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 尹小川 鲍亚男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胸腔镜肺段与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一年内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使用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50例,实施胸腔镜肺段)。对两组临床指標、肺功能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肺功能指标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依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胸腔镜肺段治疗时能够取得更佳的临床效果,术后伤口恢复快、创伤小、可靠性强,有较高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胸腔镜肺段;肺叶切除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oracoscopic lung segment and lobectomy in patients with early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ethods: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early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7 to May 2018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method. Group (50 patients, treated with lobectomy), observation group (50 patients, thoracoscopic lung segment). The two groups of clinical indicators and lung function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w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in both groups. The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arly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e use of thoracoscopic lung segment treatment can achieve better clinical results, postoperative wound recovery, less trauma, high reliability, high value of use,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thoracoscopic lung segment; lobectomy; early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linical efficacy
【中图分类号】R19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3-116-02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尽管目前对肺癌的治疗已经取得进步,但是由于许多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故此,预后能力较差[1]。患者前期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咳血、胸痛、肺部炎症等[2]。在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时,肺叶切除术是较为常见的治疗手段,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创伤面积较大且不良反应较多。因此,胸腔镜肺段治疗方法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以上两种治疗方法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比较,具体情况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一年内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标准,且均被确诊。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性25例,女性25例,使用肺叶切除术治疗),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为58.45±13.57岁;观察组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实施胸腔镜肺段),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为59.53±12.45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肺叶切除术治疗,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单肺进行通气,同时在腋中线切开长约1cm的切口,再腋前线切开长约4cm的切口作为疏导管,再肩胛下骨位置切开长约1.5cm的切口作为辅助操作孔,同时对患者侧肺叶部位进行切除,对系统性淋巴结进行清除处理,切除完成后做好缝合和防止感染等处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胸腔镜肺段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胸腔镜保留患者左肺上叶切除,并沿逆时针方向绕肺门上方分离胸膜,隔断左肺上静脉的上支后,显示舌段静脉,用内镜钛夹标记肺组织的界限,用经纤支镜对预切除肺段进行通气,接着分离切开肺实质,从而进行游离结扎,最后缝合处理,并做好预防感染工作。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并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如切口感染、皮下氣肿、心房颤动、肺栓塞等。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卡方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析
在对两组治疗效果分析后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 讨论
针对非小细胞治疗时,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肺叶切除术,此种方法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并且手术的创伤面积大,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长,且未能彻底切除引流支气管,常常会造成病情后期的复发和播散,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较多[3]。而胸腔镜肺段术治疗,可以达到根治肺癌的目的,手术的切口较小,一般为1—2cm,并隔开胸壁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患者术后疼痛轻,康复快,同时,肺功能受损程度轻,住院时间较短。治疗过程中的钛钉夹闭合处理,可对患者减少感染的机会,做到彻底止血。用经纤支镜对预切除肺段进行通气,可明确观察出肺段的界限,在保证安全切缘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保留肺组织,并且使保留的肺组织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真正意义上的达到了肺癌手术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切除病患,保护术后肺部功能,是一种更为安全的手术选择。在术前时做好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心理评估,疏解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绪。胸腔镜肺段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都比较少,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较低,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方式。
综上所述,在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时,使用胸腔镜肺段的治疗效果较好,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且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也可得到保障,有较高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为超, 葛阳, 顾江魁,等. 胸腔镜肺段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 2018, 23(5):921-924.
[2] 孙涛, 顾江魁, 胡一淼,等.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远期预后影响分析[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 9(8):86-89.
[3] 王耿杰, 马良赟, 廖泽飞. 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外周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2):21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