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结合睡眠指导对失眠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3-25 00:55买晓霞
甘肃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负性情绪心理

买晓霞

(定西市人民医院功能科,甘肃 定西 743000)

失眠为一种睡眠障碍类型,以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醒后难再入睡为常见表现。失眠长期存在极易诱发神经衰弱,且会极大地损害患者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进而使其生活质量大幅度降低。目前,临床多应用催眠药治疗失眠,但睡眠的改善效果并不理想,且长期应用具有依赖性及一定副作用[1]。近年来,有研究认为[2],通过有效矫正失眠患者不良心理及认知,有助于改善睡眠。为此,本研究对失眠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并辅助开展睡眠指导,发现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研究对象为定西市人民医院2019 年2 月至10月收治的106 例失眠患者,疾病诊断参照《中国精神病分类及诊断标准》相关标准[3]。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有关失眠的诊断标准;(2)沟通、理解能力无障碍;(3)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器质性躯体疾病所致失眠;(2)遵医行为差;(3)合并精神分类症、抑郁症等其他精神疾病;(4)中途失访。将纳入患者随机划分成A 组、B 组,各53 例。A 组男29 例,女24 例;年29~72 岁,平均(50.73±6.11)岁;病程3个月~7 年,平均(4.16±1.59)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3 例,高中或中专26 例,大专及以上14 例。B 组男31 例,女22 例;年龄29~71 岁,平均(49.75±6.03)岁;病程4 个月~7 年,平均(4.08±1.47)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 例,高中或中专25 例,大专及以上16 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 组施以常规护理,包括向患者口头讲解失眠病理机制、治疗方法、日常注意事项等,以使其对疾病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住院期间加强对病房温湿度的控制,尽可能减少噪音,为患者创设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在进行药物治疗时,除向患者说明用法用量外,还告知其药理机制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B 组在A 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结合睡眠指导,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因受疾病影响,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沮丧等负性情绪,从而会加重睡眠障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情绪变化保持密切关注,及时通过沟通了解其真实的想法。如察觉到患者存在明显负性情绪,则多给予关怀、鼓励,并在了解其成因的基础上对负性情绪实施针对性的疏导。与患者家属、亲朋形成合力,共同给患者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另外,还可邀请失眠康复者现身说教,为患者加油打气,以增强患者抗病信心。对于病情严重、经济条件差的患者,则尽力帮助其解决困境。(2)健康教育:结合患者文化程度等个体情况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阐述清楚睡眠的生理过程,并纠正其对失眠的认知误区。(3)指导患者通过控制睡眠行为及开展放松训练来提高睡眠质量。①鼓励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起居有常,日间适当开展运动锻炼,如打太极、散步等,以此来缩减日间睡眠时间,延长夜间睡眠时间。②晚饭忌过饱,不饮用含较多咖啡因的饮品。临睡前可用温水泡脚,以促进入睡。③创设一个舒适且利于睡眠的卧室环境,睡前2h 内避免做高度紧张的脑力活动及过激的体力活动。④指导患者掌握放松训练方法,如腹式呼吸等,以使身心处于放松状态。

1.3 观察指标

(1)于护理前、护理2 个月后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两组睡眠状况进行评价[3]。PSQI由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7 个因子组成,每个因子均按0~3 分评分,共计21 分。分值愈高,患者睡眠状况愈差。(2)于护理前、护理2 个月后应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 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4]。SF-36 总分共100 分,分值愈高,患者生活质量愈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PSQI 评分

两组护理前PSQI 各因子评分及总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PSQI 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B 组均低于A 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PSQI 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PSQI 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PSQI 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PSQI 评分比较 (±s,分)

注:与护理前相比,aP<0.05。

2.2 比较SF-36 评分

两组护理前SF-36 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F-36 评分均升高(P<0.05),且B 组高于A 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SF-36 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SF-36 评分比较 (±s,分)

3 讨论

睡眠为一项正常的生理反应,对于人类生命活动的维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长期失眠会使人萎靡不振,神经系统受到损害,且心理亦会出现异常,从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受到显著影响。目前,通过服用催眠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症,但作用效果有限,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并容易引起头昏脑胀、思维涣散等毒副反应。因此,临床应寻求非药物方法控制失眠十分必要。

相关研究认为[5],失眠是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其发生和精神心理因素有较大关系。且失眠所引起的心理变化可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需针对失眠患者心理因素实施有效护理。本研究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失眠患者中,通过面对面沟通了解每例患者情绪状态,对于患者存在的负性情绪,在深入分析其症结所在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心理学方法进行疏导,则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而通过开展有效的健康宣教纠正患者对失眠的认识误区,并联合家属给其提供精神上的安抚及支持,则可激发患者内在的正性情绪来对抗负性情绪[6]。此外,本研究还对失眠患者进行睡眠指导,通过给予生活干预,使患者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有利于获得充足的睡眠;指导患者日间适当进行活动,临睡前用温水泡脚,可帮助患者更舒适的入睡;尽量创造一个舒适的卧室环境,尽量避免受到强光、噪音干扰,可促使患者更快入睡[7]。而教会患者放松训练方法,使其身心状况得到有效调节,减少不适感,从而有助于夜间更好地睡眠,患者睡眠质量亦会明显改善[8]。郜娜等研究表明[9],给予失眠患者睡眠指导和心理护理可有效调节患者生理、心理状况,并能使不良睡眠行为得到有效矫正,从而可显著改善或解除失眠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护理后PSQI 各因子评分及总分、SF-36 评分的改善情况均较A 组优。提示采取实施心理护理结合睡眠指导可有效缓解患者失眠状况,明显提升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结合睡眠指导应用于失眠患者中,可使患者失眠症状得到极大改善,使其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猜你喜欢
负性情绪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心理感受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