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语境,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020-03-23 16:10叶进宝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2期
关键词:植树表达能力语境

叶进宝

为了发展学生的说话能力,编者在统编本教材的课后习题中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说话训练题。笔者以为,落实这类指向于学生说话能力的课后练习题,就应该创设鲜活的语境。所谓语境说到底就是语言交际时的环境,即与交际过程相伴、与语言行为密切相关、对交际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背景与资源。一般情况下,语境可以划分为课文语境、生活语境和想象语境。为了切实落实统编本教材的用意,教师要巧妙利用语境,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笔者以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下册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仿照迁移,在文本语境中提升说话能力

所谓仿说,就是从语言表达的内在需要入手,模仿语句的句式或者写法进行说话。课后练习中的内容都出自于课文,仿说练习既需要观照文本中的范例,同时也需要考量练习设置的用意,并融入低年级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在模仿说话时言意兼得。

如《找春天》一文的练习题为:“你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仿照课文第4~7自然段说一说。”为了借助这一练习题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板块:

【第一板块】

紧扣语境,读中练说。自由朗读课文相关语段,圈画出描写春天的语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从课文语句中所想到的画面——旨在将自主阅读课文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借助学生的想象和口头表达能力感受课文中勃发生机的内在语境,明晰课文语句描述的画面。

【第二板块】

方法示范,提炼规律。首先,结合课文内容出示眉毛和草芽的图片,让学生在观察中描述眉毛与草芽之间的关联,并依照句式进行规范化表达:因为         ,所以探出头来的小草就是春天的眉毛。随后,出示学生在寻找春天时关注的事物,如野花、柳叶、桃花等,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比喻的手法说一句话。最后,再次组织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借助课文中的范例,把握文本语句之间的逻辑关联,探寻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发现规律、依托规律中内化语言结构,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板块】

实践迁移,强化仿说。教师及时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图片与关注生活中的共同点,并利用句式“春天的景物

,那是春天的         吧”,从整体上概述自己寻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

由于低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寻找春天中的景物易如反掌,进行适当的描述也基本没有障碍,难点就在于进行合理的想象,并利用课文中的方法描述出来。为此,在突破学生这一认知障碍点时,教师就要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和表达等方式先从语境出发,了解课文写了什么。然后再借助形象化的感知,让学生探寻自己“找到的”与“想象到的”之间的内部联系。纵观教学的三个板块,学生从课文中走了一个来回,不仅将编者的真实用意落实于实践,同时也巧妙地解决了课后的习题,在得言又得意的过程中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

二、归纳对比,在生活语境中提升说话能力

生活语境就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背景。教师可以借助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语境以及教材中的插图展开教学,找准链接点,合理地将生活中的背景巧妙融入到课堂中,唤醒学生的内在兴趣,让学生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播撒生活的影子,真切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邓小平爷爷植树》课后要求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借助课文中的插图描述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情景。如何才能将课文中所描述的邓小平爷爷植树的经历融入到学生口头表达的意识之中来呢?笔者就巧妙地引入学生在生活中的真实经历和经验展开教学。首先,让学生从生活中回忆自己曾经有过的植树经历,并鼓励学生进行描述,提炼出“选树苗”“挖树坑”“栽树苗”几个核心板块,要求学生将这三个步骤串联起来进行表达。随后,从课文第3自然段入手,让学生与自己的生活进行对比,看有哪些不同之处。此时,学生发现邓小平爷爷在植树时特别用心,而且小心翼翼,我相机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插图,将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动作、神态外显化,让学生利用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植树经验再次描述,提升了语言表达的细腻度。

有人曾经对阅读活动进行了这样的生动描述:阅读就是在通过生命主体的视线进行扫描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原始的理解筛选关键语言信息,并激活自身意识中的原始储存,促发学生连锁反应的。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急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提取信息、内化描述,而是先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让他们回忆、交流自己生活中的原始储备,在学生现有意识和认知经验中建立一条认知通道。然后相机进行文本语段的阅读,此时的阅读就已经与平常状态下的泛泛而读完全不同了,而是站立在儿童视角下的主观评判,筛选与自己原始经验并不吻合或者有所差异的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内化文本中的语言,并紧扣其中的细节进行感知与表达。在这样的过程中,文本的具体语境就与生活化的情境有机融通,学生就有了补充与拓展的方向,整个口头表达的过程就变得言之有序、言之有物,更为关键的是言之有趣,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内在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内化运用,在想象语境中培养“创说”意识

“创说”,就是创造性说话,就是学生在没有模仿和具体语境下,结合自己的语言经验进行语言交际和表达的实践活动。对于这种创造性说话的要求,教师需要就说话的内容创设鲜活可感的语境,以明确“说什么”的问题,也需要提供必要的范式或案例,解决“怎样说”的问题。

以《沙滩上的童话》一文为例,课后练习中要求学生根据开头来创编故事,并试着用上相关的词语。题目中所提供的开头有两个:(1)从前,有一座大山……(2)在一片沙漠里,有……提供的词语有两组:(1)城堡 堡垒;攻打  进攻;凶狠  凶恶;(2)赞美  赞赏;火药  炸药;合力  合作。为达成学生创造性说话能力的提升,笔者也相机设置了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

依托词语,整体把握。集体出示两组词语,在指导学生正确认读之后,让学生想象从这些词语中所生发出来的鲜活画面。这一板块并没有过多羁绊,而是尊重学生认知经验让他们肆意想象,再现学生语言材料之后可能涉及到的画面,为学生后续的发散性思维、扩展想象打开思路。

【第二板块】

结合课文,营造语境。先从课文内容入手,帮助学生梳理课文故事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并将课后习题中所提供的词语整合到语句中去。比如:故事的起因是城堡里住着(     )的魔王,他抢去了美丽的公主;经过是“我们”一起商量着应该怎样(     )那座城堡;结果是“我们”欢呼庆祝胜利,通过(     )救出了公主……讲述课文内容的价值就在于将学生浸润在课文的鲜活语境之中,并利用故事发展的三个核心要素引导学生细化、运用提供的词语,紧扣课文中的语境,为创造性描述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板块】

营造语境,分层练习。教师出示大山和沙漠的图片,并引导学生选择一个作为叙述的背景和情境。在具体指导的过程中,先组织学生分享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让他们借助于课文后面的习题进行表达,最后完整地再现课文中的故事。尤其要鼓励学生在情节和细节上展现自己独特的思路和创意,调动学生在创造性表达过程中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设计就充分地运用了课文后面的练习题,从课文情境转移到想象出来的语境之中,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说话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部分。统编本教材课文后面的练习对于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机械地解决问题上,而是要为学生创设鲜活可感的语境,运用课文中典型的语言范式,真正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漳州市平和县大溪中心小学大松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猜你喜欢
植树表达能力语境
去植树
植树真快乐
语境与语境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