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航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试验组(康复治疗),观察康复效果。结果:试验组明显较优。结论:康复治疗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康复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1002-8714(2020)01-0115-01
近年来膝关节周围骨折的症状发生率不断提升,对患者的健康与正常运动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临床中多使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术后患者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休养,因此只有予以良好的康复治疗配合,才能够有效的恢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本文将探讨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的影响。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膝关节周围骨折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为52-69岁,平均年龄为(60.5±4.9)岁;试验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为53-69岁,平均年龄为(60.9±5.1)岁。患者之间的线性资料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
①均符合膝关节周围骨折术的指征;②完全获得家属的支持与同意。
1.3排除标准
①存在严重的治疗禁忌症;②患有意识障碍症状。
1.4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即对患者进行常规的锻炼治疗。
试验组采用康复治疗方式:(1)心理治疗。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并仔细向其讲解相应的治疗方式,以便能消除患者的思想负担与抑郁情节等不良心理,使其获得良好的放松。(2)运动疗法。①予以等长收缩锻炼。辅助患者进行踝关节背屈锻炼,使腿部肌肉绷紧约5s后放松,之后重复进行,每组共20次,每日进行3组,之后依据患者的实际承受力增加运动量。②予以关节松动锻炼。辅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由治疗师对膝关节内外挛缩的软组织进行牵拉与松动,之后逐渐用力对患者进行屈膝锻炼,直至出现疼痛感位置,维持20s后放松,重复进行2-3次,治疗师需要合理用力。③CPM机被动锻炼。从45°开始,依据患者的实际承受能力每日以5°-10°的角度增加,直至到120°时停止。每次被动锻炼约30min,每日2次,治疗过程中需要采取缓慢动作,直至患者感觉疼痛为止。(3)物理因子疗法。①予以神经肌肉电刺激。将强度调整为50-100Hz,使用0.1MS的低频脉冲对股四头肌进行电刺激,以便能够提升肌力与肌容积,每日2次,每次约30min。②干扰电疗法。将两组电极交叉放置于骨折位置,电流量以感觉阈为重,每日1次,每次30nun。(4)中药疗法。①中药熏洗疗法。主要成分包括干姜、白芷与续断各20g,桑寄生、秦艽、防风、宽筋藤、海桐皮、丹参、延胡、威灵仙、伸筋草、羌活、桂枝与川芎各30g。加2L的水煮沸15min,之后将药液倒入盆内,将患肢架于盆上,并覆盖上浴巾进行熏洗;待温度降低后将患肢放入药液中浸泡,并轻轻活动关节。每日1次,每次30min,连续熏洗1周。②局部推拿疗法。使患者采取仰卧伸膝体位,选取患者的梁丘、雪海、膝眼、阳陵泉穴位,于股四头肌及膝下两侧分别点按10min,以局部有温热感为主。反复渐进对患者进行屈膝伸膝锻炼,但需要采取轻柔动作,每日1次,连续推拿1周。
1.5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康复优良率,评价标准:优,膝关节完全恢复正常;良,膝关节在较大程度上恢复正常;中,膝关节基本恢复正常;差,膝关节未恢复正常。
1.6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膝关节康复优良率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康复优良率比较
试验组的膝关节康复优良率明显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膝关节周围骨折将会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造成严重的阻碍,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因此只有予以良好的治疗,才能够有效的缓解上述不良情况。伴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目前临床中多使用康复治疗模式,主要包括心理疗法、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与中药疗法等。通过心理疗法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运动疗法能够有效的恢复肌群力,提升患者的运动水平;通过物理因子疗法能够有效的促进骨骼愈合,改善血液循环,并缓解疼痛感;通过运动疗法能够有效的提升膝关节活动度。与常规的疗法相比具有更加良好的效果。患者的膝关节康复优良率显著提升93.33%,原因在于上述疗法能够有效的提升膝关节周围的肌群力,并且能够提升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促进血液循环,因而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膝关节康复优良率。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具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