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雷 张旭宇 肖跃华 刘 伟 王永宝 张美伦 张 静
喉癌在所有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大约占1/4,仅次于鼻腔癌和鼻咽癌,位居第3位。由于喉癌患者在早期出现的声嘶、吞咽困难等症状比较常见,如果不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或者治疗方法不恰当,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对患者的喉功能造成严重损伤,甚至会危及生命[1]。临床上对于喉癌患者通常采用手术治疗,并且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部分患者在手术时已经发生转移,导致手术治疗不彻底,术后很容易出现转移或复发,因此,在术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综合治疗对于提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2]。本研究对喉癌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统计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以及手术后3年的疾病控制情况,报告如下。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喉癌患者7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38例。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7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为(55.3±3.6)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5±0.3)年;依据国际抗癌联盟关于肺腺癌的TNM分期标准:Ⅰ期2例,Ⅱ期6例,Ⅲ期17例,Ⅳ期13例;类型:声门型23例,声门上型6例,声门下型2例,声门混合型7例;未分化7例,低分化3例,中分化17例,高分化11例。研究组男性30例,女性8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为(55.6±3.2)岁;病程5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4±0.5)年;Ⅰ期3例,Ⅱ期7例,Ⅲ期16例,Ⅳ期12例;类型:声门型20例,声门上型7例,声门下型3例,声门混合型8例;未分化6例,低分化2例,中分化15例,高分化15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喉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病理类型全部为鳞癌;术前没有放疗或者化疗史;均符合手术指征;均能够耐受放疗;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组患者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排除标准:患者的心、肾、肝、脾等脏器存在严重疾病;存在造血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精神功能障碍;其他部位存在恶性肿瘤。
1.2.1 对照组 采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颈部MRI或增强CT、电子喉镜等检查,确定肿瘤的大小和部位,并选择适当的手术切除方法;让患者在手术台上保持仰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后将气管切开,对于声门癌只对一侧声带累及,声带活动稍微受限或者活动正常,并且向下侵及声门或者对同侧室带侵犯没有超过5 mm的患者,采用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切除范围为部分环状软骨弓,并利用胸骨舌骨肌和颈前肌皮瓣对缺损进行修复[3];对于会厌癌早期或者只对杓会厌皱襞和室带累及的患者,采用水平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切除范围为部分舌根、会厌咽皱襞、会厌前间隙、会厌谷、会厌、喉室、室带、双侧杓会厌皱襞。对于发生在环状软骨下缘和声带游离缘下方5 mm之间范围内的喉癌患者,采用声门下切除术治疗,切除范围为该区域内的T1和T2病变部位,并在切除后将声门区断缘和气管断缘对位吻合。对患者进行鼻胃插管引流,并将咽腔缝合,手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必要时给予相应的抗感染处理[4]。
1.2.2 研究组 采用喉部分切除术联合放疗治疗: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手术完成3周后应用调强放疗对患者的瘤床和颈淋巴引流区进行放射治疗,每日1次,每次2 Gy,总放射治疗50~60 Gy[5]。
统计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健康量表(SF-36)对患者的躯体、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关系[6]。
统计对比2组患者治疗完成后1年、2年、3年的疾病控制情况。治疗完成后对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分别查看并记录患者每年的疾病控制情况。采用MRI或增强CT、纤维喉镜、活检等对患者进行检查,如果肿瘤出现颈部淋巴结或瘤床外转移则表示远处转移;如果肿瘤出现颈部淋巴结或瘤床转移则表示局部复发;如果肿瘤没有出现淋巴结转移和局部复发则表示局部控制[7]。
统计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分别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3 ml清晨空腹状态下的外周静脉血,离心以后分离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中IL-2和IL-6的水平进行检测,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治疗前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完成后均得到提高,且研究组患者的躯体、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完成后,研究组患者血清中IL-2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6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研究组患者治疗完成后1年、2年、3年的疾病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评分对比分)
注:*为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表3 2组患者治疗完成后1年、2年、3年的疾病控制情况对比(例,%)
喉癌是发生在喉黏膜上皮组织中的一种恶性肿瘤,在人体全身恶性肿瘤中所占的比例为1%~5%。由于该疾病的病变部位在人体内位置较深,而患者在发病后出现的声嘶、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又比较常见,往往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被忽略。另外,喉癌患者还会因为原发病灶位置的不同而出现其他的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不仅会严重损伤患者的喉功能,甚至还会对其生命造成威胁[8]。通过镜检可以发现,喉癌患者的声门黏膜或者声门上型黏膜都会比较粗糙,并且存在隆起、溃疡、糜烂,声门不能够正常活动等情况,因此,如果患者存在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通过取样进行活检,对疾病进一步确认,保证能够尽早治疗。当前临床上对于喉癌患者的治疗通常会采用手术将肿瘤切除,但是由于喉是人体的发音器官,同时又是呼吸道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发音、呼吸、吞咽、保护等多种生理功能,以往的全喉切除术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喉功能造成影响,尤其是会严重破坏发音功能,对正常社交和工作造成不利,并且还会永久性的留下气管造口,使患者终生残废,生活质量下降[9]。随着当前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喉部分切除术在临床中被广泛的应用,该方法不仅可以使患者的发音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对于术后喉功能恢复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更加符合当前医学模式的需求[10]。
由于中晚期的喉癌患者非常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导致手术不能够将肿瘤细胞彻底清除,因此治疗效果不佳。相关研究指出,喉癌患者的预后与其淋巴结发生转移的数量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另外,由于喉癌的病理类型大多数为鳞癌,对于放射线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因此,在术后通常需要对患者进行放疗[11]。放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方式,手术后通过在被切除病灶的病理学基础进行放射治疗,可以很大程度缩小照射视野,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定位。通过应用合理的剂量持续对局部进行照射,能够对残留的肿瘤细胞有效发挥抑制和灭杀的效果,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质量[12]。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喉部分切除术联合放疗治疗,治疗前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完成后均得到提高,研究组患者的躯体、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完成后1年、2年、3年的疾病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部分切除术联合放疗治疗喉癌,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转移和复发。
炎症因子IL-2可以对活化B细胞的增殖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进而调控机体的免疫应答,通过在肿瘤细胞表面和其受体相互结合,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发展[13]。IL-6是一种在机体炎症反应、免疫应答、造血系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因子,同时,还可以使其附近细胞因子的生存环境改变,进而加快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喉癌患者体内的IL-2水平越低或者IL-6水平越高,表明其病情越严重,越容易出现转移和复发[14]。研究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完成后,研究组患者血清中IL-2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6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部分切除术联合放疗治疗喉癌,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15]。
综上所述,采用部分切除术联合放疗治疗喉癌,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转移和复发,改善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更加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