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氯芬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对偏瘫肌痉挛的治疗作用研究

2020-03-24 17:15孙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0期
关键词:肌张力痉挛偏瘫

孙伟

(日照市东港区后村中心卫生院,山东日照 276800)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1]。中风后遗症是指脑卒中后出现的偏瘫、失语等并发症,能否完全恢复取决于患者的严重程度。中风后遗症中最常见的障碍是身体的知觉功能问题。偏瘫肌痉挛是其常见后遗症,目前还没有治疗脑卒中偏瘫和痉挛的特效药。偏瘫肌痉挛患者肌张力增高,患者出现运动异常,肌群之间的协调会被破坏,久而久之会导致废用性肌肉萎缩[2]。目前,国内外偏瘫肌痉挛的治疗主要是早期康复锻炼。该研究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期间偏瘫肌痉挛患者共34例,探索巴氯芬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对偏瘫肌痉挛的治疗作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确诊偏瘫肌痉挛;(2)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该次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2)合并认知功能障碍;(3)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4)合并精神疾病或者意识障碍无法配合治疗。

选取该科室收治的偏瘫肌痉挛患者共34例,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男/女:12/5,年龄61~78(65.67±2.28)岁,偏瘫时间(3.67±1.28)个月。脑梗死11例,脑出血6例。观察组男/女:11/6,年龄62~78(65.89±2.52)岁,偏瘫时间(3.61±1.13)个月,脑梗死12例,脑出血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疗法。患侧肢体先进行小关节锻炼,主要锻炼手指、手腕、肘关节运动(手指伸展、握拳、挤压小橡皮球),患侧做屈腕、手腕旋转、身体旋转、甩手等动作,康复后期做患肢负重力量训练。从简单动作逐渐增加精细锻炼,反复练习,每次30 min,每天2次,共练习8周。具体为:(1)体位锻炼。以仰卧、健侧卧位替换的方式进行锻炼。(2)伸展运动。对痉挛偏瘫患者的关节组织进行被动牵引。双手牵引偏瘫患者双侧关节组织,完成固定治疗。同时,将远端关节组织拉出约20 s,重复约8次,每天2次,约25 min。(3)被动功能锻炼。在生命体征稳定的基础上,对肢体进行按摩,总体上由瘫痪肢体被动活动逐步过渡到关节活动、翻身/活动、躯干屈曲。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每天锻炼3次,每次控制在20~30 min。(4)积极的功能锻炼。①上肢康复活动。手臂抬高外旋:仰卧位,上肢抬起,拇指向外,使患者肩关节处于外旋位置。一手托住患者的上肢,伸直肘部,另一只手握住患者的手指,使手臂缓慢而充分地抬起,反复练习。②肩部活动:患者坐姿,健侧支撑下颚,护士右臂支撑患者前臂,左手放在患者肩部协助肩部外展旋转。③下肢康复活动。髋、膝关节锻炼:患者坐在床边,小腿自然垂在床边一只手托着患侧下肢的膝盖,另一只手托着患侧的脚,进行髋、膝关节的屈伸,使足踝处于垂直位置。这会减少髋关节挛缩。患侧下肢负重训练:患者仰卧,患肢屈曲。用手握住患膝,避免髋关节外旋,指导患者伸直抬起患肢健侧,同时使患足用力推在床面上。随着锻炼次数的增加,让患者抬起髋部,鼓励患者练习。拱桥运动:患者仰卧,双腿屈曲,双膝并拢,双脚平放在床上,两膝间夹一本书,抬起臀部。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巴氯芬(福安药业集团宁波天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03)。初始剂量每次5 mg,每天3次,每隔3天增加5 mg,最大剂量为每天70 mg,在疗效稳定后逐渐减少用量,维持治疗剂量30~45 mg/天。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Ashworth分级以及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

Ashworth分级分为0~4级,0级:肌张力无增加;1级:肌张力轻度升高;2级:肌张力明显增加,但肢体屈伸明显;3级:肌张力明显增加,被动活动困难;4级:肢体屈伸受限。

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40分为完全依赖或大部分依赖,41~60分表示部分依赖,≥61分表示生活自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Ashworth分级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Ashworth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shworth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治疗前后Ashworth分级比较[(),级]

表1 治疗前后Ashworth分级比较[(),级]

2.2 治疗前后BI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治疗前后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比较[(),分]

表2 治疗前后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比较[(),分]

3 讨论

目前,在脑卒中偏瘫肌痉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现代医学一般采用镇痛、肌肉松弛、神经营养等药物治疗,以及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3-4]。

巴氯芬是一种中枢松弛剂,可通过与CABA受体结合而干扰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是治疗偏瘫肌痉挛的有效药物。巴氯芬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单突触和多突触的脊髓传递。另外,巴氯芬代谢不通过肝脏系统,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不会引起诱导和抑制,不良反应少[5-6]。

综合康复疗法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训练方式,强调个体化治疗,采取一对一治疗,并根据患者功能状态的改善随时调整治疗方法,在康复过程中训练患者的协调能力。而早期主动康复训练可以重新分配高级中枢的神经和加强肌肉锻炼,解除痉挛,有利于偏瘫的恢复。偏瘫肌痉挛的发生是因为肌肉拉伸导致脊髓前角和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降低,抑制性神经递质也可能导致痉挛或加重痉挛。

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被广泛用于评价痉挛程度。目前综合康复对降低肌张力的作用已得到认可[7],在众多老年病中,脑卒中是比较常见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脑卒中偏瘫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定期康复训练,可以帮助唤醒和重塑受损或休眠的脑细胞功能,恢复肢体运动、平衡能力,是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首选。抗痉挛体位训练是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康复体位。其目的是有效抵抗或防止痉挛,尽快诱导分离运动,同时保护肩关节。有研究表明,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抗痉挛体位康复治疗干预,有利于改变肌肉原有的静态缩短状态,为肌肉进入拉伸状态提供低负荷伸展姿势,有助于获得满意的肌肉痉挛改善和较好的运动矫正效果。

该研究显示,观察组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颖[8]等人的研究也显示,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偏瘫伴肌痉挛患者的效果确切。可见,巴氯芬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对偏瘫肌痉挛的治疗作用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痉挛,提高其生活活动能力。

综上所述,巴氯芬联合综合康复疗法用于偏瘫肌痉挛患者中的治疗作用确切,能改善患者痉挛肢体功能,促进了患者生活能力的提高,这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和减轻家庭成员负担均有良好的效益。

猜你喜欢
肌张力痉挛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18例经基因确诊的DYT1型肌张力障碍临床特点分析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