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玲 玲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234)
传统亲属称谓“爸爸”是“父亲”的口语形式,以父子/父女关系为使用条件,语境单一而有限。随着游戏文化和网络文化的浸透,“爸爸”的身份在网络语境中被重新建构,意为彰显自身能力或者向权势身份表示恭维,同时还具有了自称“本爸爸”这种形式的存在。在网络语境下,“爸爸”的语义不断延伸,与此同时也表现出说话人的好恶情感。这种将特定语境下的亲属称谓当作社交称谓来使用的语用模式符合当下年轻人追求轻松以及娱乐的交际需求。
根据黎锦熙的考察,“古无轻唇,‘鱼’‘模’转‘麻’,故‘父’为‘爸’”[1]。音韵学中讲“古无轻唇”[2]97,所以“爸爸”并非现代汉语中的传统称谓,它的来源跟外来词的融合有关。叠音词“爸爸”的出现要追溯到“爸”与阿拉伯语“巴巴”的融合,这两者的融合促成了亲属称谓“爸爸”叠音形式的演化和字形的形成[2]99。一直以来,“爸爸”作为亲属称谓专指直系男性血亲,不可称呼他人或者自身。但随着网络文化以及游戏文化的风靡,作为网络称谓的“爸爸”首次出现在游戏《魔兽争霸3》中,网友们用这一称谓来称呼在游戏中等级高和经验多的玩家。如:
例1.八年SS告诉你,你玩会点!非厉害PVP玩家,都得给你叫爸爸(百度贴吧“魔兽世界”吧)
例1中的“爸爸”是游戏玩家用来表示对某类具有优秀能力人的崇拜时所使用的一个称呼,它所指称的称呼人和被称呼人之间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血亲关系。
受到网络文化以及日渐开放的社会文化影响,“爸爸”称谓的理性义扩大,伦理和血缘等语义特征开始减弱,逐渐出现部分娱乐化的用法,如用“腾讯爸爸”和“暴雪爸爸”等指在某一领域内具有权威性和地位性的人。同时,“爸爸”还出现了另一种流行形式,即自称,语用形式主要为小句“叫爸爸”和自称“本爸爸”。说话人或者为了获得他人对自身游戏技术或其他技能的肯定,要求听话人称呼自己为“爸爸”,这里所使用的形式就是小句“叫爸爸”;或者为了达到彰显自身技艺的目的,在游戏直播或其他场合自称“本爸爸”,通过提升自己的辈分来达到向对方释放权威的意图。
语义泛化指的是“词语在保持越来越少的原有语义特征的情况下不断产生新的使用方式,将越来越多的对象纳入自己的指谓范围”[3]35。网络称谓“爸爸”就是处于这样一种语义泛化过程,其语义特征不断模糊,所指向的关系由单向变成多向,具体主要表现在限定语义泛化和语境泛化这两个方面。
限定语义泛化包括语义特征虚化与主体对象泛化。
和亲属称谓“爸爸”不同,网络称谓“爸爸”的语义成分中表示血缘关系、直系关系和伦理关系等区分个体属性特征的意义不再明显,甚至这种特征随着语义的磨损而消失(表1)。
表1 “爸爸”核心义素分布差异
从表1可见,“爸爸”[+伦理][+年长]的语义特征在演变的过程中逐渐被[-伦理][-年长]取代,这种变化反映到“爸爸”语义关系中就是伦理边界的模糊和血缘关系的淡化。在语用中,“爸爸”既可以用作男性之间的互称,也可以作为突破性别限制后女性和男性之间的一种互称,此时的“爸爸”称谓呈现出性别特征不明晰的特点,形成性别错位,被称呼人对称呼人的身份压制也有所减少。
泛化的网络称谓“爸爸”出现的主要语境为自称语境和旁称语境。
1.自称语境
自称中又主要分为“爸爸”和“爸爸我”这两类,直接自称“爸爸”建立在说话人与听话人彼此较为熟悉或者自称者处于事件进展中的强势地位的情况下,此时自称者站在第二人称视点上,“以听话人为基准并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身份或者地位”[4],这种自称方式会减少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隔阂,拉近彼此的关系。此时的自称“爸爸”可以看成是“(你)爸爸(我)”的简省。如:
例2.新英雄——鲁班大师:小鲁班,爸爸终于来了。(哔哩哔哩弹幕网站游戏区)
例2中是游戏角色对应的人物台词,“爸爸”可看成“你爸爸我”。
当“爸爸”的立场更倾向于说话人主体,带有主体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动机意图,且没有明确对话背景时,“爸爸我”可看成“我”。如:
例3.爸爸我教你如何打篮球。(哔哩哔哩弹幕网站游戏区)
在自称语境中,说话人将自己置身于与听话人同样的立场,原本在两者关系中处于比较强势地位的说话人也会缩短和听话人之间的距离。例2通过打趣的方式缩短了玩家和新游戏角色的距离,使玩家更易接受自己的新游戏角色。例3则明显带有说话人强烈的主观倾向以及由说话人主导的一种和受话人之间的权势关系。
2.旁称语境
“爸爸”作为旁称使用有以下两种情况:被称呼对象身份特征不明确和被称呼对象具有显著的优势或者能力。当被称呼者身份特征不明确时,“爸爸”作为社交称谓只是用于达成初步社交,属于礼貌性指称。如:
例4.赞助世界杯:做世界杯的金主爸爸。(人民网《纷纷“押注”世界杯家电营销谁能赢》)
例5.给万达广场的客户爸爸做快闪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哔哩哔哩弹幕网站生活区)
例4和例5中“金主爸爸”和“客户爸爸”并不指称具体个体,而是指在交际中不具备显著身份等外在特征的某一群体。
“爸爸”作为旁称使用的另一情况则是指称在交际场合中具备显著优势或者能力的团体,如“马云爸爸”“腾讯爸爸”“阿里爸爸”和“思聪爸爸”等。这种旁称包含了称呼人对于被称呼对象崇拜或者艳羡的情感,被称呼对象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称谓“爸爸”在现实与网络语境中的新应用使该称谓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泛化态势,它在词汇意义上区分伦理和血缘等的功能丧失,甚至出现了性别层面上的错位。原本作亲属称谓时,“爸爸”指称的两方分别是父亲和儿女,这时被称呼人由于血缘及伦理等关系在身份和辈分上是高于称呼人的。但随着言语视角的偏移,这种对身份和辈分的压制被“本爸爸”或者“爸爸我”中的自称标记“本”和“我”冲散,在语用中无形之间消解了亲属称谓“爸爸”带来的距离感和权威感,交际过程中也拉近了说话人与受话人的距离。如例2就传达出一种俏皮和活泼感,消解了玩家对于新游戏角色的陌生与不适。言语视角重心的偏移以及词汇意义上的泛化也进一步促使“爸爸”的语用功能发生调整,当使用“爸爸”自称时,说话人与受话人要么彼此熟悉,要么说话人一方在对话事件中处于绝对的掌控地位,如例3的语境中说话人只有掌握了“打篮球”的技能才能对受话人说“教你打篮球”,对于初次学打篮球的人而言,学习打篮球并不轻松,说话人为了让受话人放松心态才使用了自称“爸爸”,例3在情感指向上带有调侃和肯定的意味。旁称“爸爸”则不同,从对公众人物的称呼上来看,“马云爸爸”和“客户爸爸”在称呼人眼中更多地是对一个群体的指称代号,这种称呼表现的是仰慕与赞赏,是对他们在各自领域内作出成就的肯定。
从“爸爸”的语义流变和语用考察可以看出,“爸爸”称谓在使用中呈现出一种泛化态势,主要表现在语义界限模糊和语用功能深化两方面。
集中整合使用财政、行业部门扶贫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专项产业扶贫力度,其中2018年贫困户在中药材集中连片种植区域内新发展中药材种植,验收合格后,1年生中药材按照12 000元/hm2进行补助,多年生中药材按照15 000元/hm2进行补助;加大社会扶贫力度,积极争取在贫困地区扶贫的省、市、县各级帮扶单位加大帮扶力度;扩大贫困地区优势产业品牌建设,2015年来连续举办四届“枸杞爱心采摘节”,每年多次组织参加各类中药材产品展销会,明显的提高了以“靖远枸杞”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品牌影响力。
“爸爸”的语义在演变过程中,[+伦理][+年长]的语义特征逐渐被[-伦理][-年长]取代,“词语义位中的语义特征越少,其概括范围越大,反之则越小”[3]35。随着“爸爸”的泛化,这些语义特征不断减少,指涉主体不断扩大,年龄阶层也有了纵向发展的可能。因为不再指称具体或个别的特征,所以使用主体年龄和范围的边界也趋于模糊化。
随着“爸爸”在使用中语义特征不断虚化和适用群体不断扩大,虽然其基本语用功能仍指称说话人并标记其社会属性,形成说话人和语境之间的一种角色认同,但情感指向功能随着语用程度的加深不断深化,并根据语境的不同来区分语用情感。如在自称语境下表示调侃与轻松的感情色彩,在面称和旁称语境下表示崇拜和向往的感情色彩,在过度使用后则产生鄙夷与嘲弄的感情色彩。如:
例6.甲1:兄弟,帮我带份饭!
乙1:叫爸爸!
例7.甲2:这局幸亏有你,不然我早挂了
乙2:那还不快叫爸爸!
例6和例7中乙1和乙2想表达的语义类似于“快求我”和“快谢我”,但说话人并不期望一定得到回应,整体的语调是较为轻松活泼的。虽然同辈之间一人让另一人称自己为“爸爸”看似是在伦理上占了另一方的便宜,但双方都能理解故意使用这种夸张的称谓是一种调侃,交谈双方不但不会因此产生隔阂,反而关系会更加密切。面称和旁称语境下对“爸爸”倾注的崇拜与向往从例4和例5可以看出,但超过一定的接受限度也会产生反向的作用。如:
例8.我们游戏花了钱就是金主爸爸,高人一等怎么了?(微博语料)
例9.这样都能赢,是时候跪舔爸爸了。(哔哩哔哩弹幕网站游戏区)
上面两例中称呼人和被称呼人之间在地位上是极度不平等的,此时的称谓“爸爸”不同于普通语境下的崇拜和羡慕,而是带有人格贬损含义的,且句子中的“高人一等”和“跪舔”也是这种贬损义的进一步深化。
网络称谓“爸爸”的泛化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的内因包括称谓系统的缺环、亲属称谓的变异以及语言的传播机制,外因则包括网民的尊重需求和心理满足需求。
在传统汉语称谓系统的基础上诞生出的现代汉语称谓系统虽然成员众多且系统内部划分精细,但随着人们交际活动逐渐多样化,社会成员要处理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此时就会出现称谓的选择困难问题。陈建民将其定义为“缺环现象”,即“由于社会的进步与人们观念的更新,一些社交场合缺少一些确切、得体的称谓”[5]。如“爸爸”在泛化后多出现在称呼有权势或者有能力的人的场合中,称呼主体对被称呼对象的羡慕和崇拜透过“爸爸”这一称谓传递给交际对象,能够很自然地传递称呼主体的交际态度,实现直白简洁的交际效果,“爸爸”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交称谓的空缺。
实际交际中,由于交际对象、交际需求和交际环境的特殊,有时人们会难以找到合适的社会称谓语,此时言语主体会适时借用一个与交际对象的环境和需求相匹配的称谓去称呼对方,而被借用的亲属称谓随着语用的磨损也产生了变异。
网络称谓“爸爸”的泛化正是被借用的亲属称谓“爸爸”在语用过程中出现了磨损变异的表现,这种变异主要表现为去年龄化和标记化两种。
1.去年龄化
“爸爸”指称对象一开始具有封闭性和单向性,且称谓语义位中的语义特征也较繁复,语用环境受到极大的限制,而之后随着语义范围和语用主体的扩大,称谓语的理性义淡化,感情义加深,其指称范围也逐渐打破了年龄和性别的限制,交际双方无论认识或不认识都可以用“爸爸”调侃,不仅跨越了年龄限制,同时也有跨越性别限制的倾向,“爸爸”本身带有的[+男性]义素随着语义的磨损有所脱落,而女性自称“爸爸”也具有了一定的合理性。
2.标记化
语言中的标记现象指的是“一个范畴内部存在的某种不对称现象”,同时这种“有标记和无标记的对立在语言分析的所有层次上都起作用”[6]22,在语用范畴上具有普遍性。根据沈家煊对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的判定标准之一,“聚合成一个无标记范畴的成员比聚合成一个有标记范畴的成员多”[6]33,传统亲属称谓“爸爸”是无标记的。但随着“爸爸”在网络上的走红,“XX爸爸”在使用时语义特征从[+伦理]向[-伦理]转换,聚合范畴的成员减少,因而“XX爸爸”是有标记称谓,“XX”是泛化标记,用以区分亲属称谓“爸爸”和网络称谓“爸爸”,以便更好地实现人们的交际需求和社交意愿。
网络称谓“爸爸”泛化的应用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语用类推机制,使用者以传播主体的某些外在或内在特征为标准来选择相对应的称谓;另一种是信息传播机制,使用者基于传播主体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用反映特定含义的称谓来审视这种社会关系,从而激起某些社会群体的共鸣。
1.语用类推机制
类推机制是语言发展变化的重要机制,在新兴称谓的泛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类推”也就是“类比”,指“在语言的某种其他规律模式的影响下语法和词汇形式发生变化的过程及结果”[7]。语言借助这种机制实现语言要素的更新和进步,获得使用群体的心理认同,使某些词在运用过程中更具有优势。“爸爸”本义是用于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而在网络语境中使用者通过解构本义,在“爸爸”前加上一个具有概括指称对象核心语义特征的标记“XX”,在语用中形成一个醒目的传播标记,以便人们识别和应用。“XX”是原亲属称谓“爸爸”脱离亲属语义场,在网络语境中留给使用者自由发挥的部分。
布隆菲尔德指出,说话人会利用语言中已存在的某种形式或结构,用类比方法说出一个他以前没有听说过的新形式,这种促使说话人说出他从没有听过的语言形式的机制便是类推机制[8],“语言中已经存在的某种其他规律模式”就是类推的依据。“XX爸爸”正是这样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它是在基于“XX+亲属称谓后缀”的模式上类推出来的,“XX+亲属称谓后缀”是整个类推环节中的关键,使用者通过分解“XX+亲属称谓后缀”结构,将社会个体的特征与“XX”和“亲属称谓后缀”匹配,因而才有了“XX爸爸”这一新形式。
2.信息传播机制
“爸爸”的泛化过程也是一种语言行为受到社会认同的过程,人们借助网络工具工作、生活和娱乐,这种便捷使得人们更加多方面去审视彼此的行为及形象。英国学者Abercrombie和Longhurst提出“观展/表演”范式,台湾学者张玉佩将其解释为“看/被看”与“观看凝视/公开展示”,人们不仅观看他人,自身也成为被观察的对象,如网络称谓“爸爸”一开始是在游戏中所使用的称谓,人们通过观看游戏视频发现这一语用现象,接着在现实生活中开始使用这种称谓,从借助媒介观看表演或者特定事件的受众变成日常生活事件的受众。“爸爸”这样泛化的新兴称谓符合人们追求新奇事物的心理,而人们也很乐于在社交中运用这种新鲜称谓来保持自己的话题度。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这种媒介的讨论度和认同度也会随之提升,并且受众为了提升这种认同度会进行下一次展示。“爸爸”正是在这种“受众自我认同的建构与再建构”[9]中具有了泛化的态势和特征。
随着新事物、新现象以及新观念的不断出现,人们的接受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和提升,乐于去接受新词语和新的表达方式。这种对于新事物的热衷和追求在年轻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反对刻板固有的语言机制,更乐于将旧词语放到新的语言环境下,采取一种新颖而又独特的方式让其焕发出新的生机,“爸爸”的泛化就是如此。在网络语境下,使用者们用“爸爸”指称自己,或者用小句“叫爸爸”来彰显自身技能,降低了传统称谓“爸爸”带给称呼人的威压,在使用过程中给人一种奇特和新颖感。同时,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人们追求一种平等和自由的个性,用“爸爸”这样一个旧称谓来定义自己的身份也凸显了网民们对个性的追求,年轻人用这样的方式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而且也传达出他们不断追求个性和自由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对于年轻一代而言,无论在游戏中还是在现实中使用称谓“爸爸”都更多是出于满足内心需求的目的,带有戏谑和夸张的意味,这种另类的语言表达方式因为没有血缘和年龄等的限制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作为一种流行语言形式来看,它有独特的价值意义,在短时间内也将保持着很高的使用度,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但这种生命力能否支撑它进入汉语常用称谓系统中,仍需要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