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静,秦君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青岛 266034)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科常见疾病,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伴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自主意识较弱,若控制不及时可能会出现失控行为,对自身和他人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极易产生负面情绪影响生活质量[1-2]。精神分裂症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患者人格与性格遭受重大刺激后出现突变,且临床表现较为多样,患者会出现语言障碍、情感障碍等,给社会与家属带来极大负担,且治疗时间长,易反复发作[3]。患者发病原因往往由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导致,因此为患者行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十分必要。积极心理学理论属于心理学范畴,是以培养患者积极乐观心态、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为核心的干预。经研究证实,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均显著提高,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积极促进作用[4]。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应结合有效的积极心理干预,激发其自信等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基于此,该研究选取该院精神科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6例精神分裂患者,探讨康复护理过程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作用,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精神科收治的66例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家属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重大器质性疾病患者。观察组:男13例,女20例,平均年龄(41.74±3.38)岁;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40.85±3.5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对照组采取护患交流疏通、精神分裂症相关健康知识宣讲、饮食及运动护理等常规精神科护理干预。观察组引入积极心理学理论,具体措施如下:(1)行为干预:科室内组织患者进行音乐鉴赏、绘画展示等丰富的文娱活动,护理人员可在此过程中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选择较为轻快的音乐保持患者心情愉快、放松;指导患者选择较为鲜艳的颜色绘画,可通过描绘康复后的美好生活提升患者希望水平。每日下午组织患者进行运动,可选取有氧操、瑜伽、骑自行车等方式根据患者个人喜好进行调节,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强化其意志力,让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更加积极面对治疗。(2)激励干预:活动后可对患者的作品进行评价,用鼓励的言语肯定患者的成就,鼓励其找回自信,帮助寻找自身家庭、社会角色,稳定患者情绪,从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3)日常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可分为身体功能障碍和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有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因此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时刻观察患者身体和心理状态,确保及时采取护理措施,防止出现危险情况。对负面情绪严重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避免因危险因素产生不利影响。按时看管患者服药,协助患者在住院生活期间的生活料理,护理人员应组织各种缓解心情的娱乐活动,如听音乐、健身、看电视等。此外,护理人员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针对心理状态差的患者要及时疏导,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后续治疗,防止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效果。
(1)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该量表共包括5个维度,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信用效度良好。(2)采用该院自制满意度评定量表评估患者家属对积极心理学护理满意度,该量表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不满意:0~59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该组例数×100%。(3)采用SAS、SDS抑郁焦虑评分量表评估患者负面心理状况,分数越高提示患者负面情绪越严重。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续表1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SAS、SDS评分比较[(),分]
表3 SAS、SDS评分比较[(),分]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患该病患者临床常出现行为混乱、情绪突然兴奋、突然冲动等症状,对其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长时间的患病可能导致社交功能缺陷,如果治疗不足,严重的患者会损害成长和生活质量,会使其遭受身心痛苦出现自杀的想法,甚至做出不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事情。相关研究显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终身性患者占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5]。以往临床治疗经验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康复期,常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其病情正常恢复,降低生活质量。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心理疏导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帮助其排解内心负面情绪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异常的思维和行为而遭受严重的痛苦,长期患病的患者社交功能严重不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产生消极心态。不良的心理状况不仅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不利于患者的康复[6]。以往的康复护理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患者激动的情绪,但在其生活质量方面改善作用并不理想。因此该研究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引入康复护理中,以探讨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效果。当前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对于精神分裂症也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该病作为世界公认的对人类健康影响较大的疾病之一,不仅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还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沉重的负担,使患者陷入焦虑、抑郁的消极情绪当中,心率和血压波动较大,身体出现功能性障碍,降低生活质量[7]。心理状况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和身体康复效果影响较大,所以在治疗时应保持患者的情绪稳定,避免情绪失控情况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整体心理素质。
积极心理学属于心理学范畴,是主张激发患者潜力,提高其社会适应力与自身价值的心理学理论。依靠科学的手段干预患者,从幸福指数、健康水平、生活品质等多方面关注患者康复情况,旨在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其尽早回归自己的社会角色。作为一种临床护理新模式,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纠正患者错误认知的同时,可无限激发患者自身的能量,通过成功案例讲解等方式提升患者的希望水平,激发患者对于幸福感和正常生活的渴望。梁雪玲等[8]研究也证明,相较于常规康复护理而言,积极心理学有其独具的优势。
该研究结果提示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应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理论可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缓解其消极情绪,满意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