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院校中文类通识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

2020-03-21 15:29刘红红
鄂州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理工科通识考核

刘红红

(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

中文类通识课程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和语言能力教育的资源,这些课程是理工科院校增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文类通识课程对于陶冶大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理工科院校由于特色学科、重点学科专业建设需要等原因,重理轻文成为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本文从分析理工科院校中文类通识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与不足入手,探讨理工科院校中文类通识教育的改革策略。

一、理工科院校中文类通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理工科院校中文类通识课在课程设置中存在课时有限甚至压缩、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不科学等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理工科院校对中文类通识课重视度不高

理工科院校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中文学科处于边缘化,课时有限,学分偏低。理工科院校开设的通识必修课中,思想政治、大学英语、计算机、军事理论等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其中思想政治课和英语课,学分比例重,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而中文类通识必修课程中的“大学语文”,学时有限。目前大多数理工科院校为32学时,部分学校只有24学时,加上有的学校将其列为通识选修课程,极大地限制了该课程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大学语文”课程普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课程设置存在实用化、技能化倾向

理工科院校在具体的通识课内容组织与选择上,“偏重于应用型和专业化。”[1]目前理工科大学的教育现状为:专业培养目标与各专业的划分较细,高校普遍存在工科、文科、理科资源分配过度不均的现象,这种现状必然造成过分强化专业教育,缺乏健全人格的基本素养教育,忽视通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严重失衡的后果。比如对于理工科院校而言,学生培养只注重理科思维,忽视人文素质教育,致使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环节薄弱,学生文化陶冶不够,人文素质不高。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有些学生甚至存在读写困难的问题,尤其在写作能力方面亟待提高。而这些能力的缺失,无疑会对大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带来一定的不便。教育必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对他们的生活有所裨益,因此,通识课的内容必须与学生未来的生活相结合,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而不是为了迎合当前社会的需要而培养只能从事某一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通识课程内容存在着明显的知识化倾向

知识性课程较多,方法类、思考类、逻辑类课程较少。通过对国内几所理工科院校的通识课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通识选修课普遍存在知识性课程较多,而传授学生方法类、思考类、逻辑类课程较少。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培养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全人教育,应多开设学习方法类、思考类、逻辑类的课程。

因此,我们对有限的中文类通识课程进行设置时,必须精心设计,合理规划,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完整人格、全面发展的人。

二、理工科院校中文类通识课程教学实践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尽管理工科院校都积极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不断推进案例式、研讨式教学,实行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等授课方式,但“一言堂”“填鸭式”的上课方式依然存在。对于已经有了更多选择的大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形式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冲击力,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了存在教学实施不够丰富的问题外,理工科院校的中文类通识教育在教学考核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下面就这两个问题具体分析一下。

(一)中文类通识课程存在实施形式单调、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理工科院校中文类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传统的课堂讲授形式为主,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偶尔师生有交流,也多数呈现为一对一的“师问生答”方式,几乎没有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体现不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学生对中文类通识选修课重视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多是为了凑够毕业所需学分而选修。以这种完成任务的态度来学习,缺乏主动探索求知识的欲望,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看课外书,做其他课程作业甚至直接旷课,这样的情况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授课情绪,课堂教学质量受影响,课程也就无法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做人品质的目的。另外,现在有些高校增加了网络选修课的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线上进行选修课学习,不用再花时间坐在教室里,这样既节省时间,学习方式也更简单容易,对选修课的课堂教学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很多课程因为选课人数不够而无法开设。

由于通识课的课程基本是大班制,一位教师要管理近百名学生,人数众多,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关照到每一个学生,有时一学期下来,连班级学生都无法全部认识,师生之间难以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关系。课堂管理难度加大,教师批改学生作业、测验数量多,压力大。因此课堂学习效果自然不如专业课的小班教学。

(二)中文类通识课程存在考核方式单一,考核效果不佳的问题

考虑到通识课程的特点,目前多数理工科院校的通识课程原则上不采用考试形式,而采取课程小论文方式进行考核。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通识课被有些学生视为“捞学分”的“水课”,最终影响通识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中文类通识课在课程考核上,一般将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个方面。期末考核采用论文形式,占50%;平时考核成绩开始包括课堂考勤和课堂讨论两个部分,分别占比15%、35%。考核设置目的即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保证课堂效果,在实际执行中,学生认为“课堂考勤保证了就能拿到学分”,课堂讨论效果不好;期末论文受到“考勤=学分”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论文出现了应付现象。此外,通识课程也存在考核困难,教学质量难以保障的问题。目前,高校的通识课程多采用大班教学,考核大致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考核,老师们多以学生的出勤率为准,但是大班教学人数较多,未必每一节课都一一点名,这种考核有失公平。期末成绩考核大多以课程论文的形式,学生往往可以通过参考网络资源简单完成。因此这样的考核方式不能真正激励学生学习,也不能测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很好地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理工科院校中文类通识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的改革策略

针对理工科院校中文类通识课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主要探索如何构建中文类通识课程体系、以能力为先导的教学方式的改革等,以此提高中文类通识课的教学效果,使之真正成为素质培养的主阵地。具体来说,笔者提出如下几条应对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课程理念

通识教育是指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包括基础性知识的传授、公民意识的陶冶、健全人格的熏陶以及一些非专业性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是要把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完整的人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以及身与心诸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与通识教育相对应的是专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一样,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二者共同组成了完整的高等教育;通识教育是为克服单纯专业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来的,是对专业教育的补充;从教育目的的角度讲,通识教育是为培养完整的社会“人”服务的,是为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服务的。

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阅读、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开设通识课,其中最重要、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设通识课。

(二)合理构建中文类通识课课程体系

理工科高校的中文类课程,并非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中文专业素养,而是应该本着更符合通识教育要求的理念来探索相关教学,最终帮助学生自主地实现个性化发展。理工科院校中文类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注意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中文类通识核心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使之特色化。为了突出特色,核心课程的数量不宜过多,但要精当。如理工科院校可将以下中文类通识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来打造:读写技巧类(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艺术鉴赏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国学经典类(建构学生的传统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人文思想类(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能力)。这些核心课程的实施形式可以多样化,不必拘泥于课堂传授的方式,可以围绕课程要达成的能力要素进行精细化设置,并强化个别指导的环节。注重对学生原典著作的学习,在开设相关课程时,应该强化对学生原典著作的导读及学习。

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选课与修读指导。我们在制定课程体系之前需要在学生群体中做大量的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在课程体系完成之后,还需要加强对学生选课与修读的指导。特别是大一、大二的学生,他们对自己的个人发展和能力培养并无自觉意识,需要进行细致的指导,否则就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再次,确立课程群与课程小组以及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中文类通识课要打破单一课程的概念,建立复合课程的概念。可根据中文类通识课的类别组织课程群,以专题和系列讲座的形式完成某一核心课程或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大一开设的中文类通识课程最好能够给学生一种大视野,如开设将科学、美学和哲学融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并由一些各有专长的老师讲一讲。但要注意的是,综合化的课程要建立起以能力为导向的内在逻辑,不可随意拼凑。”[2]

(三)探索以培养“创新素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深化通识教育,理工科院校在开设通识课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基础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学的管理体制和组织制度。探索以培养“创新素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课程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和价值,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学方式决定的。比起专业课程,通识教育更强调对学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培养探索精神当作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和技能,而是在更深层次上领悟到知识背后的方法论以及附着在知识上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文化性。

创新素质是新形势下理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就人才培养而言,所谓“创新素质”,既包含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创新思维和意识的激发与培养,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传统文化教育大可作为之处。“围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探索能激发文化自主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教学模式,是理工院校中文类通识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项目式学习”成为理工院校文化教育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项目式学习”不仅能以研促学,在激发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实践能力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例,从校级到省级、国家级,每年均不乏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项目,参与学生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应适时响应学生需求,围绕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该类项目的研发与实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此外,在理工科院校,中文类通识课程可以推行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指导学生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从而完成相关的课程学习。教师要坚持贯彻研究性学习策略,指导学生在研究者学习,在学习中研究,不要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而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学习能力。

中文类通识课程的任课教师可以尝试采用问题导向方式为主,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为尽可能地让同学们对所上课的内容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教师在课前一到两周把相关需要学生们提前了解的知识大背景或时间比较长但内容非常丰富的多媒体材料和讨论问题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告知学生自己下载查看、思考、准备。以问题带动教学,由思考提升能力。上课伊始,以预设问题的方式导入新内容的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课堂当中,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讨论中激发灵感;课堂结束,针对课程教学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和热点话题,布置问题,学生课下准备,下次上课进行演讲;期中考核,布置命题,分成团队,课下合作,课堂进行辩论。学生通过大量、多样的问题的学习讨论,不断养成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中文类通识课作为理工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正确理解中文类通识课程的教学理念与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中文类通识课的内容,创新中文类通识课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中文类通识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更好发挥中文类通识课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心智培育和知识拓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和精神教育。

猜你喜欢
理工科通识考核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