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信息化发展探究

2020-03-15 21:40范庆军
高校后勤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师生员工高校后勤后勤

范庆军

高校后勤信息化发展探究

范庆军

[四川大学后勤集团副总经理]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后勤则为高校培养学生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条件保障。在学校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建设与学校发展步伐相匹配的一流后勤条件保障必不可少。随着社会的发展,加强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工作,不仅有利于提升后勤服务保障水平,更是对高校的又好又快发展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本文结合近几年我校后勤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旨在对当前高校后勤信息化的发展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以期对如何进一步深层次推进高校后勤的信息化发展脚步进行研究和探索。

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管理服务

201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发展新动力,需要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

信息化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从思维到模式的各种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同时也为高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后勤作为高校的服务保障部门,信息化的发展程度也直接映射着高校的整体发展水平。从高校信息化整体建设为出发点,以师生员工的需求为立足点,不仅可以大幅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与保障的成效,也可以大力促进高校后勤顺应新时代更快更稳地持续发展。

一、高校后勤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电子计算机逐渐普及,Word、Excel、PowerPoint在后勤管理工作中的推广运用,让人们的记录、统计等方式变得方便快捷。到90年代后期饭卡、水卡在校园里通用,方便师生员工的就餐、喝水、洗澡等。到近十几年来一卡通在校园里广泛使用,带着一张卡即可吃、喝、住、行、借阅书籍等。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高校后勤信息化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水平,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的。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高校后勤信息化总体呈现以下特征:

(一)认识一致,师生员工均希望开展后勤信息化建设

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高校后勤之间的互通加强,使各高校后勤对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也越来越深刻。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创新发展,快速地催生出大量新的服务模式和途径。如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让广大师生员工认为自己不是社会的边缘人?在高校后勤中建设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信息化服务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要。从目前高校后勤信息化的发展需求来看,各高校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师生员工,均对后勤信息化发展有着极大的期望,希望通过基础设施的改进、硬软件的升级,在校园里工作、学习和生活得更加便捷。

(二)发展不均,各高校后勤信息化的水平各不相同

虽然发展后勤信息化是共识,但受地域、经济、理念、师生员工要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高校后勤信息化的发展程度不尽相同。通过对部分高校后勤主页的调查发现,有的高校后勤主页至今仍旧停留在发布简介、新闻和通知公告上,缺少能与师生使用和互动的各类信息化板块,有的高校后勤主页上则有专门的后勤信息化服务模块,平均含有3-7个,更有甚者多达20个左右的后勤服务应用模块,顺畅地进行着各类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从师生互动留言上看,这些信息化发展的举措,是得到了相当的肯定的。

二、信息化给后勤发展带来的变革和影响

信息化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身处其中的高校后勤也不例外。大数据时代,高校后勤的信息化发展,各类服务平台的诞生,使高校后勤的管理和服务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改变方式方法,提升办事效率

过去的后勤服务,是后勤员工与师生之间的服务,是人与人直接接触的服务,如宿舍报修一般是先在宿舍管理员处填单,宿舍管理员收集一定量或是在某个固定时间将报修单交与维修中心,维修中心再派人进行维修;申请调宿更是要在宿舍管理员和学院老师之间来回跑几趟才能完成……

通过建设信息化后勤,将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连成一体,师生无需东奔西走,甚至足不出户,仅需要一部手机或是一台电脑即可实现查询宿舍、申请调宿、寝室报修、对后勤服务进行监督反馈、失物招领、二手交易等需求。师生员工当时来不及或者不愿当面反映的意见,则在监督板块上畅所欲言,这样搭建出的一架师生沟通的桥梁,让后勤管理者可以根据师生员工的反馈来及时调整和改进,不仅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使管理也变得透明、高效,更是把所有的工作都留下了公开的痕迹,作为考核评优的依据也让人心服口服,提升员工工作的认同感和工作积极性。

(二)不断收集大数据,实现精细化管理

宿舍的门禁系统、食堂的刷卡机、报修平台、监督板块……当师生在信息化的基础设备上留下痕迹时,也留下了大量具有分析价值的数据。应用后台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进出宿舍的情况、师生对菜品的喜好、宿舍维修的重点、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而调整后勤服务的方向和重心。

后勤满意度的提高一直是高校后勤工作的重心,通过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准确找到后勤服务对象的需求,根据需求开展工作,也就是从提升用户体验角度出发解决问题,当大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得到解决,人本化服务的要求即得到贯彻落实,最终师生对后勤的满意度大幅提升也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

(三)拓宽服务途径,提升后勤整体形象

信息化的后勤,是开放的后勤、共享的后勤。传统的后勤服务是后勤部门与师生员工之间的吃、住、行等服务,后勤需要从其他部门获取的数据很少,能为其他部门提供的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更少。随着后勤的信息化发展,后勤将收集到的精准化描述师生员工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还能为学校其他部门提供定量化的决策依据,帮助对学生开展个体或群体的精准预测。

如通过宿舍管理部门设备的记录,可以知道某个学生什么时间离开宿舍,到某个时间点了有没有回宿舍,进而将没有回来的学生名单及时告知辅导员,帮助其了解学生的行为动态,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再者,后勤信息化也是高校的信息化,将后勤的信息化服务端口架构在学校各类平台端口上,师生员工在浏览信息时,顺便也浏览后勤的宣传信息,能大大提高后勤的关注度,进而提升师生员工心目中的后勤形象。

三、当前后勤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人才匮乏

受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大部分高校后勤员工的构成均为教职工家属、复退转军人以及安置人员等,高端技术人才并不愿在后勤服务岗位上埋没自己的所学,所以高校后勤缺乏高端技术人才,这就严重制约着后勤信息化的发展。即使后勤引进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也会因为技术人员不到位,故而不能很好地发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

(二)缺乏顶层设计格局

就目前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后勤的信息化建设均为搭建一个后勤服务平台,然后在上面开展各种与后勤有关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然而,后勤是学校的后勤,师生是学校的师生,无论后勤怎样信息化,都始终在学校的圈子里。由于前期建设时缺乏顶层设计,导致后勤的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其他信息化建设隔离开来成为孤岛,大数据也只能呆在自己的池子里,大大降低信息化的成效。

(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是一笔较为可观的支出,而且还会有后期的维护费用。大多数高校领导往往更看重科研经费的投入,对只是保障师生员工生活的后勤服务重视程度不够,不愿将大笔费用投入到短时间看不到实际收效的后勤信息化发展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金的投入,后勤信息化的建设也不过是空谈。

(四)行业技术研究薄弱

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均有相通之处,每个高校都自己研发一套后勤管理系统,其实也是社会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但如果全由社会企业来研发,一是成本高,二是不易准确把握高校后勤的需求,并不实际。目前有信息化建设做得较好的高校,向其他高校后勤有偿提供软件服务,但却存在不完全匹配的问题。综观后勤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缺乏较为深入有效的后勤信息化技术研究成果,是严重阻碍信息化发展的因素之一。

四、推进后勤信息化发展的思考

高校后勤信息化发展至今,有成功经验也有瓶颈困惑,后勤部门仍需要坚定信念,加大行动力,克服各类困难,坚持到底。

(一)注重顶层设计,统筹安排

后勤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更是观念的更新。从上至下,统一思想,从顶层开始设计和统筹规划,提高全员的重视度和参与度,建成大数据的池子,才能避免将后勤信息化建成孤岛,同时避免发生重复建设现象,为后勤信息化的建设谋好开篇。

(二)深化后勤改革,保障建设

大多数高校后勤现有的管理制度仍未实现以岗定人、同工同酬,想要留住人才,实在太难。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改革,通过改革建立良性机制,进一步提高高校领导及社会各方面对高校后勤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建设资金、软硬件环境等方面取得支持,留住人才,同时规范各项后勤业务,加强高校后勤职工队伍建设,提高管理干部信息化意识,提升后勤职工信息应用水平,全力保障后勤信息化建设。

(三)开展部门协作,共建共享

后勤部门还应主动加强与高校其他部门的联系,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形成制度统一、信息全面、数据标准、结构合理的大数据池,互通有无,互相分享,为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四)发挥行业引领,促进交流

2011年6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研究分会建立了全国高校后勤信息化推进工作委员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引领作用,指导各高校后勤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建设,开展技术培训,申请专项资金,建立各高校交流学习平台,发挥先进学校的示范作用,势必能带动各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工作更好地开展。

五、结语

事物的发展总是在曲折中前进,高校信息化的发展之路也必定不会一帆风顺。作为高校后勤工作人员,充分认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新观念,创新思维,顺应时代发展,锻炼自身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后勤信息化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1]李倩.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9(10):69.

[2] 李凯,左登登.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J].经济 研究导刊,2018(12):157-158,165.

[3]刘全明,王忠良,刘玉锁.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探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19(01):20-23+42.

[4]强飙,汤志军,胡玥.大数据时代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探索——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7(05):32-35.

[5]吴丽.“互联网+”时代高校后勤服务的转型与探索——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6 (2):11-13.

[6]蒋宏潮,鲍伟.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3):27-29.

(责任编辑:赵永奎)

猜你喜欢
师生员工高校后勤后勤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后勤服务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高校领导干部以群众路线为基础践行“三严三实”的长效机制研究
高校后勤餐饮业的财务管理探析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