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雨萱
[摘 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建设新农村的号召,本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入户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平利县脱贫工作进展现状,并从平利县特色产业的发展调研、调查问卷反馈的村民综合满意度与期望解决的问题、教育扶贫、医疗条件等方面进行评估,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全面地提出帮助平利县更快脱贫的方案。以此为基础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 鍵 词] “三下乡”扶贫;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7-0182-02
扶贫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精髓和亮点。随着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建立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的规划的建议》等相关文件,国家将扶贫开发工作放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结合当今中国国情和贫困地区区情,就扶贫开发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出“扶贫要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并深刻阐述了扶贫开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中国梦以及全球减贫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1],形成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战略思想——精准扶贫思想。
基于我国扶贫情况,为深入了解农村脱贫工作的现状,我们“助利扶贫,携手同行”“三下乡”团队来到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进行实地调研。
平利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陕渝鄂三省市交界处,地处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国家主体功能示范区、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区。全县下辖11个镇、137个行政村和6个城市社区,总人口23万。在“十二五”末,全县137个村落中有贫困村79个,其中深度贫困村8个,贫困户18507户,贫困人口44811人,贫困发生率22.4%。因历史及经济发展原因,村民文化较低,思想觉悟落后,对扶贫政策的了解不到位。实践团旨在对平利县进行关于当地扶贫工作现状的调研,并通过走访调查向村民普及扶贫政策和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当地居民对我国扶贫工作的认识,从而实现脱贫致富。
一、平利县扶贫工作现状调查
(一)关于医疗、教育、旅游、产业的问卷调查结果
为了对本地的教育、产业、旅游和医疗四个方面初步了解,团队采取向当地居民发放问卷的随机调查方式[2],通过询问民众最直观的感受来开展调研,同时为了让得到的结果尽量全面,对各个年龄段的居民均有询问。下面是通过调查问卷形式询问了解到的相关信息。
1.医疗方面:医疗发展迅速,医院基础设施、人员整体素质、医院环境条件均有显著的提高,居民入保率较高,虽然还存在某些问题,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2.教育方面:教育事业受到重视,近年来稳健发展,当地也较为重视小学教育的发展。学校基础设施在逐渐完善中,整体来说教师素质较高但人数略有欠缺,学生基本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3.旅游方面:本地旅游发展情况较好,政府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的宣传工作力度较大,相对良好的旅游资源地点有桃花溪等地区,但因交通不便的问题,旅游产业发展还受到一定限制。
4.产业方面:本地各项产业总体发展良好,在茶叶生产方面均有显著的提高。
(二)当地小学的调查结果
团队在平利县某小学进行调查,在参观学校后,采访到了学校的校长。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该学校成立4年,有6个年级共32个班,共1700人。为了照顾农村进城和住处较远的学生,学校设有宿舍。教师共80多人编制,由于教师数量不够,有聘请代课教师,但仍存在缺编和不配套的问题。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提供营养早餐,并定期进行安全教育,且近几年教育基金状况越来越好,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在政府的扶贫工作中,教育始终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得到了县里很高的重视,搞好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提高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知识文化水平,有利于该地区的长期稳定发展,也为贫困地区脱贫摘帽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政府的帮扶下,学校的硬件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面对现存的问题也在积极解决、共同寻找办法。
在访谈结束后,团队成员与学生一同上了体育课,通过与学生无距离接触,更加真实、全面地感受学校以及整个平利县的教育变化。
(三)深入当地图书馆、扶贫办进行交流的调查结果
1.在当地图书馆:通过与馆内工作人员沟通,了解到平时来图书馆读书学习的以中小学生为主,少数为中老年人。学生来图书馆大多是完成作业、读书学习,而中年人更多的是借阅功能书,这反映出居民日常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图书馆作为能够有效提升当地居民文化素养的机构,其图书的来源主要为购买,也有捐赠。高校经常会向图书馆捐赠一些图书,社会各界的人士也会捐赠相关书籍。图书以幽默小故事、漫画、文学类、科普类居多。图书馆环境较好,图书数目持续增加。由此可见,平利县较为重视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2.在当地扶贫办:通过与扶贫办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从智力帮扶、教育帮扶、科技帮扶、人才帮扶、信息帮扶、民生帮扶等方面了解到高校与平利县开展的对口帮扶活动与进展情况。比如部分高校在人才帮扶上会采用跨市县大学区制联合办学模式,实现附属学校与平利县各学龄段学校对口帮扶全覆盖,同时在教育领域与平利县开展交流活动、平利县中小学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到相关高校进行学习等。
(四)与当地扶贫学校进行了解交流的调查结果
平利县扶贫学院是一家由西北大学与平利县共同建立的专门为贫困居民传授生活技能的学校。团队希望通过参观学院来了解平利县对农户的具体帮扶情况。通过与平利县扶贫学院工作人员的沟通,我们了解到平利县经常会在农闲时间在农户中抽取人员到扶贫学院进行特别的培训,培训内容为与生产技能相关的生产知识,譬如什么时间在什么位置耕种能获得最大的收获成果等。
同时,扶贫学院内还设有电商教学室、医疗救助室、家庭护理室等。工作人员具体带我们参观了农户们上课使用的教室和一些道具,包括一个能容纳100人的多媒体教室和六个实操技能培训教室。同时介绍了为保障社区学院运行,西北大学与平利县联合成立社区学院管理班子,建立扶贫培训专家库,先后投入经费近40万元,用于社区学院软硬件建设和扶贫培训项目开展。团队成员也切实感觉到了平利县政府对人民扶贫工作的尽责与完备,同时成员们了解到由于贫困人民的思想意识并没有转变,前来主动学习技能的人还是较少,所以我认为,在后续的扶贫过程中,平利县扶贫学院可以通过适当加大宣传力度和推广程度,促进贫困地区居民思想的转变。
(五)当地特色产业的调查结果
平利县拥有生态茶园15万亩,绞股蓝3.8万亩,是全国绞股蓝生产第一县和西北名茶大县。因此,团队成员来到平利县长安镇调查当地的特色茶产业。在长安镇中,随处可见整齐的绿色茶厂,辛勤的茶农在茶园工作繁忙。在参观完茶园后,成员与一家茶叶公司的老板进行深入交流,从中了解到当地主打女娲茶,有绞股蓝等多种品种。当地茶文化发展较好,大小企业200余家,龙头企业20家左右,并且产业加工、销售一体化,体系完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当地茶业状况。团队成员还来到附近的一些茶店。我们了解到,茶业持续发展,政府在税务政策上给予了优惠,但茶叶生意还是面临着一些问题。过多的茶馆聚集于此,加大了竞争压力,为了缓解这种压力,茶店会在销售茶业的同时,向客户推荐其他当地的特产,也开始通过线上的方式,如建立淘宝运营店等来改善经济状况。不过,由于食品验证的限制,淘宝开店收益不明显,这个问题还有待解决。
由此来看,我认为当地茶园的发展为一部分农民提供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平利县的经济发展,并且为平利县打造自己的特色产业打下了基础,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辅助作用,但在帮助特色产业“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及提升产业知名度方面还有欠缺。
二、针对平利县现状的应对政策与建议
(一)针对教育扶贫现状
团队在深入村镇的小学,了解到当地的教育发展状况、教师的教育方法和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后,为帮助平利县更好地实施教育扶贫,我认为政府应围绕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两个方面,突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重要性,优化劳动力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同时给当地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从而帮助平利县实现教育扶贫。
(二)针对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就平利县当地现状而言,发展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根据全县各村的资源条件及市场需求,和对重点调查的茶饮、养殖等扶贫产业的了解,我认为应加大宣传力度,同时按照产业“长中短”协同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帮扶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发展促增收、技能培训促增收、壮大集体经济促增收。
此外,通过向当地居民发放调查问卷,深入走访调查后,我认为平利县还应向当地百姓普及扶贫、脱贫相关知識,加大宣传力度,让居民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地参与到脱贫攻坚任务中来,为推进多维扶贫、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分力量。
此次“三下乡”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了我们的实践能力,比如当实际情况与方案有所出入时,如何灵活应对;考虑问题时要首先从实际出发,充分融合各种意见,并在适当时候寻求帮助等,同时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这些对我们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精准扶贫始于心,脱贫攻坚践于行。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查研究,我们了解了扶贫的相关政策,更看到了平利县发展的可能性,希望在未来的建设过程中,平利县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综合教育、医疗、产业等方面的帮扶,努力做脱贫攻坚的主力军,在未来取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玲佳.我国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及路径探析[J].社会科学前沿,2019,8(9):1628-1634.
[2]刘德磊,武晓静.问卷调查法的创新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20):96-98.
编辑 原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