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娥芳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提高国家创新创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转化、加强校企合作及解决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目前,地方高校仍存在重“个性小众”而普及面不足、重创业而创新性不足、重理论而实践知识供给不足、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和效果。为此,应从推行“分层级培养、阶梯式提升、差异化发展”的教育模式;多管齐下,逐步形成系统化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养成机制;进一步加快“双创”实践教育供給师资队伍建设;多维度促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入交叉融合等方面来促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校扩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毕业即失业”“慢就业”“啃老”“海归”变“海待”等现象频出,这一点在地方高校毕业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除学生自身素质等原因外,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远小于大学毕业人数始终是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缓解就业压力,实现从职业的寻求者转变为职业创造者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成为了高校教育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而科学地分析目前地方高校自身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短板,并给出提升其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对策是发挥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协调育人作用,增强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对地方高校、学生自身乃至社会的长远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一、湖北工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湖北工程学院为本科省属地方高校,虽然自身地理位置、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方面的资源禀赋与其他高校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是该校创新创业教育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该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其成效大致情况如下表所示:
但应该看到,该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无论在整体水平、发展速度、教学模式、教育效果等方面仍与国内“211”“985”“双一流”等高层次大学以及国外发达国家大学存在一定差距,亟待快速发展。因此,在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科学地了解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代表的地方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科学的解决对策,不仅是提升地方高校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地方院校实现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必经之路。
二、湖北工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个性小众”而普及面不足
在实际教学实践环节中,往往会进入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接受对象往往容易局限于极小一部分“爱表现的学生”“爱折腾的学生”“看起来很另类的学生”等。无论是诸如“社会实践部”等各种形式的学生创业创新社团、各种创新创业暑期学校、“大学生营销挑战大赛”、“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等各种创业创新大赛及讲座等,最终往往都属于少数学生群体的舞台。这部分占全校极小比重的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素质等往往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而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其创新创业知识、技能、实践机会等各方面的共同诉求并未能得到有效、充分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导向[1],也不利于学生乃至学校自身整体的长远发展。
(二)重创业而创新性不足
目前,与其他许多普通高校一样,该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上仍以传统的宣讲、报告、理论培训为主,辅之以少量的实验课、上机课、创业发动会、创业技能培训班等。实际可操作性缺乏,导致给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感觉就是:“创业即卖东西,无非是以前在现实中直接倒买倒卖文具、被子、热水瓶、零食等日常用品或零食之类赚差价,而现在用微商、淘宝、唯品会、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在网上卖面膜、土特产等而已。”更有甚者,甚至认为“凡是能让自己赚到钱的事情都是创业,比如代取快递、代买饭,甚至是代替上课等业务”。这都折射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那就是由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多样化不足,学生即便是创业了,但由于形式过于单一和集中,创新性不足,极易被复制,最终导致学生创业的存活期普遍较短。因而创业的长期战略规划性、持续性动力不足,失败率非常高[2]。比如,打开微信,创业学生的朋友圈里大多是卖东西的,差别无非就是张三卖茶叶、李四卖土特产、王五卖面膜等售卖对象的不同。但是往往不出几个月,大都以失败告终,实际经营真正撑过一两年的微乎其微,能够做大做强的更是少数。这样一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业,而且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目的无法达到,也是对国家或地方政府部门、高校、相关支持的企业,以及社会等所提供的优质创业激励和支撑资源的一种浪费。
(三)重理论而实践知识供给相对不足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湖北工程学院一直以来都是以教学为主的高校,近十年以来才开始日益重视科研和师生的各种实践。一线教师教学任务大多较国内“985”“211”“双一流”的高校要繁重得多,而现有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绝大多数由本校各专业原有的一线教职工构成,他们大多更擅长于传统意义上的理论知识传授。加上由于备课、教学、科研、各种学术会议、论文指导、总结、教学大纲编修、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等各种任务消耗了他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因而鲜少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实际企业工作,更别提创新创业的经历了,故其实践和风险预警方面较为欠缺[3],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多为纸上谈兵。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使得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负面影响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自己都没创过业,还来教学生创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向影响了学生的创业绩效。
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湖北工程学院专门致力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自身有过创新创业经历,接受过SYB或KAB培训且能够胜任创新创业的指导教师人数比重远低于实际的需求。这种教育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严重失衡的结果就只能是一对多的大批量指导,个别的单独指导十分有限,结果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却收获不大——创新创业教育的收效远低于预期。
(四)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不足
一方面,近年来,该校许多院系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学时学分上面,都有逐渐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而过度弱化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趋势。比如《统计学》课程,2010年前后,理论学时64学时,实践学时16学时。近年来,经过多次人才培养大纲的修订,该课程的理论学时已逐渐减少至32学时,实践学时仍为16学时。而《统计学》作为财经类的专业主干基础课程,32学时的理论课根本无法让学生了解其“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及撰写统计调查分析报告的精髓”。而这些正是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开展市场调查,了解市场供求及分析未来市场机会和了解竞争对手的重要专业基础。加上已创业或正准备创新创业的这部分学生群体,经常请假或逃课,导致大量专业课挂科;即使勉强没挂科,专业理论知识也大都学得一塌糊涂。而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是进行创新创业,与相关企业及社会相融合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更缺乏与创新创业知识的优化融合,是导致众多学生创新创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目前,以该校为代表的地方高校,大多已经开始尝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过程当中,而专业课大多在大学的二年级下学期及以后来开设。之前的大一全年及大二的上学期主要用来学习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之类的通识基础课,鲜少有地方高校在这些通识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知识。而刚上大学的前面一两年正是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探索期,对于未来尚少有方向和规划的思考,故而其求知欲和探索欲更强,更愿意嘗试和接受新鲜事物,也更容易树立起大学生应积极投入创新创业学习的理念,培养其创新创业的意识和习惯[4]。
三、促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应推行“分层级培养、阶梯式提升、差异化发展”的教育模式
为兼顾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个性与共性需求,兼顾不同学生自身创新创业素质、综合条件等的水平差异,建议将教育的面向层级由低至高分为三层[5],如上图所示。其中,基础层主要旨在普及和培养所有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其成为了解创新创业基本事宜,具备相关基本知识涵养的人。处于LEVEL 1——基础层的部分有潜质的优秀学生,经过相关选拔考核,即可进入LEVEL 2——优秀层。对于这部分学生,学校可以派专门的指导教师,带领其组建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引导其跨专业合作、跨年级合作,利用课余或假期时间开展各种实践,如参与或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各种创新创业比赛等,以期使其掌握一定的创业技能、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LEVEL 3——旨在面向优秀层中的小部分学生,在创业的经济基础、社会资源、技术条件、人力资本等各方面条件都较成熟后,学校应采取校企孵化、项目准入、校企合作企业管理人员现场指导等专业化、全真场景化的教育模式,并为这部分学生积极提供场地、政策、启动资金筹集、技术及运营过程指导等帮助,全面协助和扶持大学生团队合作进行创新创业尝试,帮助其成为真正的创新创业者。
(二)多管齐下,逐步形成系统化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养成机制
应倡导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主体与学校相互耦合,共同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养成教育供给机制。
其一是要以政府为主导,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支持环境。如在资金来源不足时提供一定额度的三年免息贷款或资金配套,在税费上适当给予减免优惠,在工商登记或技术合作时帮忙牵头搭桥等。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甚至还可以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创新配套资金库等。为防止被“钻空子”等政策效率低下等现象发生,还应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定期进行考核监督。
其二,于社会而言,要千方百计地营造“鼓励创新、全民创新”的文化氛围。为此,我们的网络、电视等主流媒体要不断地通过“公益电影”“答对发红包的知识讲座”“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等来大力宣传创新,甚至还可以发起全民微信公投评选“创新创业月度模范”类似的网络活动。让创新的概念深入人心,让创新的模范示范人心,让创新的价值吸引人心,让创新的政策鼓舞人心。这都将长期地、潜移默化地正向激励大学生的创新意愿。
其三,要充分地利用目前地方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类型多样、各种创新创业型人才资源流动频繁且较以前更充裕的优势,同时借助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素养高深的人才智库资源,帮助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既能锻炼和提高学生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养成创新的思维习惯。
(三)进一步加快“双创”实践教育供给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高水平师资力量建设,既是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深化地方高校“双创”教育改革的切实需要[6]。为缓解目前地方高校现有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强、人手不足的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来同时进行:
其一是各地方高校都要逐渐适量加强“双创”教育的专职教师配备,以期可以达到满足实际需求又不会造成人力资源过度浪费的生师比。其二是要多聘请本省乃至外省各行各业的优秀创业典范来担任兼职导师,定期进行实践指导。在兼职导师无法亲临现场指导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对学生及本校兼职“双创”教师同时进行远程指导。其三是鼓励组织本校有意于此的教师,利用寒暑假、周末等时间多下企业,或者到企业去锻炼。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实行各院系每年轮派1—2名教工下企业锻炼1年的制度,以期逐步缓解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实践知识供给相对较薄弱的问题。
此外,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建立各地、各省乃至全国的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加快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指导工作队伍,为提高“双创”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驾护航。
(四)多维度促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入交叉融合
实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交叉融合是地方高校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实现高等教育顺应市场需求的重要发展趋势[7]。为此,地方高校要逐步朝着以下融合发展的方向转变:
首先,应从课程设置上来促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这意味着一方面要在《法律基础》《心理与健康》等通识基础课,以及选修课中实行创新创业教育。比如,学《法律基础》时可以穿插一定学时的创业法律基础讲座等。在《心理与健康》课上可以邀请创业嘉宾来给大家讲述创新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与挫折,让学生了解一个意欲创新创业的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8]。有条件的高校,还应在选修课程中适度增加诸如《创新力培养与开发》《创业管理》等课程。另一方面,还应适度增加专业课程中实践教学的比重。比如,在专业课的实训实验教学环节增设创新创业的相关专题,主要有《创新思维技巧训练》《创业实训第一課》《商业计划书》等。并增设有关“双创”教育的课程,如《创业投资技巧》《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
其次,应从教学手段上促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针对目前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建议引进“雨课堂”等智慧教学手段,课前引入大量企业运营管理现实案例,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课后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搜集大量创新创业案例,对比分析思考多个企业创业成功或者失败的经历,并结合专业所学给出后续经营提出建议。
此外,从时间维度上看,为保证二者的融合教育的持续效果,“‘双创教育+专业教育”的融合模式应贯穿从大一到毕业的整个大学期间。从教师维度上来看,还应增加企业导师进课堂的频率与比例,实现企业教师教学与专业教师授课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5):56—63.
[2]蒋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11):152—153.
[3]王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当下困境与路径选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40—144.
[4]钱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互动融合模式研究[J].教育探索,2016(11):84—87.
[5]张占国.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5):142—144.
[6]陈广正.“双创”视角下地方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提升[J].中国成人教育,2017(6):141—144.
[7]封雪韵.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4):124—126.
[8]周燕.构建多维度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2009,13(6):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