在立柱两侧。通过减少梁枋跨距,增加梁头抗剪力,大大增加梁枋的荷载能力和抗弯性,防止梁柱倾斜变形。山头下村的雀替题材多样,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点。
图1 门窗雀替木雕
以山头下村明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为代表的宋氏学派之说,提出自己的明心、识心的理论,对明代儒学思想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宋濂之学以朱子理学为基础,合会朱陆,采二家之说为己所用,提倡经世致用的精神,并重视身心冥悟,宋濂的主张继承和发展了理学。宋濂曾以“潜溪”为号,在山头下村开堂讲学。品行上,宋濂延续了家风,为官两袖清风,曾在山头下宋府门上写了大字:宁愿忍受饥饿而死,不能贪利而活。
宗祠是中国氏族社会的基础组织及功能场所。明清时期,山头下村有4座宗祠建筑,其中以沈氏宗祠为总祠,下分一、二、三分祠,除沈氏宗祠仍存有外,其余都在清末时期遭到焚毁。沈氏宗祠是记录山头下沈氏一族沉浮起落的年代史,是研究山头下沈氏家族史的重要物质载体,研究价值丰富。另外,沈氏宗祠还对古婺宗祠建筑提供优质研究模板,艺术价值斐然。
山头下村自古人才辈出,始终持守仁义育人的思想观念,对教育十分重视,建筑木雕以及细部装饰都是体现山头下教育文化的缩影。距史料记载,山头下自建村起,人才辈出,却从未出一污吏,可见山头下村培养出的人才品行之端正和对教育重视程度之深。
优良“仁义”家风家训在山头下村一直延续,山头下出过许多大家和高官,但从没出贪污之人。沧海桑田,勤劳节俭、乐于助人的品德早已融入山头下村每个人的血液。仁义故事还在村里流传不息,是名副其实的“仁义古村”。本保庙西南角尚存有一块“道光乙未年(1835)”的“义祭坛”石碑。
对山头下村传统村落特征保护首先要保护山头下村整体风水格局,使之保有原有村落特征。在整体格局保护上,根据山头下村“背山环水,依山就势;九经九纬,阴阳五行;粉墙黛瓦,疏密相宜;绿树成荫,鱼米飘香”的空间风水格局以及丘陵地貌进行保护,维护古村格局标志性,不得进行任何破坏山体生态、水系生态的人工活动。不得对原有环境造成破坏,切实保护好山头下村所在区域自然地貌。在山头下村传统街巷拥有形态完整、传统历史风貌延续的历史街巷,以北门街为主的老街巷体现出浓郁的江南古街特色,从整个村落街巷格局上看,街巷格局呈“开”字形阴阳五行分布,规划中梳理传统街巷格局,保持院落间的联系通道,整治街巷环境,保证通行畅通。规划范围内的复修道路应控制其宽度和原有历史风貌,使其符合传统街巷空间格局,形成具有浓厚生活氛围的村庄公共空间。
在建筑的保护规划方面,在保护时,首先应遵循“只修不建,修旧如旧”的原则。保证基本结构体系和外立面不得改变,内部结构可以适当调整提高适用范围,保护修缮的过程中应保有其传统风貌。在保护时,如建筑质量较好,一般维持现状,予以保留。对于质量较差的建筑,在修缮过程中要保持建筑的传统风貌,对于外墙颜色要与历史风貌格局相一致,对于内部装修,在不改变承重构件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调整。建筑体量、色彩、材料与山头下村古建筑群历史风貌不协调并沿主要路线两侧的现代建筑。由于这类建筑与历史风貌格局不协调,但又沿村主要道路布置,因此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对该类建筑进行整治,有条件改造时,要严格按照古建筑群历史风貌进行改造。从天际线保护角度来看,严格控制新建建筑物、构筑物的高度,保证天际线的完整性,使建筑天际线与丘陵轮廓线相协调,对破坏天际线完整性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整治或拆除。为缓解当地人居关系矛盾,从空间保护方面应以潜溪为界,在西侧建设安置区,建筑风格与原村相适宜,保持风格统一性。
水系与林地作为山头下村山水空间格局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首先应保护其“七塘双溪”格局的完整性,同时应保护水系的生态环境,治理污染水体,禁止向水体排放污水,可对水体沿岸进行生态化处理和亲水活动空间的增设,但防止开发过度对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植被保护包括对丘陵植被和村落周边绿地的保护。对丘陵植被防护首当其冲的是预防森林火灾,严禁毁林开荒,不得滥砍滥伐植被,破坏历史风貌,应保护现有的青山绿水的八婺风光,使之保持其独有的魅力。
历史风貌元素作为承载村落历史的重要物质资料,同样也需要进行发掘保护。在保护原有历史建筑的前提下,将部分建筑改为民俗文化、风俗习惯展示空间,以沈氏一族发展脉络为主线进行延伸,展示山头下村历史进程;此外,保护现有的古村门,村门至七塘和双溪间不得架设构筑物,维护古村格局标志性;根据历史资料恢复缺失的一塘及文保建筑,但恢复部分应具有可识别性;保护村内及周围的水系环境,严禁人为破坏水系格局的历史风貌完整性,其次对明代古樟以及仁寿桥进行养护,保留其历史风貌。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载体和集中表现,在风貌格局、街巷空间、建筑装饰等方面体现了丰富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当地传统文化的缩影。山头下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村落风水格局布局考究,空间序列秩序井然,民居依山就势,相得益彰,建筑细部装饰精致考究。山头下村建筑艺术价值斐然,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是江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山头下村的深厚文化积淀是传统村落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也是保护传承地域性根源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