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0-03-16 06:59郝清杰
高校辅导员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生观小事价值观

郝清杰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秘书处,北京 100191)

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体,人的素质决定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水平。因此,人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核心问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大时代命题。这一重大命题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具有丰富的新时代内涵。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既是指培养青少年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是指大力培养新时代的好干部,也是指培养一切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当中来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如以国有企业人员为代表的新时代工人、以农民企业家为代表的新时代农民、以航天人为代表的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以教师为代表的新时代知识分子等等。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的教育培养工作,高度重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所以说,“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个目标,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需求的;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对我们党关于人民群众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在新中国建设进程中,毛泽东同志十分关注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培养。他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这里的受教育者,既可以理解为青少年学生,也可以理解为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2]这进一步提出了“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明确了国家对全体公民的基本要求。在20 世纪90 年代,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3]这一论述明确了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重大目标。进入21世纪,胡锦涛同志再次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4]这些重要论述,都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人才指明了方向、丰富了思想内涵,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要命题的思想源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要目标,对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强化自觉、提升素质,积极投身到民族复兴伟业中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5]这个培养目标,既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的优秀传统,又具有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明特征。这个鲜明特征集中体现在“新时代”这个关键概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新,不是指形成了多少新名词、概括了多少个新概念、提出了多少新口号,而在于我们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新中国成立70 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基础和新条件。另一方面,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还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一些影响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尚未解决。比如,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等。这些新问题和新挑战,恰恰是我们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出发点,也是我们党开展各项工作的着重点。站到这样的发展新起点,通过有效解决新问题,成功应对新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恰恰是时代新人应该肩负起的时代重任。

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关键是青少年。2014 年5 月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对广大青年提出了具有“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的要求。时隔4年,2018 年5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指出:“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衷心希望每一个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对广大青年来说,这是最大的人生际遇,也是最大的人生考验。”[6]在这两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在青少年中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爱国者、奋斗者和实干家。

成长为新时代的爱国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广大青少年应该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坚定的爱国者。当然,做新时代的爱国者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提升科学文化素质,扎根人民,服务社会,奉献国家。

成长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毛泽东同志讲,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中国共产党始终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并将其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广大青年应该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奋斗的动力来自于崇高的志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应该是每个有志青年的崇高志向。具备了这样的志向,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就具有了无穷的动力。

成长为新时代的实干家。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必须依靠各行各业各种人才的奋勇开拓,扎实苦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中,都应该面向实际、深入实践、严谨务实,苦干实干,才能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干出一番属于自己、也属于新时代的辉煌事业。

人生要有大目标,但做小事是一个人成长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大目标是在完成无数小事的基础上实现的。小事能磨练素质提高能力,在关键时刻甚至能够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决定大局的成败。所以,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既应该仰望星空,树立远大理想,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又应该脚踏实地,发扬实事求是优良作风,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循大道做小事这个根本原则。

大事看才,小事看德。小事常常是检验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试金石”。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处理的都是日常小事。日常小事形形色色,人们处理小事的方式方法千差万别,充满了这样或那样的偶然性。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透过这些充满着偶然性的小事,却能够反映一个人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体现他处理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行为模式,展示着他思想与行为逻辑的必然性。偶然性是变动不居的,但蕴含在偶然性背后的必然性,也就是一个人思想言行基本原则却是相对稳定的。这种必然性上升到理论,就是所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在思考和处理小事过程中逐步形成并沉淀下来的。这种充满着必然性和体系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类历史上形成了诸多思想学说体系,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8]

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理想追求和生活方式,解决问题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逻辑。只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才能把小事做实做好。在人类历史形成的各种理论学说当中,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人们思想言行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真正选择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实践中辨别是非曲直、抵制各种诱惑,从小事里看出大局,在小事中得到锤炼,磨砺品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培育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一个人具有了科学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就能更高质量地完成日常工作中有意义的小事。做好千百万件小事,日积月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就会实现质的升华,也就具备了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基本条件。

猜你喜欢
人生观小事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关于快乐这件小事
每一件小事都又烦又重要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人生观(一)
小事不小
难忘那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