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敏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以协同创新模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必然要求。当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存在育人理念认知各异,共识不足;育人主体各自为政,融合不足;育人要素相对封闭,联动不足等协同难题。构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协同创新模式,需要设立相互贯通的目标体系、建立课内外联动机制、整合区域传统文化资源、形成产教协同培养模式等,以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传播与创新能力。
[关 键 词] 协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7-0001-0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1]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办发〔2017〕5号)(以下简称《意见》),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2]高校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主阵地,肩负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协同创新视角分析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构建路径。
一、协同创新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在逻辑
(一)协同创新之于教育的协同创新
“协同”这一概念由联邦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 Hermann Haken)教授提出。协同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或集体行为,结果是产生宏观尺度上的结构和功能。[3]麻省理工学院彼得·葛洛将此运用到经济管理领域,提出“协同创新”,认为企业应突破传统的封闭式环境或仅依靠技术创新,而是在开放的环境中,对各种驱动创新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和互动,以实现价值增值。[4]协同创新内蕴的开放性、系统性、交互性、非线性特征拓展了人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渐成为社会学、教育学、传播学等人文学科研究的新范式。
“协同创新”要求在开放的复杂系统中,各要素深度整合与有机融合,为共同的目标协调运作。教育是多元主体、多个环节、多类要素的复杂系统。教育协同创新是指围绕教育目标,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与教育力量,通过多主体、多因素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以实现集约化的协同教育效果。[5]通过协同创新激发教育系统的内生性能量与自组织特性,以实现教育效能的最大增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蕴的开放性、系统性特征及创新发展需求契合了协同创新的内在机理与实践逻辑。
(二)协同创新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放性与系统性的基本特征
协同创新是在开放性和系统性环境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从系统的外部关系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其他教育存在交叉互鉴性。优秀傳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紧密交合。在育人目标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旨在培育大学生道德修养与理想人格。[6]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内在契合性。在文化内涵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人文精神是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重要范畴,其包涵工程技艺理论、“中和”理论等为自然科学与管理科学发展提供了思想渊源与思维范式。在文化特征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系统性、辩证性思维;注重陶冶儒化、以文化人的教化方式,这些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
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部系统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多因素耦合性特征。多因素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由育人主体、育人内容、育人载体与平台、评价与保障机制等元素共同构成。在育人主体上,制定政策与规划的校党委决策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的校团委及二级学院、开展育人评价考核的教务管理部门、提供智力支撑的学科资源与教师队伍、学习与传播文化的大学生群体等共同构成高校传统文化育人的主体。在育人载体上,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体系、教学课程、校园文化活动、校外实践基地等共同构成育人载体与平台。在育人内容上,器物文化、民族风俗、社会制度是文化的表层,心理基础、价值观念等是文化的深层,他们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符号体系。可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多要素、跨学科的开放而复杂的动态发展系统,需要突破传统的链式模式,以多角色、开放性实现互动协同。
(三)协同创新适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的内在要求
协同创新是以协同的方式实现创新的目标。传统文化植根于社会生产发展、社会制度、行为方式中,不可避免地打下了时代的烙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承百代之流,而汇乎当今之变”,既符合现实文化发展的历史纵坐标,也符合人的精神生活的现实横坐标。[7]但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契合时代精神的价值品格,并非自然进入人们的大脑。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从“潜在状态”走向“现实状态”,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嵌入生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并借鉴与创新“文化形式”。
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6]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要从“文本学习”“文化消费”转向“文化传播”与“文化生产”,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从“理论形态”走向“世俗形态”的路径,让沉寂在经典古籍中的优秀文化“活”起来。因此,将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高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设计、评价机制的首要考量和各要素整合与互动的支配参数。
二、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
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孤立”、分散、封闭等诸多问题,在育人理念、育人主体、育人要素、育人保障机制等存在隔阂与壁垒,未能形成育人合力与协同效应。总体来说,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不显著。
(一)育人理念认知各异、共识不足
达成理念与目标的共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协同创新的前提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部分高校在贯彻落实中,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长效性认知不足,缺乏系统规划。由于历史、政治原因造成的文化断裂,传统文化教育长期以来并未进入主流视野,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总体力量还比较薄弱,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与外延认知模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的关系等问题尚未理顺。传统文化教育常被固化为课堂古籍文本阅读与训诂,简化为应景的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窄化为部分人文类学科的人才培养要求。
(二)育人主体各自为政、融合不足
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是育人主体的协同。各主体围绕共同目标参与传统文化教育过程,形成有機整体。在具体实践中,育人主体往往各自为政,融合不足。一是育人的决策主体、保障主体、评价主体与教学主体的联动不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政策制定、具体实施、评估考核、保障机制上未能形成闭环,造成政策制定难落实、实施过程缺指导、育人成效难评估等诸多问题。二是学科资源与教师队伍的融合不足。传统文化的师资力量零散地分布在文学、历史、音乐等人文与艺术学科中。各育人主体跨学科、跨职能的沟通与融合不足,难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性、创新性发展。
(三)育人要素相对封闭、联动不足
协同创新不仅包括共同目标的一致、多元主体的一致,也包括教育要素的整合和互动。传统文化育人的协同创新包括了课程、平台、方法、机制等要素的协同一体。在具体实践中,各育人要素相对封闭,联动不足。一是教材体系与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规划,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课程总体占比较低。二是在育人方法与载体亟须拓展。传统文化教育过分依赖课堂知识传授模式,且以理论阐释、文本解读与训诂为主,凸显审美意趣、实践体验的隐形教育不足。课外文化育人重活动展示,轻价值引导,重形式效仿,轻文化创新。高校主动整合地域传统文化资源、开创新媒体传播载体的意识与能力有待提升。三是评价与激励保障机制尚未确立。传统文化育人成效具有非量化等特征,难以纳入量化绩效主导的评价与激励机制。传统文化教育大多停留个别师生的学术研究或业余兴趣。高校亟须建立科学评价体系与激励保障机制,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性开展。
三、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
破解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在育人理念、主体、要素间的壁垒,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协同创新模式是一种可行的选择。高校通过规划目标体系、联动课内外教学、整合校内外文化资源、构建产教协同培养模式,促进各主体、各要素的整合与互动,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增值与效能最大化。
(一)契合学校发展特色,构建相互贯通的传统文化教育目标体系
协同创新首先是对协同创新的目标达成共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方向,规定协同创新的基本内容,影响协同模式和方法的选择。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是多层次的。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标。在这个根本目标下,各高校契合学校发展优势和特色,建立相互贯通的传统文化教育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分目标是对总目标的具体化,这要求传统文化育人的实施主体、评价主体、保障主体等根据其角色制定有机衔接的分目标。如,分目标包括传统文化人才引进规划、课程大纲、校园文化规划等,存在内在的统一性与相互促进。目标体系包括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他们之间相互贯通。如,短期目标可以是培育传统文化教育项目,形成苗圃;中期目标可以是引进与整合各方资源,着力传统文化教育的体系化建设;长期目标可以是形成具有可复制与推广的教育方法与模式。传统文化教育目标体系明确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建设规划。
(二)建立课内外联动机制,形成师生共同研讨与实践的学习模式
在传统文化育人的协同创新中,教师和学生的协同是关键。高校要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内外联动机制,师生共同研讨与实践。课内外联动培养是课堂育人与课外育人理念契合、内容相连、方式互补的育人模式,教师不仅参与课内理论教学,也要参与课外实践培养,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主体。
在联动内容上,师生可围绕某一文化主题,将经典名著的理论性文化、书画作品中的象征性文化、博物馆中的器物文化、社会生活中的民俗特征结合起来,挖掘背后共同的精神内核。在联动载体上,可以各类传统文化研习项目、传统文化工作坊等为牵引、师生共同开展经典阅读、文化情景构建、文化技艺体验、文化产品创作,将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实践创新结合起来。在联动方式上,可开展线上线下联动、教学与生活区联动,发挥网络平台的传播迅速、强互动性,图像生动化特征与学生生活区的生活情境性、实践性等优势,鼓励大学生自觉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网络空间、生活空间。
(三)整合区域传统文化资源,构筑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生态
在现有高校优秀传统教育资源与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势下,高校要结合地情、校情,积极挖掘地域传统文化资源。地域传统文化资源是人们在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过程中创造、发掘出来的文化的世俗形态。地域传统文化资源基本以古文物、古建筑等器物方式与民俗方式呈现。相比高校以典藏图书等理论形态的传统文化资源不同,地域中“物化”文化与民俗生活具有很强的情境性。
高校要加强与博物馆、非遗机构等文化事业单位、社会文化团体开展多层次、宽领域、长效性的合作,共同建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教师要鼓励大学生担当各类文化博物馆、文化遗址、纪念馆的志愿者,在条件允许时,可将课堂教学搬到传统文化馆所进行,或组成团队参与到非遗项目的制作过程,进行现场教学实习。高校发挥学科优势,驻地开展民俗文化研究。高校可聘请非遗传承人、民间工艺人才进驻学校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师,引进高水准的民间艺术团体定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四)深化产教协同培养模式,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
产教协同培养是指高校发挥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和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约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产教协同有利于打破学术研究与文化实践的壁垒,体现协同创新的较高层次,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模式。通过产教协同培养,不仅将大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转化为文化产品,同时也可以提升市场文化产品的艺术性、原创性,赋予其经济效益以外更大的社会效益与价值。
文化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养,包括传统文化素养、艺术审美素养、技术能力素养、文化生产素养。这决定了单一的学科或教育方法很难实现文化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整合人文艺术、经济管理、信息科学等学科力量共同参与,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介质、呈现形态与“互联网+”、大数据结合起来。高校加强传统文化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通过校企联动、政校联合、文化创意全产业链运行等方式,开发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活日常的手機终端App;创造传统文化虚拟体验空间等。
(五)建立有利于教育协同创新的政策保障机制
政策保障机制是保障传统文化教育正常运行,指导教育评价与激励,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要素的政策要求。政策保障机制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宏观上,各级政府制定传承发展地域传统文化的实施办法,激励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重视建立健全支持文化创新的产权保护机制,推动各项成果的转换与应用。中观上,高校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化程度,确定各教育主体的基本责任与协同方式。微观上,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各二级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的培养,鼓励支持学院建立传统文化工作室。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中办发〔2017〕5号).
[3][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M].凌复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4]吴长锦.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
[5]王学俭·李晓莉.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J].甘肃社会科学,2014(3).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教社科〔2014〕3号),2014.
[7]王新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建设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2).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