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新生需要研究

2020-03-24 08:46余辉黄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

余辉 黄莉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思想掌握群众的实践活动,它是作用于人的工作。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人行动的终极动力。从新生的课堂作业“我们的故事”出发,梳理新生的需要现状,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期增强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需要;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3-0094-04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一新生处在中学到大学的重要衔接点上,在这段特殊时期,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离不开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充分理解大一新生的“需要”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的关键之钥,满足大一新生的合理需要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重要法门。本文从需要的內涵出发,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以贵州大学阳明学院S1班的课程作业“我们的故事”作为事实依据和切入点,分析新生的需要现状,为增强高校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

一、需要的内涵

中国自古就有对“需要”的讨论。在古人那里“需要”伴随先圣哲学家们对“道”“德”的讨论而产生。“需要”或作为“私利”或作为“人欲”存在,它是古代哲学或者伦理学研究的重点范畴。同时,“需要”也是西方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范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他认为,“需要、欲望、动机是人性的表现,并将人的需要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五大类需求。”[1]马斯洛从人本主义出发,“认为人仅仅是自然的存在物,且人的需要是自然形成的,是一种内在的规定性。他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过于强调人的自然属性。”[2]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指出:“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3]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在反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开始观察到人的行为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在之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自然辩证法》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需要做出了详细的叙述。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的需要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他们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即“他们的需要即为他们的本性”[4],需要是人行动的终极动力。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为了满足需要,必须去劳动,需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得以满足并发展的。现有需要的满足会产生新的、更高的需要,最终需要体现为人的潜力和智慧的发挥不受社会分工的限制,使人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最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需要分为不同类型,这些类型之间有着明确的层次性。他们使用过的需要的类型划分有很多,其中最有影响、被后人广泛使用的主要包括自然需要、社会需要、精神需要。与此相应的需要层次划分有三个:一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状态而产生吃、穿、住、行的需要即生存需要;二是在生存需要满足之后,人们在精神与情感上的需要,即享受需要;三是人们不断地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即发展需要。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指出了需要的重要作用,开创性地提出了需要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将人的需要放在了社会历史进程中考察,并在多篇著作中对需要如何发展、进化做出了深入的诠释,这些论述是我们对新生的需要进行深入认识和透彻分析的依据所在。

无论是古人对需要的认识,还是西方学者对需要的见解,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要对新生进行具有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需要观为理论依据分析新生的需要现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方针,有效解决新生的需要问题,以增强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大学新生的需要现状

大一新生处在重要的人生衔接点上。其生存需要是指新生如何协调自己的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和学习。享受需要则是人际上的和谐、情感上的归属与精神上的满足。发展需要指的是新生能够认识自我,自知自强,有远大的志向。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效地引导新生的思想活动必须牢牢从这三个层次把握新生的需要。以S1班的课程作业“我们的故事”作为事实依据和切入点,对新生的需要现状进行统计和分析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调查结果

大学一年级是大学最为关键的时期,这一期间形成的需要观是新生整个大学生活的基石以及未来社会生活的导向。把握新生的需要现状是我们进行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贵州大学阳明学院S1班共有新生157人。其中,男生67人,女生90人。贵州省内学生89人,其余来自北京、四川、

云南等省市,有8名学生来自国外。S1班为文理混合班,学生属于本科第一批次录取的学生。根据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将学生在“我们的故事”中所涉及的内容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三个层次。其中有48人谈到学习、生活上的现状及期望,占总人数的30.6%;有83人谈及人际关系以及精神情感的话题,占总人数的52.9%;有26人谈及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占总人数的16.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二)大学新生的需要现状分析

新生的需要是其思想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准则等方面的体现。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新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真正的需要。根据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对“我们的故事”进行分析,将大一新生的需要现状归结如下。

1自主意识强烈,但协调能力薄弱

在“我们的故事”中学生对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提及不多,学习上的自主、生活上的自立是对学生生存需要把握的切入点。中小学时代,学生的生活围绕着课堂、食堂与寝室三点一线。在大学,随着新生自主与自由的时间增多,很多学生无法自主协调学习与生活。因此,“我们的故事”中新生常用“迷茫”一词来描述大学新生活。这种迷茫来自于学生对自己大学基本生活的协调无力。从“我们的故事”中可以清晰看到48人中有23人觉得大学跟自己想象中的美好校园生活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让他们的心里产生了迷茫感,所占比例为47.9%。48人中有15人谈及当下的社团实践或社会实践,他们在其中得到了锻炼。但是还是有部分觉得这些实践带给自己的是辛苦、劳累、麻烦和浪费。也有学生意识到了大学生活的自由是有代价的,一定要在这种自由之中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部分学生认为现存的学院管理制度中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能够得到完善。总之,学生的自主意识很强,要求学校或者其他团体要尊重自己的自主选择权,同时,他们也面临着无法协调学习与生活的“新生迷茫”困境。

2情感世界丰富,但交往意识淡薄

享受需要是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第二个层次。在大学生活中享受需要对应的是学生的情感归属和精神寄托的需要。很多新生因为求学而离开熟悉的家乡,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在表1中看到相比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享受需要的提及或者关注率更高。在“我们的故事”中很多人都提及自己在中小学时代的家人和朋友,83人中有54人都提及了以往与家人或朋友的故事,占比高达65.1%。在表述中,学生十分想念亲人及朋友以及怀念过去与大家发生的故事。可见,在大学这个还未熟悉的环境中,他们精神上的归属是来自于从前的亲人朋友。同时,由于新生人际关系的不确定性,他们大多数感到孤单,对这种陌生的大学环境感到害怕。可以看到,新生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但也是敏感的。83人中有5人,占比6%,表示自己喜欢的动漫或者偶像得不到他人的认同。他们对新的人际关系建立充满着仓促感、不安感。因此,他们宁愿一个人独处。

3成才目标坚定,但具体规划模糊

在“我们的故事”中,明显看到有一部分学生希望学校给出更大的平台,给予自身锻炼的机会。学生对自己的发展需要态度是积极的,怀有一颗奋斗的心。但是由于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的转变,大一学生作为高校低年级学生不免有着无所适从的心态。刚刚脱离应试教育环境的新生,面临着“大而自由”的校园学习环境。在这样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里,他们不能准确定位自己擅长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在“我们的故事”中有12人觉得自己既然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就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发掘自身的潜能。还有的学生认为家乡文化的发展重任在自己的肩上,作为家乡的孩子,一定要学有所成,促进家乡的发展。两者所占比例为46.2%。有的学生在“我们的故事”中说道:“我一开学就不想参加社团,感觉很麻烦,想好好学习。可是真实情况是回到寝室就想睡觉,感觉浪费了光阴,对不起父母。”可以看出在大一期间,他们心怀正能量,但是动力不足,方向不明确。知道自己应该学习,应该报答父母,但是具体的规划缺失,因此陷入了学习目标不清的困境。

调查结果显示,新生是十分上进的,拥有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同时,也囿于自身对社会认知的欠缺,他们在人生规划上、社会认知上有着特别的“新生期迷茫”。

三、从需要层次看新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人的需要是人所产生一切行为动机的源泉。思想政治教育对新生的三个需要层次方面关注不够,使得新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了解、不理解、不信任,导致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一)教育内容上不能较好地适应新生的实际需要

从生存需要的层次来看,新生迈入大学校门的首要任务是适应大学生活。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人际关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顺利度过这一适应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引导学生思想进而调整人们行为的教育活动,其教育内容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作用于学生的生活实践。而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重理论性的阐发而轻学生的实际生活。一方面,轻视新生的适应性生活指导,将新生视为十分独立自主的个体,没有看到新生的特殊性需要。忽视对他们生活上的指导,学习上的指引;另一方面,学生遇到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矛盾的事情,找不到解决的途径。比如思想政治教育追求奉献,讲集体主义精神,然而校园生活中存在着评优评奖等活动带来的恶性竞争。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生生活中的缺位,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无用”的思想危机。甚至有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排斥感,极端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假、大、空”的洗脑工程,而不愿意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的丰富思想。

(二)教育过程中不能适宜地引导新生的情感需要

从享受需要层次看,新生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需要与他人建立舒适的人际关系圈。由于新生正处于“心灵断乳期”,情感上的归属与寄托是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前提。从研究结果来看,很多学生面临寻找归属感的困境。当前,教育过程中对新生的情感引导不强。首先,在教育过程中新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很多学生没有获得安全感的时候都会刻意隐藏自己,新生更是如此,他们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无法短时间内获得安全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对新生的情感的洞察更加困难。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的统一把握,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虽然意识到以情才能动人,但部分教师习惯于原有的教育模式,选择简单地向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灌输,这会大大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导向”功能。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师生互动互学的平台,师生共同建立情感的机会很少。由于这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情感引导上的缺位。无形之中,学生的情感心理需求难以满足,不免产生消极情绪, 使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疏离感,不愿意相信思想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活动。

(三)教育目标上不能准确地把握新生的特殊需要

从发展需要来看,新生需要不断地认识自己,得到引导自己发展的目标,也需要展现自己的舞台。当下,学生的自我意识还未觉醒。中学阶段的应试性学习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个体性思维难以发展,对自我的认识与察觉教育是缺失的。学生进入大学阶段,要面对很多外部变化带来的挑战,无暇顾及自身的认识与发展需求。这一现象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的导向性不具体所导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期待的是实现一种思想上的“统一”,这种统一是社会需要的统一,是国家需要的统一。当前,部分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会较多地考虑社会性的目标实现,而学生合理的发展目标则会受到忽视。在统一的目标规定之下缺失了对新生个体的特殊关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大纲中并没有具体针对新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定的理论性强但可操作性较弱,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理论是非常丰富的。但新生处在大学的围城之中,自我认识不足,社会参与不高。对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感受不深刻,一昧地给学生灌输要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的理论而缺乏相应的引导措施,难以调动学生完善自身道德,确立崇高道德追求的积极性。

四、从需要出发增强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创新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5]这要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满足新生的校园实际生活,也要高于他们的生活,指导其精神追求。

(一)新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加贴近新生的实际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新生的基本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就必须要贴近新生的实际生活。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当增加生活教育的内容。新生处于较陌生的学校和生活环境之中,会遇到很多措手不及的事情。由于新生的阅历及经验还不能够妥善地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也不善于控制情绪。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注重新生的心理引导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并行。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酌情增加生命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珍视生命,善待生命。阳明学院开设的心理情景剧等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又可以对新生进行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引导。当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掌握时事热点的平台增多,思想政治教育可将对大学生思想产生误导的时事作为学生思考与讨论的素材。着眼于生活中对大学生产生正面影响的事例,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上网下双线并行,向学生介绍先进,树立典型和榜样,向大学生传播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新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融进新生的情感生活

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在其散文《与元九书》中提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6],他认为能够感动人心的事物,首先就是感情。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真切的实效性,就离不开对新生的情感引导。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就有引导群众“吐苦水、挖苦根”的诉苦运动,调动了人民的革命积极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运用,其实质也是对教育对象进行情感引导。新时代,我们不能丢掉思想政治教育情理相融、寓情于理的教育优势。首先,要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是来自于学院的管理与引导的,阳明学院开展“早安,阳明”的晨读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律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开办青马论坛营造学生的互助合作氛围,这些活动都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搭建了平台。良好的学院氛围能够构建安全感,让新生敞开心扉,将自己的真实情感流露出来。其次,教育者要树立将情感带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这需要教育者注重自己的形象树立,同时也要用心、用情做教学,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素材,充分引用生活中的情感事例,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积极引导学生情感升华。最后,要多搭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平台。在活动中培养师生间的深厚情谊,举办轻松愉快的“茶话会”可以使师生共同交流生活、学习的心得;举办欢快活泼的“趣味运动会”可以使师生之间的情感迅速升温。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就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了解才能理解,理解才能信任,信任才会合作,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效进行。

(三)新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引领新生的个体发展

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要靠近个体的发展,必须从小事做起,让个体能感受到真切的获得感,才能调动新生的主动性。一方面,要促进新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一种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学会“收放自如”,要学会“收”住学生依赖的习惯,同时要学会搭建平台“放”出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独立、自律的行为。阳明学院的“阳明大讲堂”(详文可见贵州大学阳明学院网站),就是告诉学生何谓自立,国学诵读大赛、诚信演讲比赛、宪法知识大赛、最美笔记展等多种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思想文化体育活动能使学生得到锻炼,也能教育学生何谓自律,何为自由。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教育目标设置的合理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人的思想和精神向上的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引导必须注重让学生获得真切的发展感,让学生在目标的实现中获得满足感,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必须要结合学生发展的特色、学院的文化氛围来加以设置。可以看到,这样的价值目标设定是比较合理的。在实践的过程中,结合学生情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进行细化和调整,使个体能够通过参与,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学生的心坎上,让学生充分发挥独特的个性优势和闪光点,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效果。

综上,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最佳效果的前提是把握好受教育者的真实需要。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做适当的调整。注重在内容上贴近新生的生活需要、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新生情感的引导,在教育目标的设置上尽可能照顾到新生的特殊需要。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走进学生,更要引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做到学生心坎里,在学生心里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才能使学生真懂、真信、真做,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参考文献:

[1]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尚彦.马克思需要理论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8.

[6]陈铁民,陈才智.唐宋散文选评[M].长沙:岳麓书社,2006.

猜你喜欢
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新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究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