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园共育”活动的思与行

2020-03-23 04:58李春珠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育儿共育

李春珠

(尤溪县实验幼儿园,福建 尤溪 365100)

近年来,教师和家长们参与“家园共育”积极性高,各种“家园共育”的活动丰富多彩,“家园共育”已经成为幼儿园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幼儿园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在为“家园共育”形势“一派大好”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发现了“家园共育”现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对家园共育活动现状的反思

(一)家园共育活动盲目开展,导致活动有效性差

“让孩子在幼儿园快乐学习生活,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目标,而“学校和家庭就是孩子成长路上行走的两条腿”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认识;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教师和家长对“家园共育”充满激情,有些教师事无巨细,在班级开展任何活动总喜欢拉上家长。而家长们为了孩子更是“奋不顾身”,常常工作时间请假来参与“家园共育”活动、花钱为班级提供各种物品等。看起来“家园共育”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可回过头来一看,每一次活动的目标是什么?达到了什么效果?

(二)教师家长地位不对等,导致家长参与活动态度消极

教师在开展班级工作时总是时时不忘“家长资源”,但家园合作中教师、家长的地位不对等,表现为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对家长颐指气使,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很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长处于服从的位置。比如,在教育活动中常常让家长带废旧材料、实物入园,但家长并不知道教师组织活动的目标、要求。更有甚者,教师经常把家长当苦力、当清洁工、当操作工,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要拉上家长,慢慢地就会让家长感到厌烦,存有抵触情绪,教师和家长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从最初的“蜜月期”慢慢沦落到“相敬如冰”期。

(三)家长对家园共育理解偏差,导致家园关系不和谐

随着网络的普及化,家长们都能随时获得各种各样教育的信息。但是,他们所获得的教育信息和知识并不全面,有些可能还是错误的,而有些家长往往用这些知识来评判幼儿园的教育,对教师提出各种要求,对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活动抱着挑剔、质疑的态度。经常在班级微信群里对幼儿园、班级的某一教育行为进行评判指责,引起“蝴蝶效应”,从而导致家长群体的负面情绪。

二、对开展“家园共育”活动的新思路

所谓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2]但是,家园共育中,教师家长孩子既是平等的地位,但三方的位置还是应该区别的,幼儿始终为主体地位,幼儿园为主导地位,家庭为辅导地位,这样家园共育才能做到目标一致、任务明确、行动统一,有效性高。

(一)构建家园共育实践共同体,建立家园共同愿景

实践共同体的提出者温格指出:实践共同体的一群人有着共同的关注点,同样的问题或者对同一个话题的热情,通过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互相影响,加深在这一领域的知识和专业技术。教育幼儿是一项需要专业知识的技术活,作为孩子生活时间最长的家庭更有必要了解和具备正确的育儿知识和育儿热情。为此构建家园共育实践共同体很有必要。

一是为家长和教师建立家园共同愿景,提高双方对“家园共育”形成完整概念和准确的态度,树立共育观念和意识。对于教师而言,要给予家长最大的尊重和满足,平等看待具有不同职业和文化素养的家长,用公平公正的态度和不偏不倚的行为对待家长和他们的孩子。对于家长而言,要让他们成为教师志同道合的伙伴,视幼儿园为精神家园,认同正确的教育思想,心悦诚服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还自觉地将自身的生活、经验变成教育的有效力资源和力量,和幼儿园一道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二是构建家园共育实践共同体,完善家园共育管理模式。首先深入推进家长委员会建设。让家长委员会深度参与幼儿园管理,强化园务管理的家园共育方式,从规范化管理着手,建章立制,推动家园共育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其次创新打造家长校务委员会。建立家长校务委员会暨家长学校,由园长任校长,家委会主任兼任副校长,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家委会成员,以及有特长的家长任工作人员。坚持“一月一会议”制度,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分工,安排部署各阶段目标任务。最后,提升家长学校活动质量。幼儿园定期举办家长学校的讲座,培训作为“家园共育”的一种形式,培训者可以是教师或园长,还可以是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的家长。促使家庭教育更好地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和纽带,为子女的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活动推进,形式多样,促进家园共育有效拓展

通过“自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征求家长意见”等方式制定方案,加强了家长共育工作的计划性。教师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活动创新等方面有利契机。一方面建立合理的家长参与活动的制度,形成约定俗成的习惯。使得家长参与前了解为什么这样做、应该怎么做。家长的参与逐渐成为一种习惯。[3]如:系列亲子活动、书香家长进校园、家长志愿者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家园共育活动,力求做到“一周一主题、一月一活动”,激发他们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热情和信心。另一方面,对家长进行适宜的指导,有效提高家长参与的水平和技能。如:小班新生家长培训、体验式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密切观察活动中家长的参与态度与方法,用示范性的语言和行为引导家长参与共育。[3]让家长在互动中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加强家长共育工作的计划性,扎实推进家园共育工作向内涵式发展。此外,应注意家园共育活动的对象、邀请方式与定位。比如,以往幼儿园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活动时,教师会直接对有剪纸手艺的家长命令式也说“我们的春节活动有个剪纸项目,邀请您为孩子们做个剪窗花表演”。现在,我们会改变邀请对象和方式,让孩子们自行去寻找周围会剪纸的亲人,然后再对这些人发出邀请“请你们和我们的孩子们一起来过春节,剪窗花装点我们的节日环境好吗!”而基于家长们的喜好和特长,他们自然会指导孩子们一起剪纸,这种方式不仅带来了更多想不到的精彩,也让家长感受到了亲子同庆节日的快乐。

(三)借助网络交流平台,建构组织家园共育知识库

在幼儿园除了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校务委员会以及形式多样的家园共育活动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家园搭建知识共享、交流平台也很重要。因为信息技术可以使家园的交流、沟通突破时空的限制而无限延伸,它还可以使教师和家长以及幼儿园创新出来的知识、经验、各种精彩的家园成功案例得以固化、永久储存,使教师和家长随时可以调取、借鉴、而承载这一任务的最好平台是幼儿园网站。

一是幼儿园美编:把每次的家园共育活动以及幼儿园的各种精彩活动、教育思想、政策等等通过美编的形式展示出来,有图有字、生动有趣,直观、通俗易接受。二是家园交流互动平台:家园即时交流的平台,如BBS 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我们通过这些方式进行育儿知识共享和交流互动、使育儿知识和行为更趋于结构化和正确化。三是育儿专业知识库:科学育儿的各种知识以及五大领域的相关案例等。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育儿共育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偷偷摸摸育儿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育儿神器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