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珍 武俐
摘 要:课程思政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助推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了解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意义以及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内容,在分析理工科高校特点和其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加大宣传动员、注重顶层设计、构建长效机制、推动教学改革、完善评价体系“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7年年初,为打破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与思政课“孤岛化”的窘境,上海率先在高校推行了课程思政改革试点。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要啃下一批‘硬骨头,包括教师思政、课程思政、网络思政等,解决思政课和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中的一些难点问题”。由此可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成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助推协同育人成效的关键与热点问题。
笔者以“课程思政”为关键词,检索到2017年至今已有846篇相关文献被收录,相关研究涉及课程思政提出的时代背景、价值意义、协同机制、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等方面,但基于理工科高校特点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还比较少。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是专业课教师。由此,在理工科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推动协同育人工作成为亟待开展的研究课题。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内容
课程思政指高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所有开设课程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专业知识、经验技能的传授和教学各个过程中,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推进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务必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之前的思政课教师专人育人转向全体任课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三位一体”的全员育人;二是从原来思想政治课单课程育人转为通识课、专业课、实践课全过程育人;三是从传统的课堂教学特定时空育人转向第二课堂、网络平台等全方位育人。
借助课程思政推进协同育人工作,在各类课程内容中要坚持把正确价值引领、共同理想信念塑造作为社会主义大学课堂的鲜亮底色,将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提升、中华传统美德、爱国主义、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等内容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理工科高校特点与其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理工科高校特点
由于受学科特点的影响,理工科高校学生多以“科学理性”或“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为主,部分理工科高校学生对反映人文精神的价值理性有所忽视。有研究显示,以“科学理性”思维方式为主的人更擅长数学演算、逻辑推理,规则意识强,逻辑思维严谨,一般看问题偏重逻辑思维。为了毕业生具有更加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以便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部分理工科高校更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相对来说对人文社科类课程重视不够。因此,部分理工科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文精神和专业教育相脱离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教育的融合度还不够。
(二)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均不同程度地探索课程思政和协同育人工作,相对于其他高校来讲,部分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程思政相关理论研究还不成熟,课程思政与协同育人理念的氛围营造还不到位,一些高校虽然名义上规定了党委总揽全局、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协调推进学校的思政工作,但实际上相关领导体制和协同育人机制尚未落到实处,缺乏顶层设计和翔实措施。二是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部分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孤岛化”、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一些专业课程只注重本专业的单一向度,挖掘的思政资源与人文内涵不足,忽视了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三是部分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育人水平偏低。目前,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生比还没有达标,同时课程思政绩效考评体系尚未建立健全,专业课教师参加协同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和潜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建设进度与协同育人成效。
三、理工科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原则与体系探讨
实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课程协同育人,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同向同行的原则。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保持政治方向和育人方向的一致性,同时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保持一致,推动合力育人,共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是要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整体性原则。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融相通。通识课、专业课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不同特点深化教学改革。同时要努力打造一支由思政課教师、通识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专职辅导员在内的政治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专业优势互补的育人队伍,并在育人目标、育人主体、育人内容等方面实现融合。
为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和整体性的原则,推动协同育人理念落实见效,理工科高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广泛宣传动员,树立教师全课程育人理念。理工科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平台等现代新媒体,广泛宣传课程思政,做好教师的思想动员工作。理工科高校应通过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动员大会、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系列讲座、组织思政教师发展专题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培训,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切实提升教师的育人责任意识和实践育人能力。
第二,加强党的领导,注重方案框架顶层设计。理工科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掌握主导权,构建“校党委—基层党组织—党员”相互贯通的联动体制。理工科高校党委要加强领导,做好课程思政框架的顶层设计。各基层党组织应主动把课程思政平台建设融入基层党建工作中去,用课程思政建设创新基层党建内容。全体教师党员应率先承担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讲授责任,实现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资源联动,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育人氛围。
第三,构建长效机制,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格局。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坚持“党政同心”。理工科高校构建各层级、跨部门协同联动的长效机制能取得预期成效。校党委、宣传部门、人事部门、教务部门、学工部门、团委等职能部门需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形成育人合力,着力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第四,推动教学改革,在实践教学中推进课程思政。理工科高校要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课堂内容安排、教育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整合等多个层面进行统筹设计和安排。各类课程必须在深入挖掘育人元素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专业知识、经验技能的传授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索融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为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理工科高校要积极搭架各类实践平台,创新实践课程环节内容,在实践教学中以壮美自然景观、大型强国工程、各种教育基地、先进人物事迹等为主题,融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等教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隐性教育。
第五,完善评价体系,确保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成效。理工科高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督导评价,并及时宣传表彰。同时要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师德师风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师职称评审体系。把任课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评教体系,把课程思政教改成效纳入各教学单位年度教学工作绩效考核,确保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力,金昕.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内涵、难点及实现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
[2]李欢欢,韦湘燕,范小红.“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发展逻辑及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
[3]王明华.协同理论视阈下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策略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2).
[4]焦潔庆.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其优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3).
[5]潘青,张健.“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化的关键问题和实现路径探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
责编:嘉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