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国芬
摘要:以小学高段对话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引导学生有效捕捉语篇信息,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出:分析教材的信息内容和基本结构,利用Lets try部分的录音材料,通过信息预测、示范信息支架的搭设,从而助力学生语言输出;通过问题引领、小组合作整理信息支架,让学生感知信息、捕捉信息,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输出;通过思维拓展、新建支架,从而引导学生创编对话、综合运用语言、实现交际。
关键词: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信息支架;语言输出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20)31-0046-05
PEP小学高段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包含两个对话教学板块。纵观教材,不难发现,高段的对话教学中语篇的篇幅增加了,语言难度也提升了。同时,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知识储备的增加,高段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对话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跟读模仿、角色扮演、挖空练习,已经难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提升“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是小学英语课程的基本目标、核心目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二级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能积极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主动练习和实践;对熟悉的个人或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等。对话教学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使用语言表达思想并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教师在设计对话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输出,进而促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基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仔细研究了小学高段对话语篇,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在分析和掌握对话语篇信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整理、建构和输出信息,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笔者将结合PEP教材小学高段英语对话教材,谈一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捕捉语篇信息,促进他们有效地进行语言输出。
一、分析教材,示范支架
语篇是教学的基础,严格意义上任何教学内容都是语篇。我们要把握语篇的结构、内容、语境、语用目的等,基于此进行教学。因而,笔者在对话教学中,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分析。因为对话教学重在对语言信息进行输入、建构和输出,所以笔者重点从语篇的内容、语言结构、文本结构等对文本进行分析,并阐明笔者是如何利用Lets try部分给学生示范语言支架的。
示范环节中,笔者在分析对话文本教材的基础上,利用Lets try部分进行信息捕捉、支架构建及示范运用,这个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流程:预测信息、构建支架、交流信息。
(一)利用Lets try,进行预测
小学高段对话板块的前面都有一个Lets try部分。本部分的Lets try主要预先呈现了文本的主人公“Mike和Xiao Yu”。语篇谈论的是Mike的叔叔的情况,而此部分谈论的是Xiao Yu的叔叔的情况。笔者围绕Xiao Yu的叔叔以“What does he do? Where does he work? How does he go to work”句型让学生展开信息预测,然后让学生听音进行验证。
这样做可以激活学生的语言思维。同时,这部分的语言信息与下面的对话文本信息基本结构相似,可以在语言上起到铺垫作用。
(二)利用思维导图,构建信息支架
在学生预测并通过听音验证语言信息的准确性的基础上,笔者利用思维导图,给学生示范建构了一张Xiao Yu叔叔的信息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给学生建构一个完整的网状信息流程图,可以帮助学生展开知识的梳理,进而进行关键信息的建构。
(三)利用示范支架,进行师生交流
在支架搭设的示范阶段,笔者在建构示范信息支架后,与学生进行了信息的交流。
这样做,笔者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对语言信息进行输出。
示范环节中,笔者同样在分析对话语篇的基础上利用Lets try部分设计了三个流程:预测信息、构建支架、交流信息。
首先利用Lets try部分內容,呈现主人公Sarah, Mike和Wu Yifan。随后,笔者引导学生围绕Sarah的假期进行预测:Where did she go?How did she go?What did she do?最后让学生听本部分的录音并进行信息的验证。
接着,笔者利用思维导图,给学生示范建构了一张Sarah的旅游信息的思维导图。
在此基础上,笔者利用思维导图与学生展开交流,利用支架不断激发学生的语言输出。
二、阅读教材,整理支架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意思就是要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存在于学生内心的知识激发出来,并引导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并最终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课标也提出: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而,笔者在分析教材并对学生进行支架示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感知语篇信息、整理信息支架并在支架的帮助下进行学习体验。
(一)问题引领,初步感知
针对第一部分两个对话语篇,笔者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明晰了文本的框架结构,并针对两个语篇精心设计了问题,引领学生初步感知了两篇对话的信息:
巴尔扎克说过:“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提问能引起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为了解疑学生可以从语篇中搜索或者提炼信息。
(二)小組互助,整理支架
小组合作可以让小组成员互相沟通,互相合作,共同负责语篇材料的信息整理。因而,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信息的基础上,笔者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整理语篇的信息支架。
笔者给各小组学生提供了整理语篇信息的作业纸,要求小组合作完成信息支架图的架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完成对对话文本的信息建构。
(三)同伴交流,学习体验
单纯而机械地跟读或复述,这样的做法一方面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对话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语言交际。小学高段学生的语言思维逐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思维信息导图的构建可以为高段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对话情景提供一个支架,有利于学生有效输出语言。因而,在对文本信息进行整理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利用建构好的思维信息导图进行对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本的语言内容和语言信息。
总之,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整理支架部分时,笔者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合作学习、交流信息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出,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学习能力。单纯地教给学生语言知识,而忽略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就会很快地遗忘自己获得的知识、掌握的技能。教师应当让学生主动掌握学习的策略、做学习的主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三、拓展教材,运用支架
课标指出:强调学习过程,重视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纵观标准,教师可以发现各级目标在设定时都是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来描述的。因而,笔者拓展教学设计时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的基本原则,让学生在示范和体验的基础上对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运用。笔者具体主要从以下三步实施:
(一)围绕话题,展开想象
PEP小学英语高段对话语篇都有一个明确的话题。上述笔者提及的两个文本,第一个文本的主题是“职业”,第二个文本的主题是“假日活动”。围绕这两个主题,笔者要求学生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谈论与文本相关联的内容。针对第一个主题,学生谈论到了人物的爱好、人物的特征等内容。不同爱好的人会选择不同的职业,不同特征的人适合从事不同的职业,这些都是符合逻辑性的交际。针对第二个主题,学生谈及了服装、食物等内容。在假日出行需要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等,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笔者这样做的目的是告诉学生:我们谈论一个话题的时候,不要局限于文本中的框架,打开思路,可以让我们的语言输出更加丰富。
(二)记录信息,构建支架
在学生语言思路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谈论更多的话题,然后将信息进行整理记录,构建新的对话支架。
针对文本一,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拓展任务:请同桌两人讨论自己家人或朋友的情况,并完成以下信息图的构建:
学生通过与同桌开展合作,基本能够完成有关人物的职业、地点、交通方式甚至拓展到对人物的爱好、最喜欢的食物等一系列信息的记录和整理。
针对文本二,笔者也设计了拓展任务:请同桌两人讨论寒假、暑假、周末或者春节时活动的情况,并加以记录,以完成对话支架的建构。同样,学生通过合作,根据已经习得的方法,完成了节假日活动的信息记录和整理。
此阶段,随着学生的逐渐熟练,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逐渐构建图式。学生很好地完成了信息整理这一学习方法的内化和迁移。
(三)创编对话,综合运用
小学阶段英语课程要求学生发展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语言知识的学习,需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信息进行理解、内化和运用。小学英语的学习活动就是一个引导学生在接触语言之后进行理解、模仿、训练,从而运用的过程。因而,笔者在学生互助构建完语言信息图式之后,鼓励学生运用整理的信息进行对话的创编。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了丰富的语言输出:
学生的认知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学习模仿的基础上不断体验运用和巩固强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逐步形成了语言的运用能力。
四、结语
总之,对话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笔者在小学高段对话教学过程中,以信息整理形成信息支架为依托,在示范、引领的基础上,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输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援
[2]陈琳,王蔷,程晓堂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援
[3]鲁子问援小学英语教学设计(2019年第5次版)[M]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援
[4]吉桂凤援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M]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