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维度视角下的学生素质拓展评价体系探索*

2020-06-30 07:50:56齐山华毕鑫鑫
高校辅导员 2020年3期
关键词:星图坐标系区间

齐山华 林 竹 毕鑫鑫

(1.山东大学 口腔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2、3.山东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也对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2002 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推出了《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中青联发[2002]14 号),决定在全国63 所高校试行。近年来,很多高校大力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积极探索新方式,取得了一定进展,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山东大学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素质拓展培养计划”,积极探索研究型大学实践教育教学的新形式和新途径。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一、学生素质拓展评价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素质拓展计划旨在建设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增强自主发展动力、提升就业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素质拓展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也有利于为社会储备人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评价体系的建立既能对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真实反馈,也能对学生在校期间成长发展轨迹进行写实性描摹。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鉴定和反馈学生的真实情况,引导和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素质拓展计划,为学校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参考。

学生素质拓展评价是实施素质拓展计划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当前评价体系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在评价构建目的上,重鉴定轻发展;在体系设计上,重经验轻科学;在指标体系运用上,重他评轻自评;等等。这些都不利于素质拓展计划的深入推行。所以,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过程中,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公正合理、切实可行的素质拓展评价体系和操作程序,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双维度视角下学生素质拓展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针对素质拓展计划的活动设计,我们可以将学生在校期间需发展提升的相关素养归纳整理为德、识、群、情、创五个模块。以山东大学实施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培养计划”中的十类活动为例,德即品行、信念,对应活动形式为主题教育、志愿服务;识即社会责任、精神品格,具体形式为社会实践、讲座论坛;群即团队合作、领袖意识,具体形式为社会工作、社团活动;情即情操、意志、审美,具体形式为文化艺术、体育健康;创即创新、创业,具体形式为学术创新、就业创业。

(一)双维素质拓展指标体系设计

1.双维度视角的内涵

将五个模块的素养分别从“行动”和“能力”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借助赋值与量化,获取学生素养状况。“行动”是对于学生活动参与性的描述,自左至右行动力由弱到强。“能力”是对于学生活动成果的描述,自下而上反映该模块能力由低到高。“行动”是对学生日常参与活动的活跃情况进行记录,通过记录该类活动参与次数和时长,体现学生对该模块素养的热衷情况。“能力”是对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的表现、成绩情况进行呈现,体现学生对应能力水平的高低。将二维坐标系划分A、B、C、D 四个区间,分别为特长区间、成就区间、激活区间、潜力区间。每个学生都可以对应相应的坐标系区间,从“行动”和“能力”的相对表现,评价在该素质模块坐标系下的发展状态。如图1所示。

图1 “行动”“能力”双维度视角分析图

2.坐标系量化赋值

通过统计每位学生参加各类素养模块活动的频次及活动时长,加权计算综合(学习和德、识、群、情、创六个模块)行动得分;统计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所获得的各类奖项情况,加权计算其能力得分。根据学生总体得分分布情况,确定合适的坐标原点,从而确定个体具体位置。

3.列表绘图示例

从山东大学大一至大三学生之中随机抽出29名学生为样本,计算学生“能力”和“行动”得分,得到各个年级学生行动和能力总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年级样本学生能力和行动得分情况

从表1 可以看出各年级的素养情况不同:年级越高“能力”得分差距越大,高年级“行动”得分低于低年级。绘制不同年级的坐标图,然后以“能力”和“行动”的平均值确定各自坐标图原点位置,最后对应不同学生的坐标位置形成双维度坐标系下的散点图。如图2、3、4所示。

图2 本科一年级取样示例

图3 本科二年级取样示例

图4 本科三年级取样示例

双维坐标图可以直观呈现不同个体“能力”和“行动”评价结果,个体的坐标区间可以反映个体素养在年级中的相对水平,从而为进一步分析、指导提供依据。从示例图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位于特长区间或潜力区间,而落在成就区间、激活区间的学生数量较少,并且“能力”与“行动”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一般参与度越高,更容易取得一定成就。

(二)素质拓展发展轨迹设计

1.素质拓展多维星图的内涵

将学生五个模块素养情况及学习成绩的指标量化绘制成星图,全面呈现各模块素养强弱。素质拓展多维星图由正六面形构成。用线段离中心的长度来表示该模块素养高低,以正六边形中心为原点向外辐射,离原点位置越远说明该模块指标量化得分越高,该模块素养越高。如图5 所示。

图5 素质拓展多维星图

各模块素养单独计量和评价,每个模块设置满分为5分,分别统计学生各模块活动的参与度和成就。计算各模块素养得分,定期绘制学生的素质拓展星图,跟踪学生的成长轨迹与发展路径,从而为学生素质拓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实施针对性措施。

2.不同年级绘图示例

以山东大学大一至大三29 名学生为随机样本,计算不同年级各模块素养的平均得分情况。如表2 所示。

表2 不同年级样本学生各模块素养量化情况

其中基础素养、展望素养,是通过对新生进行素养的自我评估和展望评估,得到学生素养的基础情况,了解学生对于自身各方面素养提升的诉求。大一至大三素养情况是根据学期结束时各模块指标计算的素养得分,根据得分绘制不同年级素质拓展星图。

首先,根据新生样本的基础和展望得分绘制基础星图和展望星图。新生在“创”方面有所欠缺,对于“情”“创”两方面,新生期待着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由于新生入学时对于素质拓展的目标普遍偏高,展望星图有虚高趋势,需要根据实际发展而矫正。如图6所示。

图6 新生基础星图与展望星图

其次,根据大一素养平均量化情况,绘制大一素质拓展星图,并结合基础星图和大一星图校正展望星图。按如下公式进行校正:校正展望星图=基础×25%+展望×25%+大一星图×50%。如图7所示。

图7 大一素质拓展星图、校正星图

最后,根据二、三年级平均量化情况绘制高年级拓展星图。对比两个年级的拓展星图可以看出,在学习成绩、德、识方面,两个年级的样本几乎无差别。在群、情方面,三年级相比二年级要高。而在创方面,大三的样本得分较低,原因可能是创新创业活动的获奖难度要高于其他类活动,而在活动总量上,创新创业活动略少于其他类活动。如图8所示。

图8 高年级素质拓展星图

(三)评价指标的应用

1.案例一:学生L,本科一年级至二年级

二年级学生L大一结束时在双维度坐标系下的相对位置位于激活区间,参与各项活动的热情较高,但能力相对欠缺。然后结合其自评情况,绘制校正展望星图。从星图中可以发现该生在“情”指标上获得了满分,但是在创新方面成绩并不理想,从校正展望星图来看,该生期待一个较为全面的提升。根据评价结果,建议该生保持高涨的活动热情。一是继续发挥在“情”即文体活动方面的优势;二是在“德”“识”“创”方面发掘自己擅长领域,在不懈的努力与尝试中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三是在学习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提高课堂效率、科学安排作息等。如图9所示。

图9 学生L二维坐标图和素质拓展多维星图

对学生L 进行针对性指导后,绘制该生大一大二的星图变化情况,分析其素质拓展轨迹,如图可以看出该生“情”指标依然保持满分,在“德”“识”两方面的努力也得到了显著的回报,同时可以看出该生学习成绩有较大提高,但“创”方面并没有显著提高,还需要拓宽创新创业发展领域。如图10所示。

图10 学生L大一、大二素质拓展星图

2.案例二:学生M,本科二年级至三年级

三年级学生M大二结束时在双维度坐标系下的相对位置,位于特长区间,参与各项活动的热情较高,同时获得了高于平均数量的奖项。然而在绘制大一、大二的星图后,发现虽然该生在参与活动方面处于进步趋势,但其学习成绩却处于退步的状态。根据评价结果,笔者肯定该生在活动参与方面的成绩,鼓励其继续保持参加各类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与其交流对于课程学习的看法。我们发现该生对课程知识的重视程度有所欠缺,用于学习的时间较短,建议他在继续保持其他方面的素养的同时,在学习方面也要投入更多精力,注重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如图11所示。

图11 学生M二维坐标图和素质拓展多维星图

笔者在对学生M指导后量化了该生大三的星图情况。可以看出,该生成绩显著提高,同时保持了“情” 即文体活动的优势,在“创”“德”“识”方面也都有一定提高,尤其是“创”方面,但是在“群”方面还有待提高,该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和社团活动,锻炼群体合作能力。如图12所示。

图12 学生三年级星图对比

三、素质拓展培养评价体系构建的问题及建议

(一)评价体系构建的问题和难点

从构建双维坐标系来看。首先,在学生“行动”和“能力”的量化方面,由于学生众多、活动繁杂,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活动之间学生成就量化权重较难确定;如何细致统计量化诸多较小型的活动,仍需要继续进行方法探索。其次,坐标系原点是根据总体情况确定的,各区间仅代表相对水平并非绝对水平。这使得大多数学生位于特长区间或潜力区间,而落在成就区间、激活区间的学生数量较少。因此,如何确定坐标原点,更精确地发现实际位于成就区间、激活区间中的学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从素质拓展星图来看。刚入学的新生普遍具有较高目标,其展望星图不免会出现虚高的现象。如何使学生绘制出切实有效、符合自身的展望星图,也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总之,不管是双维坐标系还是素质拓展星图,在进行指标量化时出于客观可操作性考虑而采用了静态的评价指标体系,忽略了学生本身是不断发展的个体。而细化的、共同化的指标体系本身与促进学生素质拓展发展性原则是不相符的。

(二)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构建素质拓展计划的评价体系的目的是引导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素质拓展,评价体系的目的在于改进而非简单鉴定。因此,在建立素质拓展评价体系时应注意如下四个方面。第一,素质拓展评价不仅要记录静态数据,更要突出“拓展”过程与成果,呈现学生动态成长轨迹。第二,素质拓展计划和评价要覆盖到全员。要将全体本科生纳入素质拓展动态培养信息库,便于学生和教师实时掌握素质拓展情况,引导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第三,建立动态的、发展的素质拓展指标体系。素质拓展评价也是学生自我诊断、自我发展的过程,指标量化时应该给予自评设置一定空间,并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不断调整指标体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素质拓展评价要具有及时性和准确性。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素质拓展评价结果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扬长补短,拓展自身素养。

猜你喜欢
星图坐标系区间
解两类含参数的复合不等式有解与恒成立问题
你学会“区间测速”了吗
星图上非线性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
诗意联结 水漾星图——上海龙湖·星图美学展示中心
现代装饰(2019年7期)2019-07-25 07:42:20
解密坐标系中的平移变换
坐标系背后的故事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03
基于重心坐标系的平面几何证明的探讨
中等数学(2017年2期)2017-06-01 12:21:50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极坐标系下移动机器人的点镇定
天文测量仿真器模拟星图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