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的“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衔接质量持续改进探索

2020-03-15 20:56洪冬梅
高教论坛 2020年9期
关键词:理论课中职院校

洪冬梅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南宁 530022)

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已成为函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其中,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德技双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实现中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必然是中高职课程衔接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文运用持续改进的循环管理理论,探索出提升“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衔接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PDCA循环的内涵及特征

PDCA循环最初是美国著名的统计学家、被尊称为“现代质量管理之父”的沃特·阿德曼·休哈特(Walter A. Shewhtar)于1930年构想。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推广运用于质量持续改进的管理活动。PDCA循环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1]。P阶段主要是确定工作目标及制定工作计划,D阶段主要是实施计划中的相关内容,C阶段主要是检查执行计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A阶段主要是处理前一阶段结果:肯定改进成效,总结成功经验并加以规范化,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PDCA循环呈现出如下特征:一是环环相扣。PDCA循环是围绕着同样目标的一环扣一环顺序运行的有机整体。二是持续循环。PDCA循环是一个循环结束又开始新的一轮循环,在周而复始的循环中,将成功的经验予以肯定,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其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规律。三是阶梯上升。PDCA循环是在不同水平上循环。每个循环结束后,质量水平就会上升一步。以此为基础再进入下一个循环,不断运转,稳步递进。

二、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衔接质量持续改进循环的构建

运用PDCA循环理论,分析课程衔接过程中存在问题,通过不断进行改进加以化解问题,推动课程衔接持续向前发展。本文的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衔接质量持续改进循环将被设计成“4+8”,“4”表示四个阶段,即制定计划、实施教学、监控评价和总结提高,“8”表示8个步骤,即分析衔接现状、明确改进目标、执行改进措施、建立组织保障、监控实施过程、评价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推广、完善改进措施[2],做到紧扣主旨、环环相连、持续上升。总而言之,PDCA循环为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衔接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PDCA循环应用于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衔接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实践设想

依据上述构建的课程衔接质量持续改进循环,依据中高职学校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推动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质量工作走上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第一阶段:制定计划阶段

具体是通过对中高职学校实地考察、中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谈、中职生和高职生访谈及企业调查,分析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衔接现状,据此来制定详细改进计划。

步骤1: 分析衔接现状

毋庸置疑,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在中高职院校实践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还存在如下问题:

1.部分中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认识还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高屋建瓴地阐明了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长远意义,随之党和政府出台了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系列政策文件,并且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三令五申,反复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成长成才、对社会和国家的巨大作用。但是,部分中高职院校仍然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他们更多将关注点落在学生熟练掌握技能,顺利找到工作,提高学校就业率。因此,中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够重视,就不会认真思考中职和高职两个学段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问题,自然不可避免地会在课程衔接效果上打折扣。

2.目前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还缺少整体设计。如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价方面都是分别制定,还没有做到衔接整体安排,于是就出现了课程目标的层次不鲜明、教学内容重复倒挂、教学方法衔接不到位等现象。

3.大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衔接意识和能力,沟通交流平台尚未搭建等。因此,需要学校采取各种措施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性,主动参与课程衔接教学改革当中。

4.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教学质量保障主体职责分工不清晰,全校教育教学人员的教学质量保障意识淡薄,支撑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备,课程衔接经费落实不到位。这样就会导致课程衔接教学质量不佳。

步骤2: 明确改进目标

在分析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须改进问题的基础上,将在思想认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有效整合提升,以达到课程衔接教学成效最优目的。

第二阶段:实施教学阶段

课程衔接质量持续改进的关键阶段是执行改进计划。因为本阶段是关乎着预期目标能否达成,所以需要严格落实制定计划。

步骤3: 执行改进措施

1. 强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认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职业院校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提供保障,理应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所以,部分中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从发展大局和长远出发,站在立德树人高度,准确定位其功能,投入必要的财力和政策,构建系列配套机制,为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保障护航。

2. 加强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系统性设计

针对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中高职院校要整体上设计两个不同学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使之体现出系统性和阶段性。唯有如此,才能做到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前后照应、循序渐进,保证育人目标的一致性、同向性。

第一,课程目标的衔接。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执行、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3]为目标,这一目标理应是中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同目标,是课程目标衔接的出发点。同时,还要根据中职和高职学生理论认知和需求水平的层次性与差异性,设定适合不同学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如,中职学段呈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是并进式的,即由教育者主导性地引导学生获取学科知识以外,还需向中职生输入价值引导,如正确职业理念,实现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同行。高职学段呈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是双向互动式的,即高职生具备一定的理性认识和感性判断能力,教育者将教学内容输入学生受众后,需要等待学生主体对等的信息反馈,在双方的信息传输中实现学生主体对知识体系自我吸收,对价值体系从自我认知到认同到践行。以职业道德领域为例,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要着眼于帮助中职生了解职业道德基本内涵、主要内容以及时代变迁等内容的同时,也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增强遵守职业道德和提高职业技能的自觉性。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向高职生阐释新时代对高素质劳动者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理解我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与高素质劳动者的关系。促使高职生发自内心感悟到职业道德对职业发展和人生成长的重要性,并将此感悟转化为行动,学会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自觉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第二,课程内容的衔接。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通过课程内容表现出来。所以,课程实施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紧紧围绕课程目标,立足学生年龄特征、思想发展水平和现实社会要求等,构建出层次清晰、完整、螺旋上升的课程内容,弥补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衔接的缝隙。如,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都应该要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理论教育,社会发展历史和现实的综合演变教育,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个人健康成长的价值归向教育,但也会因学段不同会呈现层次。如中职学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在知识目标,从最简单的感性知识入手,让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基本理论观点有了初步认识;高职学段的《毛浙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侧重在能力目标,由浅入深,把知识点和理论讲深讲透,帮助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教学方法的衔接。完美呈现出课程内容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所需的教学效果。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的“八个统一”要求是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衔接理论依据。为此,我们要以理论依据为指导,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要求、与中高职学生知情意行发展的特点,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理论更加有温度,更能真正打动人心。如,中职学段思想政治理论课则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体验教学法等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思考;到了高职学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则可以借鉴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如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现实模拟等多种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理念和目标的渗透和传递。例如,中职学段的“领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重要性”内容,尝试以“为什么眼见不一定为实”为议题,采用小组讨论形式探讨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内容,采用案例分析方法理解人生发展与自然、社会和他人息息相关,学会在和谐共处中实现人生发展;“理解社会发展是实现人生梦想的客观环境”内容,以“‘中国制造 2025’为我们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怎样的舞台”为议题,采用角色扮演、活动体验方式,了解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大环境,领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迫切需要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高职学段可以将“如何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做为一项学习任务,按照任务驱动法实施步骤完成,或者让学生利用实习实训、三下乡的机会,采取走访调研优秀工匠人成长成才历程,从中理解爱岗敬业的意义,懂得乐业、勤业、精业的具体要求。

第四,考核评价的衔接。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最难的就是在于考核评价。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程度及学科素养仅通过一套标准化试卷、一次实践活动测试、或者课题研究行动等方式是难以完全正确或是欠全面的。所以,在构建课程考核评价的衔接上,一是注重考核评价的多角度、全方位。评价要有4个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课堂学习评价和实践活动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二是注重考核评价的多样性。除了传统的纸笔测试外,尝试融合调查论文、访谈记录、演讲稿、体验性活动作业、个人反思小结等方式,全面反映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轨迹;打破单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价,吸引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企业相关人员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评价。三是注重考核评价的阶段性。要符合学生成长变化的阶段特征和课程教学的学段要求,在注重考试评价的延展的同时又有所侧重。如中职学段思想政治课侧重对学生知识认知与行为习惯的考核评价,高职学段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对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评价。力求实现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课课程考核评价在结构、时空、边界上的无缝对接。

3.重视配强中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积极搭建沟通平台

一是吸引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加入中高职院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水平[4]。由于开展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的任务繁重,加上该课程的理论性很强,唯有具备坚定正确政治立场、学养深厚、教学能力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这类课程的作用和功能。为此,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应采取多种措施缩小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差距,增强学校吸引力,如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待遇等,让更多优秀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愿意投身于职业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并且乐意进行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二是注重对当前就职于中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程衔接意识和能力的培训。尝试将中职和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安排在同一批培训,培训内容注重阐述开展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的意义和现状,讲解如何有效实现课程在目标、内容、方法及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衔接。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中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衔接的意识和能力。三是积极搭建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沟通平台。实施“大手牵小手”结对共建项目,开展中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相互听课、集体备课、教学论坛、主题实践活动。并且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宽中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交流互动的时间和空间,了解其学段的诉求、期待以及彼此互通、衔接的经验,整合资源力量,发挥集群效应,提升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4.内化质量意识,共同推动衔接

一是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共同组织教育管理者、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教学质量管理培训,形成相互认同的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减少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衔接的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实施过程中的阻力。二是建立符合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质量要求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联合制定与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有关的教学管理文件、教师考核细则、学生评定标准等规章制度,确保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三是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在与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相关的教改课题立项、教师培训、交流学习等方面给予专项经费上的支持,为推进中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提供物质保障。并且专项经费的管理必须坚持使用目的明确、保证专款专用。

步骤4:建立组织保障

依据以高职院校为主导、依托中职学校、联合开展施行的原则,建立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的组织保障。

在校级领导层面,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共同建立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项目工作小组,该小组的组长由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党委书记共同担任,成员包含分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校领导、教务处领导、二级系部领导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负责人。项目工作小组依据《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统一制定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质量改进工作指导方案,时时督查工作开展具体情况,审定年度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教学工作报告等事项。

在教学管理层面,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教务处共同负责落实领导决策,将宏观、抽象的文件转化为微观、具体的工作事项,并做好各项工作的对接、协调、管理和解答,让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质量改进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在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层面,双方通过定期召开专项教学会议形式,围绕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主题,研讨教学质量改进中各种情况,在反思改进过程中摸索一套适合中高职五年一贯制学生进阶发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监控评价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对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是否完成预期目标进行监控与评价。一旦出现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情况则会立即对实施方案进行重新调整,保证循环系统运行流畅和有效。

步骤5:监控实施过程

采用自监与督监结合、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结合的“两结合”方式,对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衔接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避免执行误差。一方面,中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要定期对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工作进行全面监查,保证教师在教学计划、课前备课、课堂授课、实践教学、学生作业、课程考核等各环节遵循教学改革要求开展;另一方面,组织校外同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家和校内教学督导员不定期到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的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等随堂听课,以此来督查课程衔接的执行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如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课程衔接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沟通交流较少,课程衔接内涵建设指导不到位等。此刻,必须在第一时间予以解决,一是增强中职和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课程衔接重要性的认识,继续为教师之间即时交流沟通创建便利途径。二是中高职院校的教务处都要注重方案执行的过程性指导,可以不定期组织专家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课程衔接的目标、内容、评价等内容做精准讲解,保证课程衔接执行落到实处。

步骤6:评价实施效果

组成由院校、专家、第三方评价机构构成的评价小组,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进的目标。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主要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和五年一贯制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整改性评价,完善课程衔接的教学体系;专家主要通过实地走访检查对课程衔接的教学运行效果进行诊断性评价,就存在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助力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质量持续上升;第三方评价机构是由企业、学生和家长组成,他们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学生素质等指标进行客观的评价,这些结果将作为改进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质量的重要数据。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阶段

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要求越来越高,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不能满足现有教学质量水平,务必在循环改进中寻找前进方向。

步骤7:总结经验推广

经过上述的循环改进,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从摸索渐进为规范,表现为有工作指导方案、有执行过程痕迹、有课程衔接质量监控、有课程衔接质量提升效果,环环相扣、持续前进,为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衔接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所以,当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即将开始下一轮循环改进时,需要共同组织召开学校管理人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五年一贯制学生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一方面总结上一轮循环改进的成功经验,编制出一系列物化成果,并将其向同级同类学校进行推广;另一方面总结存在问题,为下一轮循环提供依据。

步骤8:完善改进措施

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衔接质量持续改进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为此,中高职学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勇敢直面现实,接受挑战,充满信心完成尚未解决问题,如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衔接不够,可以组织中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基于原有统编教材基础上,主动将两学段教材进行对比和调整,保证形成系统、连贯、递进的教材体系;五年一贯制学生参与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不强,可以让学生清楚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个人成长成才的意义,端正学习目的和制定

具体学习目标,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内驱动力,最终将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质量持续改进工作成效真正落实到学生。

按照问题导向、共同推进、过程管理、阶梯提升的思路,推动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衔接的内涵建设,不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而且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理论课中职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