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书深,王永红,陈立花,宋香全,徐迅迅,李 辉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医学部,河北 邢台 054000)
2020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导致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并宣布其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多个省市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全球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严重且短时间不能恢复的创伤。在疫情防控期间,研究大多集中在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1],对大学生在该特殊时期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了解大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有利于开展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增强学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的适应和自我调节能力。
因新冠疫情防控需要,教育部2020年1月27日发布《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2月5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政府、高校和社会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2月24日,教育部会议指出:“原则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大学生不返校、高校不开学。”针对疫情对高校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教育部要求高校制定在线教学实施方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新冠疫情期间,学生长期居家,无法参与社交活动,不少大学生会出现恐慌、焦虑、烦躁和无助的心理,影响到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及对问题的理智判断[2]。高职学生有独特的心理特点,部分学生思想不够成熟,自理能力不强或思想偏激,不能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形成心理障碍。大学生在浏览各种新闻媒体时,各种各样疫情相关信息的爆炸式流通会对他们的精神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加之需要适应全面的线上教学的压力,他们的心理处于孤独、焦虑、沮丧及恐惧等负性情绪状态,如不及时关注和调适可能诱发更多问题[3]。在许多突发事件中,人们多将重心放在对患者及医务人员心理状况的调查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稍显不足[4-5]。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正日益成为困扰当代大学生的主要问题,其身心健康不仅影响到全民的素质水平,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觑。
为获取调查所需数据,需要展开问卷调查,因而需要确定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和统计分析方法等相关事项。
采用方便样本,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向邢台医专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链接,大学生通过手机终端答题并提交。共发出4 068份调查表,得到有效问卷3 823份,有效率93.9%。
大学生平均年龄(20.03±1.43)岁,其中,女生2 530人,占66.2%;男生1 293人,占33.8%,人口学特征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n=3 823)
采用自编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1.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涉及年龄、性别、居住地、专业、年级和父母受教育情况等。2.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该量表[6]235-238包含20个题目,每个题目按4级评分,其中有15项是正向评分,5项是反向评分。该量表的分界值为50分,轻度焦虑为50~59分,中度焦虑为60~69分,重度焦虑为69分以上。3.抑郁自评量表(SDS)。该量表[6]194-196由2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按l~4级进行评分,各条目分数相加为总分,总分越高表明抑郁越严重。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该量表[6]127-131包括10个条目,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3个维度分值相加为总分,总分越高说明社会支持系统越好。总分≤20为社会支持少,>20~30分为社会支持一般,>30分为社会支持满意。
疫情对大学生的心理会带来一定的冲击,其心理状况在疫情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会经历由焦虑、恐慌到理性、乐观等过程。
1.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统计结果
大学生中,有20.7%的男生出现焦虑,29.9%的女生出现焦虑,P<0.01,说明女生焦虑发生率高于男生。9.5%的男生出现抑郁,11.7%的女生出现抑郁,P=0.041,说明女生抑郁发生率高于男生(表2)。
表2 不同性别大学生焦虑和抑郁发生情况比较
2.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相关性
大学生焦虑得分和抑郁得分的相关系数r=0.676,P<0.01,这说明在疫情应激状态下大学生焦虑和抑郁呈高度正相关,即焦虑程度越高,抑郁程度越高。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为今后的高校心理育人提供理论依据。
对大学生心理影响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有焦虑和是否有抑郁作为因变量,0表示无,1表示有。以性别、年龄、家庭居住地、母亲文化程度、父亲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对待疫情报道态度和运动情况等作为自变量(表3)。
表3 研究指标及赋值情况
分析结果显示,女生焦虑的发生率高于男生,高年级学生焦虑发生率高于低年级学生,母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学生焦虑的发生率高于母亲受教育程度低的学生,社会支持缺少的学生焦虑的发生率高于社会支持多的学生。理性判断疫情报道和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焦虑的发生率低(表4)。
表4 对大学生焦虑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女生抑郁发生率高于男生,社会支持缺少的学生抑郁发生率高于社会支持多的学生。能够理性判断疫情报道和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抑郁发生率会降低(表5)。
表5 对大学生抑郁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该研究对大学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心理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影响因素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增强学生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适应和自我调节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女生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均高于男生,这可能与不同性别的脑结构功能差异有一定关系[7]。同时,由于女性较男性对情绪的感知能力更强,且更倾向于表露一些负面情感,因此女性更易受到疫情相关事件的影响[8]。此外,女大学生往往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在线上教学期间会给自己定下较高的学业目标,负担和压力远大于男生,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也更倾向于反复思考并沉溺其中难以自拔。该研究发现,高年级学生焦虑的发生率高于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面临实习、升学和就业等人生转折点,因此相对于低年级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压力和焦虑[9]。母亲受教育程度高的学生焦虑发生率较高,这些大学生往往表现出较高的情绪不稳定性,原因可能是高学历母亲由于工作繁忙而忽视了子女的心理健康或对子女在学历和社会地位等方面要求过高,从而导致子女的心理压力过大[10]。
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其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越低,亲人的陪伴、鼓励、支持与帮助等有效的社会支持可以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11]。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够消减悲伤、愤怒、焦虑、抑郁和恐惧等消极情绪,可以明显降低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增进民众的心理健康[12]。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得知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绝大部分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能够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及时调整和疏导不良情绪,少部分学生疫情期间出现焦虑甚至抑郁,女生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均高于男生。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高校应加强对女生尤其是高年级女生的帮助,使他们妥善处理好实习、求职和升学等事务,有效缓解他们的压力应激反应。学校应与学生父母保持联系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提醒父母在望子成龙的同时要更多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各方面支持。相关部门应正确引导大学生通过电话和网络等方式保持与父母、同学和社会的联系,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并非孤立无援。
第二,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便利条件,鼓励学生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体育锻炼活动,在强健体魄的同时愉悦心情,进而不断提高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高校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客观看待疫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必要情况下需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为学生重新回归正常学习和生活作好积极准备。
新时代,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除了注重人文关怀以外,还要注重对他们的心理疏导。通过对校园文化环境、家庭环境、全媒体环境和全社会环境的建设,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心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心中的困惑和疑虑,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心理危机,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