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卓瑛
区域游戏环境是幼儿园游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着隐形的影响。充分发挥区域游戏环境的教育意义,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有效渠道。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清荷幼儿园是一所小规模幼儿园。室内外幼儿活动面积较小,只有5个班级教室,一个小公共艺术室。基于实际情况,我园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五大领域幼儿发展目标和幼儿快乐剪纸特色课程,进行全园混龄游戏区域的规划,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有序、开放灵活的混龄区域游戏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因地制宜创设环境,促进全面发展
创设开放灵活、多功能化的混龄区域环境。根据处于居民楼一楼、室内外幼儿游戏空间较小的园舍条件,我们进行了全园混龄区域环境的整体规划与创设。一方面,打破班级界限,每间教室就是具有一大功能的混龄区域,每个大区域里还设有几个小区域;另一方面,在户外有限的场地进行了混龄户外区域环境创设,并充分利用社区公用场地,把幼儿园所有室内外活动场地都变成开放式、动态化、多功能的场地。
我园努力创设涵盖《指南》五大领域的表现性、探索性、运动性、欣赏性四大类型活动区,以促进幼儿均衡而个性化的发展。全园逢周一、周三进行室内的中大班混龄、小班同龄跨班等区域游戏活动;逢周二、四、五上午开展全园幼儿混龄区域活动。幼儿分为两组,各班幼儿自主戴上不同颜色的手环选择区域。为避免走廊拥挤,教师设置了室内外游戏开始的提示音乐。音乐响起,A组幼儿先到户外进行中大班混龄操和小班早操,课间操后幼儿自由选择户外混龄区域进行游戏,幼儿可换手环更换区域。同时,B组幼儿进入室内混龄区域游戏,幼儿在每个大区域内能自主选择。在上午水果餐后,A、B组幼儿互换。这样既满足全园幼儿每日至少连续一小时的自主游戏时间,也有效地解决了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
创设富有童趣、主题情境化的混龄区域环境。如户外的大滑梯区,不同学期分别创设过“葫芦山庄”“小猪乔治的秘密城堡”等主题情境混龄游戏区。其中“葫芦山庄”,有“葫芦娃闯三关”,幼儿可以攀爬攀登架,拿取高低不同竹篮里的“宝库钥匙”,在滑梯上“取宝石”“摘葫芦”;有“葫芦娃运宝贝”,设置滑轮和篮子,幼儿可自主运送宝贝;有“葫芦娃森林穿越”,教师做好防撞措施,幼儿可在滑梯下的“森林”自由穿越……大型滑梯区不仅适合锻炼幼儿的钻、攀爬、悬垂等大肌肉动作,也变成了充满童趣、挑战性的“葫芦山庄”,让幼儿爱上户外游戏。
创设安全有序的混龄区域环境。首先,建立游戏安全管理制度,为幼儿安全保驾护航。我们健全了《首遇安全责任制》《首进安全责任制》等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了特殊身体情况幼儿的提示挂牌制度。其次,让幼儿做规则的参与者,激发幼儿遵守规则的主动性。教师通过班会课、主题谈话活动,与幼儿共同商讨制定区域规则,教师学会“放手”,让幼儿主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再次,各区域负责人员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提前研讨各区域安全风险点。如户外每个混龄区域都创设有幼儿游戏规则要求和教师指导要点提示牌,增强教师的有效观察与指导,引导幼儿安全游戏。
巧妙投放游戏材料,提升良好学习品质
我园积极探索混龄区域材料的有效投放。教师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将高结构材料与低结构材料相结合,将自然生态材料、环保节能自制材料与购买材料结合,教职工、幼儿、家长共同参与材料的收集和制作,积极培养幼儿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探索材料的适宜性、层次性。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和同年龄段幼儿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积极探索混龄区域材料的适宜性、层次性,让每个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探索、获得发展。如益智区材料“给小动物喂食”,教师投放不同难度的辅助材料,勺子、筷子、大小不同的豆子和玻璃珠等,体现不同的挑战性。在科学区,小班可以由教师设计好表格,画好实验的材料,幼儿只需要做简单的标记(印章);中大班由教师提供的只有关键指引或空白表格,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探索材料的自然性、趣味性、多功能性。选择贴近自然、生活的材料,引导幼儿变废为宝、一物多用。如师生共同收集废旧的奶粉罐、纸皮等,清洗消毒后,共同创作成红绿灯、小树小花、纸板马路等半成品材料,进行“美丽的天河”“天河公园”主题构建游戏和其他自主构建活动。在户外混龄综合游戏区域,教师投放高低不同的单杠,同时将不同的单杠与其他材料相结合,增加玩法的新颖性、趣味性。如中型单杠与有弹性的大海绵球结合,幼儿可扶着单杠走大海绵球的“小河”,锻炼平衡力。
探索培养幼儿合作性的区域材料。如“清荷小舞台”表演区,设有不同主题的表演活动日。如“歌舞表演日”,教师提供音乐、视频等,幼儿推选出小导演、小主持、小演员,中大班幼儿当小导演,组织小演员们一起设计节目单,每个小演员在节目单后插上自己的号数。大家一起讨论节目表演形式和角色分配,互相装扮,开心表演,轮流观看,发展幼儿的自主策划、表现与合作能力。
设计各年龄的区域计划表,提高幼儿的自主性。教师引导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用不同形式做入区计划。如小班幼儿以插卡的形式做计划进区,中大班幼儿用表格的形式做计划进区,同时大班幼儿还尝试用小本子做入区记录,把今天自己想玩的内容用绘画表现出来。
营造温馨愉悦的心理环境,促进社会性发展
温馨和谐、温暖友爱的区域环境创设。我园坚持“以爱为本、用心育人”办园理念,为幼儿创设温馨和谐、温暖友爱的心理环境氛围。如公共环境中创设和谐相处的“小动物微景观”,在走廊转角创设“悄悄话小屋”,班级内创设“温馨小屋”,让每个幼儿在“清荷大家庭”和谐有爱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得到关怀和爱护。
轻松愉快、激励赏识的心理环境创设。教师积极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努力关注幼儿活动的过程与情感体验,注意不过多干预,在幼儿需要时才给予适度的帮助。积极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激励赏识的心理环境,多用倾听、微笑、接纳的态度鼓励幼儿尽情表达,并及时给予肯定。
建立“画出我的混龄游戏”图册。游戏后,教师引导中大班幼儿在图册上通过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游戏体验,以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的心声,增强师生互动、亲子互动。
重视混龄区域活动后的幼儿分享。通过活动后的回顾、分享,增进了师幼、幼儿之间的交流,也帮助教师了解幼儿遇到的困难以及对区域游戏内容与材料的评价,进一步优化混龄区域游戏的内容与环境。
将园本剪纸特色课程与混龄区域环境创设相融合。首先,结合我园幼儿快乐剪纸特色课程的探索,在每周的全园五大领域常规混龄区域中创设了“快乐剪纸坊”。
其次,我们开展一个月一次的全园混龄剪纸区域活动,各班根据教师特长与班级特色,创设了“动物乐聚会、乐拼部落、立体剪纸、朵朵花店、剪纸皮影戏、剪纸拓印、巧手坊”七个剪纸主题区域,实现全园资源共享。
再次,将混龄区域环境创设与幼儿快乐剪纸特色互相渗透与融合,让幼儿通过环境,欣赏传统与现代剪纸大師的优秀作品,欣赏师生、家长的剪纸作品,学习剪纸常规儿歌、剪纸技能小知识、剪纸历史文化故事等。教师循序渐进,为幼儿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线条、图形等辅助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多元化剪纸材料抒发情感,激发幼儿喜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通过一系列实践与研究,我园促进了保教队伍专业成长,初步构建起混龄区域环境创设的资源库,丰富混龄区域游戏课程的内涵,较好地实现了“小空间,巧利用,乐成长”。借助混龄区域环境创设,增进了家园互动,促进了家园共育。同时,幼儿园在与不同园所的交流中分享开展混龄区域游戏活动的经验,提高了区域影响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清荷幼儿园,本文系广州市天河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资助课题“小规模幼儿园混龄区域环境创设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6Y022)
责任编辑:谷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