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创新路径

2020-03-18 01:18李小刚
家长 2020年1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核心素养

李小刚

摘要:为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引领学生全面发展,我国推行立德树人思想,旨在从思想情感、行为习惯、技能及知识等角度出发给予学生科学指引,使学生掌握终身受用的能力,如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等。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立德树人思想引导下创新实践,将教改与立德树人思想融合在一起,使育人活动更加有效。本文通过探析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教学创新路径,以期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

在核心素养下探析初中语文教学创新路径有如下价值:其一,总结初中语文教育改革育人经验,为其推行立德树人理念给予启发;其二,丰富教育手段,完善育人体系,合理调配新时代教育资源;其三,引领学生全面发展,赋予新时代初中语文教育实践有效性。因此,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探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创新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教学创新要点

(一)以学生为主展开个性化教学活动

教师需根据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选择更优的育人方式,使学生在教学中有更多收获,例如教师在进行《紫藤萝瀑布》教学时,可应用“读后续写”育人手段,待学生自主阅读完毕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根据自身理解进行仿写、续写、扩写,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读后续写”内容进行探讨,加深学生阅读理解,通过教学创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文学修养、口语表达等能力,继而通过教学创新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以教材为基础扩充育人资源

核心素养具有复合性强的特点,原有教材内容无法满足教师育人需求,为此教师应根据教材优化配置新时代教育资源,例如教师在进行《落难的王子》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童话,拓展学生文学视野,鼓励学生围绕童话素材创设情景剧,以表演的方式体悟文章核心情感,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表现力、创新能力、协作互助等能力,使学生核心素养得以有效提高。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教学创新阻力

(一)教师育人观念需要转变

在以往育人进程中语文教师习惯围绕教材及设定教案进行教学,对学生学习需求、学习心理不够了解,使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削减语文教学成效,无法妥善培育其核心素养。

(二)教师教学方式需要优化

为妥善利用育人时间,高效完成语文教学任务,部分教师形成配套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僵化,一方面不可顺利达成育人目标,另一方面阻滞先进教学方法引入,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发展。

(三)教师育人体系陈旧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对教师来讲存在一定难度,教师需其调整育人目标,同时整合育人资源,然而受教学体系发展滞后因素影响,教师无法提高自身教学创新能力,因而降低了初中语文教学综合效率。

三、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方略

(一)革新语文教育观念

教师需从思想上转变教育观念,探析新时代学生发展需求,使学生通过语文教学不断成长,通过教育观念调整,达成教学创新的目标。

例如,教师在进行《春》教学时可设置探讨式问题,如“文中哪些地方用到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整合课文内容,把握情感脉络”等,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互动,使教师得以时刻关注学生,通过总结学生问题回复结果调整设问方向,激活学生语文思维,达到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獨立思考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素养的目的。再如,教师在进行《论语》十则教学时,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合理渗透为导向组织开展教学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孔子时代的求学环境,通过表演的方式再现孔子教学场面,使学生直观地体悟传统文化,感受《论语》内涵,同时使学生树立尊敬师长意识,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将传统文化视为学生德育、智育交融的纽带,教师通过革新教育观念,落实教学创新、科学育人目标。

(二)优化语文教学方法

教师需在提升自身教育创新能力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展开教学活动,妥善输出育人资源,合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进行《风筝》教学时,可采用小组合作阅读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学习实况灵活调配阅读小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基础上培养其协作互助、质疑探究等素养。再如,教师在进行《安塞腰鼓》教学时,可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先为学生播放PPT,让学生对安塞腰鼓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播放有关视频表演片段,使学生感受安塞腰鼓艺术魅力,而后让学生阅读全文找出可以诠释视频内容的语句,教师运用随文练笔教学方法,指引学生用文章中的重点字词进行短文写作练习,在助力学生积累词汇,夯实语文学习基础的同时,通过教学方法优化培育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写作能力等学科素养,符合教改提高、创新教学质量的要求。

(三)调整语文教学体系

首先教师需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纳入教学目标设定范畴,及时调整育人方向,其次教师需将学生行为习惯、思想感情、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等因素纳入教学评价体系,细化教评标准,为打造更优教学方案指明方向,最后教师应关注学生成长,根据其求学需要,提升自身教学研究及创新实践能力,为新方法、新理念、新模式的应用奠定基础,使语文教学体系更为健全,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可鼓励学生创建文学社团,根据个人喜好及能力围绕国学经典、西方神话、历史文化等展开研究,借助书籍、网络及师生互动等渠道深入解析有关文学表现形式,掌握文学特征,积累好词、好句,提升自身文学修养,使初中时期语文教学体系更为完善,通过教学创新将语文学习发展成学生的一项爱好,使教学效果得以增强。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妥善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引领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革新教育观念,优化育人方法,引进更优的教育资源,调整教学体系,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基础上提升协作能力、质疑探究等核心素养,推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庆刚.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J].教育界,2019(32).

[2]陈绵宏.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语文课内外,2019(30).

(责编  吴  娟)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创新核心素养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