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0-03-27 09:34郭玉苹
中外医疗 2020年1期
关键词:血栓性紫癜循证

郭玉苹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福建厦门 361003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不详, 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贫血和肾脏系统衰竭[1]。 根据患病方式可将其分为原发型和继发性,原发型包括急/慢性、反复发作型、先天型,无论原发型还是继发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均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给予治疗很大的难度[2]。 血浆置换治疗法是首选方法,在治疗后的护理方式也是治疗方案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循证护理旨在从患者的饮食、 心理和运动等不同方面进行全方面预后,力求在不影响治疗方案的前提下,以患者的喜好为主并且将治疗效果最优化。 该文方便选取该院2016 年11 月—2018 年11 月收治的80 例患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为研究样本,经过血浆置换治疗后,分别进行一般护理和循证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入住该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80 例为研究样本,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 男 25 例, 女 15 例, 年龄 27~56 岁, 平均(42.3±3.4)岁;对照组中,男 20 例,女 20 例,年龄 25~58岁,平均(41.6±2.5)岁。 症状:恶心、呕吐现象、体表发热。 综合检查后:有明显红细胞碎片,(3.5±1.5)个成熟巨核细胞,平均脉率 P 为(107±14)次/min,平均呼吸节律 R 为(17.5±4.3)次/min。 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模糊,皮肤轻度黄染。 经诊断已明确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所选患者均满足以下标准:①患者的性别、年龄均无比较性;②患者无其他家族病史;③精神状态良好,可以进行正常的交流;④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 研究前通过口头转述的形式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取得其同意后将研究方案递交至医疗伦理委员会,并获得审批后执行。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等观察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经一系列检查后均确认患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且均采取血浆置换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模式, 护理内容包括以下几点:①实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数值变化,总结各项体征的变化规律,评估护理风险及疾病的房展方向;②观察患者有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实验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方式,护理内容包括以下几点:①环境护理:在患者入住医院治疗初期带患者熟悉周围环境, 以便减轻陌生环境给病患带来的焦虑。 提高环境护理的标准,控制病房内的生物环境,定时检测空气质量,控制周围噪音分贝, 提高患者的睡眠是质量和住院过程中的舒适性。 ②心理干预:在经过一系列检查并确定病症后,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交流渠道,建立共同话题,以此为基础介绍疾病的想成原因及发展阶段。 强调治疗的重要性和治疗的预后效果。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病情,使其将紧张感降到最低。 ③饮食护理:在患者手术前叮嘱家属患者饮食上应保持低盐、 低脂和高蛋白的摄入。 强调合理饮食对健康恢复的重要性,指导患者以少量多餐的形式进餐, 减轻肠胃负担, 促进食物的消化。 在此基础上缩短探病时间,令患者保持一个静养的状态。 ④运动干预: 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定制运动计划,鼓励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和户外运动,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系统的蠕动,有效加快疾病恢复。 合理的运动行为能够有效发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⑤在术后给予患者健康宣讲, 降低患者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使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以便于术后恢复。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护理前后的SAS、SDS 评分和病情复发率。 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 其中,SAS、SDS 评分:SAS 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DS 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 睡眠质量的测量:采用刘贤臣等译制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3], PSQI包括7 个项目,每个项目按0~3 等级记分,累计各项目得分为PSQI 总分,总分范围0~21 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越差。 以PSQ I 总分>7 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差的标准。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

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前后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 SAS、SDS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 SAS、SD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SA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SD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40)实验组(n=40)t 值P 值43.96±6.61 44.81±7.15 0.552 0.583 42.71±7.64 38.54±9.01 2.233 0.028 47.20±8.08 47.93±7.41 0.434 0.665 46.91±6.96 41.93±7.26 3.051 0.003

2.2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病情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病率

实验组患者术后病情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 评分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者PSQI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 PSQI 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 PSQI 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 PSQI 评分比较[(±s),分]

PSQI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组别对照组(n=40)实验组(n=40)t 值P 值20.4±2.8 20.9±2.5 0.842 0.402 9.6±0.4 4.8±0.1 73.628 0.000

3 讨论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在临床当中并不常见,它隶属于血栓性微血管病。 患有该疾病的患者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发热、因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的出血、贫血和肾脏系统衰竭。 根据患者的病程长短将其分为原发型和继发型;原发型又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反复发作型和先天型目前临床上还未明确该病的发病病因, 但有报道发现该病的作用机理和溶血尿毒症综合征相似,故有学者认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和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极有可能是一种疾病, 在幼儿期表现为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成人期表现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仍有学者持反对意见, 有数据表明,30%以上的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患者有神经受累的现象,88%患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现象[4-6]。 由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和溶血尿毒症综合征症状相似,区分较难,也有人将其合称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溶血尿毒症综合征[7]。 在临床治疗中,该病的治疗方法多样, 其中最有效且最受推崇的方法为血浆置换疗法, 这种方法可从根本上减少促血小板聚集物的数量并且增加正常抗体聚集物的总量, 但是在采用该法治疗的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冷沉淀物[8]。

在治疗该病时, 护理方式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考虑指标之一,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不但注重病情的治疗,病患的心情好坏也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因素。 循证护理是在不影响治疗方案的前提下,尽量按照患者的喜好为患者个人定制的护理模式,该护理包括心理、饮食和治疗恢复等方面,其中,心理护理上对患者进行及时的疏导;饮食方面应保持高蛋白、高纤维、少油少盐的原则,避免患者的营养不均造成的消化道出血;治疗恢复即是为患者进行关于病情的宣讲和根据患者自身为其安排运动项目[9]。

该文选研究结果显示, 经过循证护理的患者心理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一般护理的患者, 并且病情反复率5.0%也低于对照组25.0%的复发率。与史桂林[10]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性较高,在其研究结果中显示,采取护理干预后相关患者从(血管通路保护、症状体征、日常生活能力、精神与心态、饮食与休息)等多方面评估后的评价效果均高于护理干预前,该文干预后,实验组患者PSQI 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后,病情复发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5%,低于对照组25%,这表明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对疾病的控制效果显著, 与此同时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患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的患者,经过治疗后,采用循证护理的治疗方案效果最佳,将患者心理因素对身体负面的影响降到最低, 提高了患者睡眠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血栓性紫癜循证
《循证护理》稿约
说说过敏性紫癜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妇产科血栓性静脉炎临床护理
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
ACE基因I/D多态性与动脉血栓性脑梗死的关联性研究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