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兴臻
(莒县中医医院,山东日照 276500)
肩手综合征为脑卒中患者发病后遗症,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机体一侧或是双侧存在浮肿现象,肩关节疼痛,甚者挛缩,对其生活能力形成严重干扰。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积极康复治疗干预有助于改善其病症情况,促进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机体早期恢复[1]。该研究将2018年4月—2020年8月该医院收治的6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评估为脑卒中之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执行综合康复治疗干预的意义。报道如下。
纳入标准:患者存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自愿加入该项研究。排除标准:患者具有沟通方面异常。将该医院收治的6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试验组31例。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准许,患者及患者家属都于知情同意表格签字。
1.2.1 对照组
实行一般康复治疗干预:患肢康复锻炼,包含肩关节、腕关节、肘关节、指关节等被动锻炼,上肢上抬、上肢摆动、手指抓握等主动锻炼。共予以4周康复治疗。
1.2.2 试验组
实行综合康复治疗干预:(1)适度口服止痛药,采取听音乐方法、深呼吸方法等转移患者对疼痛注意力。(2)选择三里、外关、合谷、曲池等穴位实施针灸,依据患者具体承受能力采用电针治疗。(3)10℃水浸泡患肢,改善浮肿及疼痛状况。(4)超频短波电疗机刺激患肢。共予以4周康复治疗。
(1)疗效指标:显效:患肢相关症状基本不见;有效:患肢相关症状大部分改善;无效:无改善[2]。(2)康复治疗干预之前和执行康复治疗干预之后使用视觉模拟评价方法(VAS)评估疼痛,共10分,分值小则代表疼痛较轻微[3]。(3)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方法(M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共100分,分值小则代表日常生活能力较弱[4]。(4)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估肢体运动功能,分值小则代表肢体运动方面功能较优[5]。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康复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康复治疗有效率比较
两组康复治疗干预之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康复治疗干预之后,两组VAS均低于执行康复治疗干预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VAS评分比较[(),分]
表2 VAS评分比较[(),分]
两组康复治疗干预之前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康复治疗干预之后,两组的MBI均高于执行康复治疗干预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日常生活能力[(),分]
表3 日常生活能力[(),分]
两组康复治疗干预之前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康复治疗干预之后,两组FMA评分均高于执行康复治疗干预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FMA[(),分]
表4 FMA[(),分]
脑卒中患病后肩手综合征较为多见,常见于脑卒中患者发病之后2 d~7个月[6]。脑卒中患者出现肩手综合征多是因为运动中枢麻痹,病变肢体相关交感神经方面兴奋度增加,血管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出现异常[7]。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活动时疼痛更为严重,出现手部肿胀。随患者病情加重,出现肌肉萎缩表现,患侧肌腱收缩情况等,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8]。所以,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积极康复治疗干预非常关键和重要。
综合康复治疗干预方法依据多种治疗手段,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血液循环,促使其痉挛状况得以缓解,改善肿胀,降低患肢疼痛。该研究数据内容显示出,与一般康复治疗干预方法实施相比,选取综合康复治疗干预方法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执行康复治疗干预之后,试验组VAS低于对照组,MBI、FMA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治疗可促进患肢相关运动功能得以改善。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干预措施具有较好的康复治疗效果,能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使其肢体运动方面功能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