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摘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研究

2020-03-28 13:37蒋骁男李世洋肖建和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2期
关键词:摘除术角型晶状体

蒋骁男 李世洋 肖建和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眼科 河南洛阳471000)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因眼球前房角关闭、眼内房水流出受阻致使眼压上升所致,多数患者的病情呈慢性进展性发展[1~2]。发病后患者通常无明显眼部不适或仅出现短暂性视物模糊,但如不接受治疗会逐渐损害视力。白内障是由各种原因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变性、混浊的晶状体会阻挠光线向视网膜透射,使患者出现视物模糊[3]。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一定的致盲风险。为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案,本研究对100 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探讨晶状体摘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3年1月 ~2018年 12月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00例纳入研究小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50 例。实验组女27 例,男23 例;年龄51~75 岁,平均(60.55±6.82)岁;眼压 26~60 mm Hg,平均(33.18±2.68)mm Hg。参照组女 28 例,男 22例;年龄 49~73 岁,平均(61.18±6.75)岁;眼压27~58 mm Hg,平均(32.52±2.87)mm Hg。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符合手术指征;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眼部疾病者;既往有眼部手术史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性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实验组 予以晶状体摘除术治疗。术前冲洗结膜囊,给予甘露醇降低眼压,使用利多卡因滴眼液进行眼球表面麻醉。开睑器撑开眼睑后,于巩膜上取两个大小为0.5 cm 小切口,将一弯曲度为30°的弯针头从一个切口进入,探查到晶状体之后,再将切割头从另一个切口置入,探至晶状体赤道位置。弯针头的吸引力设置为20~26.7 kPa,切割头切速为400 次/s,按照“掘煤法”对晶状体核进行切割处理,吸出切下的晶状体核组织,并切除晶状体囊膜内的皮质,对巩膜进行适度压迫后,切除晶状体囊膜。摘除术后行白内障手术。

1.3.2 参照组 予以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术前冲洗结膜囊,给予甘露醇降低眼压,使用利多卡因滴眼液进行眼球表面麻醉。开睑器撑开眼睑后,镊子夹住眼球12 点位的虹膜,对眼球周边较小的虹膜进行切除处理,取少量粘弹剂从切口注入使其到达向后房内。并分离瞳孔区虹膜,通过显微囊膜剪剪开位于眼球12 点位的瞳大肌与括约肌,再剪开位于瞳孔缘6 点位的瞳孔括约肌。切开术后行白内障手术。

1.4 观察指标 测定并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 个月的视力、眼压以及前房深度;统计并对比两组角膜水肿、前房积血、一过性眼压过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 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结果分别采用t 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前及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视力、前房深度水平较术前升高,眼压较术前降低,且实验组升高或降低幅度均大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前及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术前及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水平比较(±s)

注:a 表示与术前比较,P<0.05;b 表示与参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视力 眼压(mm Hg) 前房深度(mm)实验组参照组50 50术前术后术前术后0.18±0.04 0.92±0.18ab 0.17±0.05 0.48±0.15a 33.18±2.68 14.26±1.77ab 32.52±2.87 19.56±1.98a 2.36±0.25 4.36±0.32ab 2.32±0.22 2.97±0.28a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0.00%,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我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50 岁以上患者居多[4]。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晶状体逐渐膨胀、变厚,虹膜晶状体的体膈前移,促使前房变浅、眼压上升,最终导致患者视力下降[5]。对于同时患有青光眼与白内障的患者而言,其临床治疗较单患青光眼或单患白内障患者更具难度。临床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多采取手术治疗,以往主要根据患者的眼角关闭程度选择手术方案,如患者眼角关闭超过50%,可予以小梁切除术治疗;如患者的眼角关闭程度低于50%,可通过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6~7]。随着眼科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我科近几年多采用晶状体摘除术进行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在超声技术下,对晶状体进行分离、切除处理,使得虹膜受到晶状体挤压的压力逐渐变小并后退,虹膜周边组织的膨胀程度也会缓慢减弱,有助于缓解前房内压力、降低眼压,促使小梁功能恢复,提升视力[8]。该手术还能促使房水循环,预防粘连;术中因前房比较密闭,利用较大的灌注压力可将房角撑开,有助于降低眼压[9~10]。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 3 个月,实验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水平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与王敬娜[11]的研究成果相一致,也证实了晶状体摘除术的治疗效果及价值。此外,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说明晶状体摘除术在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方面也有一定帮助。通过此次研究总结出经验,术者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术;术前的散瞳操作不应过早,以免散瞳过度导致眼压持续上升,增加手术难度与风险;术中如发现患者的前房较浅,或出现不可逆粘连等情况,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行小梁切除处理,以提升手术疗效。综上所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给予晶状体摘除术,有助于患者术后视力的提升,并可降低眼压、增加前房深度,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摘除术角型晶状体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突然视物清晰 未必是好事
高龄患者白内障摘除术的安全性及手术疗效分析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两种手术方式对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黄斑区厚度变化的OCT观察
Google新专利把电子眼注入眼球近视眼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