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燕,黄 伟,冯玉燕,胡 芳,冯文龙,胥 媛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0)
深静脉血栓(DVT)主要是指一类因血凝块引起静脉阻塞的疾病,如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则会诱发深静脉功能障碍,甚至引起肺栓塞,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影响[1-2]。近年来,随着创伤发生率的不断提高,下肢骨折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需长期卧床静养,而骨折部位制动可能引起静脉血流缓慢,进一步使DVT形成,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生存质量[3]。因此,加强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护理干预、预防DVT就显得尤为重要,亦是改善患者预后以及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足部动静脉脉冲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肢体DVT预防的一种有效手段,关于足部动静脉脉冲预防骨科患者术后DVT以及肺栓塞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多[4]。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足部动静脉脉冲及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DVT的效果,旨在为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寻找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案,现做一介绍。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下肢骨折术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A、B、C、D 4组。A组:男女比为 27/23,年龄 55~78岁,平均年龄(64.22±3.73)岁;骨折类型:股骨干骨折20例,胫腓骨骨折26例,其他4例。B组:男女比为29/21,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64.27±3.75)岁;骨折类型:股骨干骨折21例,胫腓骨骨折26例,其他3例。C组:男女比为28/22,年龄56~80岁,平均年龄(64.31±3.77)岁;骨折类型:股骨干骨折22例,胫腓骨骨折25例,其他3例。D组:男女比为30/20,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4.34±3.78)岁;骨折类型:股骨干骨折21例,胫腓骨骨折25例,其他4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2)年龄≥18 周岁;(3)既往无 DVT史。排除标准:(1)合并四肢感染、慢性静脉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者;(2)伴有心血管、脑血管以及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3)术后应用抗凝药物者;(4)交流沟通障碍或伴有精神疾病者。本研究已获得研究对象同意,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A组不进行护理干预及足部动静脉脉冲干预,B组单纯进行护理干预,C组进行单纯足部动静脉脉冲干预,D组进行足部动静脉脉冲联合护理干预。(1)足部动静脉脉冲:术后第1 d开始采用LBTK-M-1 1000型足底动静脉泵进行足底脉冲,脉冲压力设置为110 mmHg,脉冲持续时间3 s,脉冲间隔时间20 s,2次/日,2小时/次,连续干预14 d。(2)护理干预:术前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介绍手术方式、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并告知其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术中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师完成手术,避免对血管造成不必要的损害,避免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高浓度溶液在同一部位长时间输注。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重点观察肿胀、疼痛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术后肢体功能锻炼。
比较4组DVT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前1 d、术后14 d大腿周径与小腿周径,术前1 d、术后14 d时疼痛变化情况。通过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评估DVT情况,超声检测结果由我院高年资医师通过双盲法审核。疼痛变化情况主要通过数字评分法(NRS)进行判定,总分0~10分,得分越高说明疼痛越剧烈[5]。
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以[n(%)]表示计数资料,实施 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实施 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D组DVT发生率低于B、C组,而B、C组DVT发生率低于A组(均 P<0.05),见表1。
表1 4组DVT发生情况比较
D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C组,而B、C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均P<0.05),见表2。
表 2 4 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d)
表 2 4 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d)
注:与A组相比,#P<0.05;与D组相比,*P<0.05
组别 下床活动时间4.13±0.77 3.01±0.74#*2.97±0.76#*1.88±0.67#n住院时间A组B组C组D组50 50 50 50 19.57±2.48 16.42±2.15#*16.47±2.17#*12.84±2.01#
4组术前1 d时大腿周径与小腿周径差异不明显(均P>0.05);术后14 d时D组大腿周径与小腿周径均小于B、C组,而B、C组大腿周径与小腿周径均小于A组(均P<0.05),见表3。
表3 4组术前1 d、术后14 d大腿周径与小腿周径比较(±s,cm)
表3 4组术前1 d、术后14 d大腿周径与小腿周径比较(±s,cm)
注:与A组相比,#P<0.05;与D组相比,*P<0.05
组别n 大腿周径 小腿周径术前1 d 术后14 d 术前1 d 术后14 d A组B组C组D组50 50 50 50 55.72±3.19 55.75±3.23 55.80±3.20 55.83±3.22 52.89±2.18 50.31±2.05#*50.28±2.04#*48.12±1.77#37.19±2.39 37.24±2.41 37.22±2.37 37.20±2.36 35.79±1.75 33.50±1.70#*33.47±1.68#*30.88±1.57#
4组术前1 d时NRS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均P>0.05);术后14 d时D组NRS评分低于B、C组,而B、C组NRS评分均低于A组(均P<0.05),见表4。
表4 4组术前1 d、术后14 d时NRS评分比较(±s,分)
表4 4组术前1 d、术后14 d时NRS评分比较(±s,分)
注:与A组相比,#P<0.05;与D组相比,*P<0.05
A组B组C组D组组别 术前1 d 6.87±0.28 6.90±0.29 6.83±0.31 6.85±0.32 n 50 50 50 50术后14 d 5.37±0.26 4.11±0.24#*4.08±0.20#*3.12±0.23#
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以及血管壁损伤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引起DVT的三大因素,而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几乎同时存在上述因素[6-8],如不予以积极有效的干预,患者术后发生DVT的概率可达45%~84%。从而导致下肢长期肿胀,甚至溃疡,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9-11]。由此可见,针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实施有效措施预防DVT十分重要。足部动静脉脉冲可提高纤溶系统活性,同时减少纤溶蛋白溶酶原活化抑制因子,使组织性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素的活性增加,达到预防DVT的目的[12-14]。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其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本研究结果显示,D组DVT发生率低于B、C组,B、C组DVT发生率低于A组,表明足部动静脉脉冲以及护理干预均可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DVT发生风险,且将上述两项干预方式联合应用预防DVT效果更佳。分析原因,笔者认为足部动静脉脉冲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腿部动脉血流量,加强侧支循环,改善肢体血液灌注,继而缓解肢体动脉缺血状态,从而降低DVT发生率。闻静等的研究证实[15],足部动静脉脉冲可促使血液形成高速脉冲血流,促进下肢循环,有利于避免凝血因子聚集以及血管内膜粘连,进而达到避免DVT形成的目的。与此同时,护理干预也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避免因长期卧床引起DVT。
D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C组,而B、C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A组,说明足部动静脉脉冲以及护理干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将上述两项干预方式联合应用对促进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更为明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使其摄入充足的营养,促进伤口愈合;而足部动静脉脉冲可促进静脉回流,为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研究发现,4组术前1 d时大腿周径与小腿周径差异不明显,术后14 d时D组大腿周径与小腿周径均小于B、C组,而B、C组大腿周径与小腿周径均小于A组,说明足部动静脉脉冲联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肿胀情况。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足部动静脉脉冲主要通过足底气垫进行快速冲击,在腿部肌肉收缩协助下克服骨筋膜室内压力促使静脉血液形成高速的脉冲血流,继而显著增加血流速度,改善静脉血液阻滞情况,降低了毛细血管压力,促进了淋巴与组织液回流,进一步达到改善肢体肿胀的目的[16]。
本研究结果显示,4组术前1 d时NRS评分差异不明显,术后14 d时D组NRS评分低于B、C组,而B、C组NRS评分均低于A组,说明足部动静脉脉冲联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疼痛。分析原因可能是,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舒适度,而足部动静脉脉冲在使用过程中可避免因骨折断端移位以及压迫所致的软组织二次损伤,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
综上所述,足部动静脉脉冲与护理干预联合应用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可有效预防DVT的发生,同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发挥缓解肢体肿胀以及疼痛的作用,临床推广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