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朱熹的德育方法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2020-03-18 01:15朱钰晖胡昊宇
河南教育·高教 2020年2期
关键词:德育方法高校德育朱熹

朱钰晖 胡昊宇

摘 要:朱熹的德育思想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本研究在阐述朱熹德育思想形成背景、德育目的、德育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探索朱熹大学阶段的德育方法,即从居静持志、言行一致、循序渐进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朱熹大学阶段德育方法对高校德育有一定的启示,高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和远大的志向,并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约束。高校也要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品质,同时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

关键词:朱熹;德育方法;高校德育

朱熹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后世儒生的价值理念。朱熹关于德育的思想被人们广泛关注,这些道德培养的方法对今天的高校来说仍有较大的借鉴意义。然而,很多人不能认真地研读朱熹的相关著作,并且对朱熹所处的时代背景及现实条件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部分人对朱熹思想存在较大的误解。

一、朱熹德育思想简介

要挖掘朱熹德育思想的宝库,就要对朱熹德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德育目的、德育内容有必要的了解。第一,朱熹德育思想的形成背景。朱熹出生于南宋内忧外患时期,他一生都致力于通过重建一个有序的社会秩序来改变这种动荡的环境。朱熹师从刘子翚、李侗。刘子翚认为士子应该把广博的知识积累在自己身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内心丰腴、神采焕然的程度。李侗以儒务实、道务空来说明禅学与当今济世之法的无用,从而使朱熹崇儒。此外,朱熹在武夷三先生的影响下,对北宋时期理学家的理学思想產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提出道德教化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并将此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第二,朱熹的德育目的。朱熹将德育目的分为基本目的和最高目的。基本目的是通过教导人们遵从封建伦理纲常来培养人们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最高目的是为了变化气质之性,使人们恢复到自然之性,成为“圣贤”。朱熹认为可以通过道德教育使普通人达到圣贤的标准。第三,朱熹德育的内容。朱熹德育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小学学其事,大学学其理。德育内容总体上是围绕着封建社会三纲五常展开的,以“明人伦”为教育目的。小学阶段的德育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大学阶段的德育指的是在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上,人们还需要学习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必要性。本研究主要围绕朱熹大学阶段德育方法来进行探讨。

二、朱熹大学阶段德育方法

朱熹在著述中将大学阶段定位为针对15岁以上的学生,这与现代高校学生年龄是比较接近的。因此,朱熹大学阶段的德育方法对现代高校德育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朱熹大学阶段的德育方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居敬持志。居敬持志既是朱熹重要的读书原则,也是他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居敬持志出自《性理精义》:“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居敬即读书时精神专一,不要被外事打扰。“敬”字功夫乃圣门第一要义。在道德培养过程中,个体首先应当端正自己的心态,保持诚恳的态度。就持志而言,朱熹认为无论是读书还是道德的培养都需要先树立一个明确的志向,明确志向才能潜心修养。

第二,言行一致。在论述知与行的关系中,朱熹将知与行的关系分为三个层次:知先行后、知轻行重、知行相顾。第一个层次,知先行后。这是因为“欲行而未明于理,则其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为何事也”,人们必须先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才能养成合乎社会准则的道德行为。第二个层次,知轻行重。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希望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有合乎标准的道德行为,从而建立正常的封建纲常伦理秩序。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既是德育的出发点也是德育的落脚点。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地位论述中,道德行为的重要性高于道德认知。第三个层次,知行相顾。“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在“行”的问题上,朱熹指出,“以理言,人欲自胜不过天理。以事言,则须事事去人欲,存天理,非一蹴即几,一下即成”,强调人们要立志,时刻注意自省,从而使自己的内心保持澄明,最终达到成为圣贤的理想目标。

第三,循序渐进。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朱熹提出了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道德修养的培养也需要这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博学之。人们应当明确学习内容和方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广泛的学习。第二个层次是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人们要对学习的内容加以思考,并细细体会其中的精妙与不足之处。第三个层次是笃行之。在道德培养过程中,朱熹尤为强调“行”,希望通过日常的活动来培养符合社会伦理道德标准的行为习惯。先养成良好行为,进而上升为良好品格。这种循序渐进的培养方法能为人们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朱熹大学阶段德育方法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一)引导与约束相结合

朱熹大学阶段德育方法对引导和约束这两者有所侧重,更强调正面引导,他认为仅仅是消极地禁止某些行为是没有效果的。只有当学生发自内心地明白道德之举的必要性时,才会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自觉践行,这是规章制度约束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以朱熹个人为例,朱熹在自学及从师历程中确立了重塑纲常伦理的理念。因此,他无论是在为人处世方面,还是在读书治学方面,均秉持这一理念,方成为宋朝大儒。首先,高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志向。志向确立的前提条件是要明白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及所应承担的责任。朱熹对不同身份的定位也阐述得比较清晰,他主张“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他给每个身份角色都下了十分清晰的定义,个人可以在此基础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履行这个角色的社会责任。其次,高校要鼓励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朱熹认为道德修养旨在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而非直接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走近学生、走进课堂,同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此外,教师要注意及时鼓励学生,认可、赞许他们的进步,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以更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最后,高校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适当地约束学生的行为。高校通过制定一些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制力较弱的学生的行为,对行为规范做出明确要求,使学生言行举止符合道德标准。

(二)知与行相结合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是相互依存的。朱熹将德育分为知、情、意、行四个环节。其中,“行”这一环节最为重要,他认为人们能够立志践行道德,但是这种习惯是比较难坚持的,会不断为外欲所干扰。因此,若想成为一名君子,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儿上锻炼自己。“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知与行的关系就像是目与足的关系,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道德认知的确立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前提。正确的道德认知能够引领人们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是培养正确的道德认知的目的和归宿。首先,高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知。高校管理者和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尊重學生人格,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平等。其次,高校要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注重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高校可以多开展学雷锋、读书月、心理健康月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长。最后,高校要引导学生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使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

(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每升一个阶段,学生可能都会面临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内容、新的教学方式等。如何使我们的德育形成一个连贯的体系呢?朱熹对此做出了论述:“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朱熹认可每个人养成良好道德行为的可能性。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高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有针对性地培养。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学习能力、现有的接受水平、气质特征等方面来综合考虑道德教育的着力点,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过于急躁,要给学生吸收、内化的时间和空间。

朱熹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十分重视各阶段德育的规律与方法总结,并能根据个体的年龄特点制定符合道德标准的规章制度。在强调德育的今天,朱熹的德育思想仍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由于时代背景等因素,朱熹德育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此,高校应当加以修正,要辩证地看待,取其思想和方法中合理的内容,跟当前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德育方法,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格。

参考文献:

[1]黄胜科,李崇英.朱子之路(第1版)[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2]张昭炜.朱子晚年“木晦于根,春容晔敷”的精神旨趣[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

[3]姚宇轩.朱熹道德教化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4]张子川,程怡.朱熹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转化[J].黑河学院学报,2016,(7).

[5]林建华.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生成与建构[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

责编:清 欢

猜你喜欢
德育方法高校德育朱熹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提升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中德育方法的变革
“朱子深衣”与朱熹
城市高中生思想行为特点与德育方法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