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策
武汉儿童医院,湖北武汉 430014
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后28 d 内的新生儿发生黄疸的情况,其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但经过有效治疗后通常能让患儿病情迅速改善[1]。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较为复杂, 其中胆红素生成过多和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均可导致患儿发生黄疸[2]。 根据临床实践,新生儿黄疸未得到及时治疗时, 其病情不断发展可导致患儿发生胆红素脑病, 病情严重时可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该研究以该院2017 年6 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50 例黄疸患儿为对象, 对蓝关持续照射于间断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黄疸新生儿5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 例。 所有患儿家属均对该研究知情,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对照组患儿男 13 例、 女 12 例; 日龄 4~26 d, 平均(13.92±4.28)d;其中感染因素致病 11 例、母乳原因致病9 例、溶血因素致病5 例。试验组患儿男14 例、女11例;日龄 5~25 d,平均(14.17±4.33)d;其中感染因素致病12 例、母乳原因致病7 例、溶血因素致病6 例。 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所有患儿均在发病后及时入院接受治疗;所有患儿均有明显的皮肤及黏膜黄染表现;所有患儿家属均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
排除标准: 患儿中存在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情况;患儿中合并胆红素脑病的情况;患儿中病情较重而在入院后死亡的情况。
患儿入院后均实施常规治疗, 首先应使用酶诱导剂对患儿进行治疗,按照10~15 mg/kg 的标准使用苯巴比妥钠(国药准字H12020381)进行肌内注射治疗,治疗后 8~12 h 让患儿按照 5 mg/(kg·d) 的标准口服苯巴比妥钠(国药准字 H50020219),口服,2~3 次/d。 同时使用二联活菌颗粒(国药准字S20020037)对患儿进行治疗,按照 0.3 g/次,3 次/d 的标准进行用药。 使用白蛋白(国药准字S19983040)对患儿进行治疗,主要是在患儿病情严重时为其静脉输注白蛋白,减少游离胆红素,用药标准为1 g/㎏,1 次/d。 对于溶血所致的黄疸患儿,应使用人免疫球蛋白(国药准字S10970081)进行治疗,用药标准为1.5 mL/次,肌内注射,1 次/d。治疗过程中根据患儿的合计情况给予其补液治疗, 防止患儿发生脱水的情况,并对患儿的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进行纠正。对于感染性疾病患儿,应对其进行病原体检验,根据检验结果为其选择相应的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治疗。 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将患儿放入蓝光照射箱内,对患儿的会阴部、肛门和眼睛等进行遮盖处理,然后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持续照射12~18 h 后休息 8~12 h,连续治疗 3~5 d。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间断蓝光照射治疗, 治疗过程中每次照射持续时间为3~6 h,每次照射后休息2~4 h,然后再次进行照射,持续治疗3~5 d 后结束。
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对两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并测定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 疗效判定标准为: 患儿治疗后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且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 治疗后胆红素水平有所下降且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 治疗后胆红素及临床症状均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
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 高于对照组76.00%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42),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试验组患儿12.0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7,P=0.047),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两组治疗前后的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胆红素水平均显著改善,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胆红素水平比较[(±s),μmol/L]
表3 两组胆红素水平比较[(±s),μmol/L]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t 值 P 值试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271.95±45.28 269.43±48.09 0.121 0.905 134.29±24.17 141.27±21.39 0.684 0.503 8.481 7.700 0.000 0.00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科常见的疾病, 其发病率较高且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 由于新生儿黄疸可导致患儿发生胆红素脑病,增加患儿的死亡风险,因在患儿发病后应及时给予其有效的治疗措施, 以此保障其生命安全[3]。 目前临床上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以药物治疗和蓝光照射治疗为主, 其中主要是根据患儿的病情及表现出的临床症状给予其对症支持治疗, 然后结合蓝光照射治疗让患儿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4]。 其中蓝光照射主要是使用波长在425~475 mm 的蓝光对患儿进行照射,以此起到治病的作用。 根据临床研究,波长为420~460 mm 的光线能对胆红素代谢起到较大的促进,其能有效促使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的异构体,这样就能让胆红素更快经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 让患儿因胆红素水平上升而引起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6]。 蓝光照射治疗有持续照射和间断照射两种方式, 临床实践表明两种方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下降, 但相关研究表明两种方式的应用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并且治疗过程中对患儿身体造成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合理的方式完成对患儿的治疗[5]。
该研究对间断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 试验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与王玉[6]研究中11.9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致相符。 试验组患儿治疗后胆红素水平从(271.95±45.28)μmol/L 降至(134.29±24.17)μmol/L,与魏永纬[7]研究中C 组从(281.3±30.29)μmol/L 降至(139.1±17.42)μmol/L大致相符。该研究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与何婷婷[8]研究中93.85%大致相符。说明该研究的实验数据具有较高的合理性, 并且间断蓝光照射在治疗新生儿黄疸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 间断和持续蓝光照射均能让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得到控制, 但间断蓝光照射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对患儿造成的损害更少,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