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咸水歌在当地青少年中的传承研究

2020-03-18 01:15刘思言
河南教育·高教 2020年2期
关键词:对策

刘思言

摘 要:中山咸水歌是广东地区一种极具地域特色、需用方言演唱的民歌,也是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当前,咸水歌在当地青少年学生中的传承存在较严重的断层,究其原因,主要有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冲击、学校及家长不重视咸水歌的传承、学生缺乏了解咸水歌的机会、社会各界对咸水歌的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针对问题,本研究提出加强重视、正确引导,加强师资培训、激发学生兴趣,加大宣传、提供平台等相应的对策,力求使青少年学生能多了解咸水歌、传唱咸水歌,让他们为家乡文化感到骄傲与自豪,同时也希望为其他存在类似问题的区域性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山咸水歌;传承现状调查;对策

咸水歌是粤语方言地区渔家传唱的一种传统渔歌,是疍家人口耳相传的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口头文化,又称“白话渔歌”“咸水叹”“叹姑妹”等。清朝诗人屈翁山在《广东新语·诗语》中记载:“疍人亦喜唱歌,婚夕两舟相合,男歌胜则牵女衣过舟也。”中山咸水歌在坦洲地区历史最为悠久,流传广泛,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唱法。2006年5月,中山咸水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民歌,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蕴含着民族最根本的基因,民歌的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极具地域特色的咸水歌是中山民间艺术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山本地青少年学生中咸水歌的传承情况如何呢?笔者通过走访及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了探究。

一、咸水歌传承调查及分析

2019年年中,笔者委托有关教师对中山城区启发中学初一的300名当地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20份,有效回收率为73.3%。通过分析有效问卷,笔者得出以下结论:90%的学生使用粤语与家人交流,98.8%的学生表示喜欢流行歌曲,80.48%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过咸水歌,96.26%的学生不会唱咸水歌,94.12%的学生表示音乐教师没有介绍或教唱过咸水歌。这些学生虽然具备了解、学唱咸水歌的语言环境,但是咸水歌在他们当中的认知度非常低。咸水歌这一需要用方言演唱的地方民歌传承情况堪忧。通过调查,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冲击,让青少年学生与咸水歌渐行渐远。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现代媒介的传播,大量的欧美歌曲及日韩歌曲涌入人们的生活,这些歌曲对青少年学生有较大的影响。很多青少年学生对欧美、日韩流行歌手及流行歌曲如数家珍,但是对自己家乡及身边的优秀传统民歌比较陌生。个别学生甚至认为民歌与外国流行歌曲相比不够洋气。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当地的青少年学生与咸水歌渐行渐远。

第二,学校及家长不重视咸水歌的传承,使青少年学生缺乏了解咸水歌的机会。问卷显示,有98%的家长从未向自己的孩子介绍过中山本地民歌,他们更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并不是特别关心。众所周知,音乐课堂与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实现路径。笔者通过对中山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分析,发现目前初中使用的人音版教材6册书中没有咸水歌的内容。校内的音乐活动也极少有与咸水歌相关的主题内容。

第三,师资匮乏是影响青少年学生学唱咸水歌的重要因素。民歌在悠长的发展过程中,最本真的传播方式就是口头相传、口耳相传。对极具地域语言特色的咸水歌而言,其吐字、韵味、风格等都需要面对面的口传式传播。笔者走访坦洲咸水歌博物馆及东升咸水歌传承基地了解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山咸水歌曾鼎盛一时,但随着咸水歌“顶梁柱歌王”何福友、梁容胜、陈石等人的相继离世,现在坦洲能够系统地演唱咸水歌的已经不超过10个人了。多年致力于推广、宣传咸水歌的陈锦昌老师说:“目前中山咸水歌基地学校有传承氛围,但传承工作做得不够系统和细致,很多老师都是外地人,本身不了解咸水歌的历史,没有掌握咸水歌的创作技巧和唱腔唱法,不能有效地教授给学生。”口传心授、口口相传是民歌的传统学习方式,师资的匮乏是咸水歌濒临失传的重要因素。

第四,社会各界对咸水歌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咸水歌的传承与发展受到阻碍。目前,中山市有6所小学被定为咸水歌传承学校,其中,中山市东升胜龙小学还被评为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然而,对中山地区几百所中小学来说,这个数字显得微不足道,根本无法促使更多的青少年学生充分了解咸水歌,这严重阻碍了咸水歌在本地区的传承和发展。此外,这些传承基地都是小学,到了中学后,学过咸水歌的学生大多无法再继续相关的学习。虽然中山每年都在坦洲举办咸水歌文化艺术节,但是宣传力度不够。在调查的学生中,有97.33%的学生表示从未看过咸水歌文化艺术节,也没有了解过相关信息。

二、咸水歌在当地青少年中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尊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和人文涵养,是增强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一)加强重视、正确引导,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了解咸水歌

当前,大部分家庭对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成绩非常看重,但对音乐方面的教育不够重视。想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了解和学习咸水歌,学校与家庭应该共同担起责任,要形成合力,重视咸水歌的传播。首先,学校要多宣傳,让一些家长改变“学音乐可能影响成绩”的旧观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学生喜爱的音乐类型,有意识地向他们介绍中山本地的咸水歌。其次,家长要营造家庭音乐的氛围,在适当时间为青少年学生播放咸水歌,让他们耳濡目染,熟悉咸水歌的旋律,为学唱咸水歌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再次,在课时及教材内容有一定限制的情况下,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咸水歌专题讲座,组织建立咸水歌社团,组织学生观看《中国民歌大会》节目里中山咸水歌代表演出的视频等,激发学生对家乡民歌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最后,学校也可以邀请咸水歌传承人到校给学生进行现场展示,还可以通过开设网课,请咸水歌专业人士录制相关系列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了解咸水歌,学唱咸水歌。

(二)加强师资培训,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愿意学唱咸水歌

民歌主要通过传唱来进行传承。学生不仅要了解咸水歌,更要学会唱咸水歌。开展咸水歌的教学对音乐教师的水平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针对咸水歌师资匮乏的问题,教育部门可以邀请咸水歌传承人对各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使音乐教师首先成为咸水歌的传承者。此外,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建立咸水歌教研组或教研室进行咸水歌课题探究,也可以组织教师听课、观摩等,还可以举办市、区级咸水歌公开课比赛,给教师展示和锻炼的平台,不断提高教师教授咸水歌的水平。只有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提升了,他们才可以用自己的歌声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学唱家乡的咸水歌。

(三)编写具有中山地方特色的系统化的咸水歌教材

虽然目前咸水歌传承基地有各自的校本教材,但学生的基础不统一,因此这些教材并不适合所有学生的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可以组织咸水歌方面的专家及传承人共同编写具有中山地方特色的系统化的咸水歌教材。教材内容要涉及咸水歌的起源与发展、咸水歌分类及风格、由浅入深的咸水歌歌曲谱例及音频视频资料等。系统化的教材针对的是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

(四)加大宣传、提供平台,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传唱咸水歌

首先,社会各界要重视对咸水歌的传承,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区镇艺术馆等场所展示中山咸水歌的历史与发展,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了解咸水歌。其次,民间艺人要加强展示,并重视与青少年学生的互动,让青少年学生充分了解中山咸水歌的分类及演唱风格。再次,学校要多举办有关咸水歌的专题讲座,多展示咸水歌的相关历史发展情况,同时鼓励音乐教师在咸水歌教学方面的探索。最后,学校要鼓励学生参加市、区、校等不同级别的咸水歌比赛,通过不同的比赛平台,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投入咸水歌的传唱及宣传家乡歌曲的活动中去。

三、结语

中国的民歌承载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撐。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民歌是中国民歌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更多的青少年学生传承本地区的优秀民歌,保护本地区的文化血脉与根基,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对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编:清 欢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的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