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障中职支持性就业工作分析

2020-03-17 10:07梁玉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7期
关键词:支持性工作岗位智障

梁玉霞

[摘           要]  在学校“五位一体”的支持性就业服务模式背景下,经过多年的就业转衔工作经验的积累,探索智障中职支持性就业工作分析。从意义、内容和流程阐述智障中职学校支持性就业工作分析的开展情况。

[关    键   词]  智障学生;支持性就业;工作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7-0028-02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关于残疾人就业的政策落地,支持性就业服务模式已经成为智障人士就业的趋势,以提高智障类残疾人的就业成功率。

我校经过了多年的智障职业教育和就业转衔服务实践,形成了“学校—残疾人劳动者协会—企业—家长—学生”五位一体的支持性就业转衔服务模式,经过实践发现现阶段就业推荐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就业推荐成功率不高。在给智障中职学生进行“五位一体”的支持性就业转衔服务、就业推荐时我们不知道企业的工作岗位对就业人员的基本认知能力、功能性表现、工作态度及行为表现、社会能力表现等知识技能要求具体是什么,导致在推荐学生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我们认为好的学生推荐出去却不一定适合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导致就业推荐成功率不高。所以在推荐就业之前有必要对企业的工作岗位进行分析,作为推荐就业的数据指导。

经过实践探索,我校在开展就业推荐工作时遵循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特质论和人境适配的原则。即每个人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都有其特质;每一份职业在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标准等方面都有其独特性。在工作时,当人的特性和工作的特性能互相匹配,则能胜任工作,较好地完成工作要求,人也能更稳定地留任工作。智障学生的特性更突出,在推荐就业时更应该遵循“人境适配”的原则。做好工作分析是做到“人境适配”、提高学生与工作岗位适配度的一个重要环节。

此外,对工作岗位进行分析能与智障学生能力分析相匹配,在推荐就业前能依据智障学生的就业意愿和智障学生能力短板,对照岗位能力要求对智障学生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增强智障学生的应聘能力,提高就业推荐成功率。

二、支持性就业工作分析的意义

在工作分析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工作岗位的技能、知识、能力、态度等要求标准,在对学生进行职前训练时可以作为企业岗位要求标准,指导学生去学习某一特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巧。此外,典型工作分析,可以用来分析学生是否适合此项工作。综上所述,工作分析的研究意义有:

(1)工作分析的结果对智障中职职前训练的目标、内容等获得确切的依据,来制定职前岗位技能训练计划。

(2)工作分析对工作能力、知识、态度等要求明确,可作为智障中职学生就业推荐前的能力评估标准。

(3)工作分析数据作为开展就业转衔服务,确定推荐就业对象,做到“人境适配”原则的依据和基础。

三、支持性就业工作分析概念和内容

(一)支持性就业中工作分析的概念

支持性就业工作分析是指对聘用智障中职学生的企业中智障学生能胜任的工作岗位涵盖的职务及工作环境进行客观、完整及正确的观察、数据收集与评估分析,进而根据分析内容填写表格,形成书面的工作分析资料。以指导后续的就业转衔服务工作。

(二)支持性就业工作分析的内容

工作分析的内容包括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要求等,还应对员工从事该岗位的知识技能、职业态度素养等方面进行分析。支持性就业中的工作分析内容分类概况如下:

1.工作内容及标准分析

(1)工作环境;

(2)工作岗位完整的工作阶段;

(3)工作岗位完成标准、考核要求;

(4)工作岗位作业流程。

2.工作岗位对工作者的能力要求分析

(1)工作岗位的基本认知能力要求;

(2)工作岗位的功能性表现要求;

(3)工作岗位的工作态度及行为表现的要求;

(4)工作岗位的社会能力表现的要求;

(5)其他与就业相关的要件,如工作者学历的要求、独立出行能力的要求等的分析。

四、支持性就业工作分析的方法和流程

(一)支持性就业工作分析的方法

支持性就业工作分析既要了解工作内容及标准,也要分析工作者从事该项工作的必备能力要求,所以在进行工作分析时要求就业转衔工作人员采用多种工作分析方法。

1.观察法

指就业转衔工作人员到企业,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仔细观察,通过拍录像、拍照片、写观察日记等方式记录目标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将工作者的工作行为、工作流程系统地记录下来,以获取工作的真实情况和工作环境的情况。

2.访谈法

指就业转衔工作人员根据工作分析的需要,周密地制订访谈计划和罗列结构化的访谈纲要,明确访谈目标,再与企业主管和工作人员进行访谈,获得目标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工作要求等资料。

3.岗位体验法

指就业转衔工作人员亲身去企业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一定时间,切身体验工作岗位的工作要求、工作内容、工作标准等内容,写岗位体验工作日记,记录每日工作活动和工作情况,作为工作分析的资料。

(二)支持性就业工作分析的流程

经过工作实践,笔者总结支持性就业中的工作分析需具体、详细、真实地收集目标工作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客观地描述目标工作的工作环境、工作阶段、工作标准、工作流程等内容;并且要分析工作中对工作者能力的要求,如工作的基本认知能力要求、功能性表现要求、工作態度及行为表现的要求、社会能力表现的要求等内容;最后整理资料,建立完整工作分析结构,填写表格,撰写工作分析结论,形成文字材料。综上所述,组织工作分析的流程可归纳为四个阶段:收集工作分析资料、描述工作内容、分析工作中的能力要求、总结整理形成文字材料。

1.收集资料调查职业描述

在收集资料调查职业描述前确定需要分析的代表性工作,并且要明确工作分析的目标,不同的目标会导致收集资料的侧重点不同,相应的收集工作分析资料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工作分析的资料是用于开发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的,那收集工作分析资料的方法最好是去企业进行岗位体验。理清工作分析的目标和确定好需要分析的代表性工作以后,就需要研究者制订计划、拟定访谈纲要,通过观察、访谈、岗位体验等方法收集详细、真实、具体的工作分析的资料。

2.描述工作内容

收集了工作分析资料后,需要研究者整理影像资料和文字资料,根据在收集工作分析资料阶段的所见、所闻客观地描述工作内容,阐明代表性工作的工作环境、工作阶段、工作标准、考核要求、岗位作业流程等内容。这需要研究者尽量翔实、客观地反馈出代表性工作的工作内容。

3.分析工作中核心职能要求

核心职能是完成工作需具备的最重要的才能。在分析工作中的能力要求这个阶段,要求研究者挖掘代表性工作中对工作者能力的深层要求,包括基本认知能力要求、功能性表现要求,工作态度及行为表现要求、社会能力要求等,进而具体表述或量化体现分析结果。如酒店洗衣房折叠布草的工作,在基本认知能力方面要求智障工作者会20以内数数、会辨认10种布草并分类,在功能性表现方面要求智障工作者能搬运20公斤的布草、能连续站立8小时。这些详细、具体的能力要求分析就需要研究者在收集工作分析资料阶段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观察、访谈或岗位体验,从而获取真实、客观的工作分析数据。

4.总结整理形成文字材料

在这一阶段需要研究者汇总整理二、三阶段分析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工作分析结构,填写表格,撰写工作分析结论,形成文字材料,以指导支持性就业推荐和职前训练。

五、结论

在支持性就业中,对代表性工作进行工作分析可帮助智障中职学生去学习某一特定工作所需要的技巧;此外,还能用来分析智障中职学生是否适合此工作。因此,工作分析在支持性就业服务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不容忽视。

笔者认为,为使支持性就业工作分析做到客观、完整和正确,在收集资料调查职业描述这一阶段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根据工作分析表格,以终为始倒推需要调查的职业描述和核心职能要求分析的内容,制订收集资料调查职业描述的工作计划。在工作计划指引下,撰写周密、详细的访谈提纲,以挖掘工作中深层次的核心职能要求。这是使工作分析做到客观、完整和正确的基础。

此外,在整理工作分析材料,填写表格,撰写工作分析结论,形成工作分析文字材料的时候研究者的文字表达极为重要。工作分析的记录要做到简练而完整,清晰填写观察和分析结果,否则无法客观、完整和正确地表达观察和分析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炳男.工作分析在学校经营之应用[J].学校行政双月刊,2004(3):16-30.

[2]廖晟堃.以工作分析为本位的训练需求评估[J].品质月刊,2006(1):71-73.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支持性工作岗位智障
基于工作岗位分析的课程建设探讨
让智障儿童喜爱上美术课
具身体验:培智体育教学的实践
为智障孩子撑起一把青春伞
幼儿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小学1~6年级师生关系特点实践研究
提高材料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支持性
开年珠宝小惊喜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