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四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20-03-15 19:55
高校后勤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创新型导师

薛 梅

构建高校“四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薛 梅

江苏大学]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高校应聚焦“三全育人”,通过意识引领、政策保障、平台搭建,实现“全方位”育人;注重学生成长规律,实现“理论-实践-理论”的“全过程”育人;通过校企联动、“双导师”制度,实现“全员”育人,努力构建理念“渗透-政策托底-师资保障-实践强能”的“四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四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重申了继续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制定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重大规划。可见,在新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议的提出,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僵化,普遍存在创新文化氛围不足、学生积极性和关注度不高、创新型师资力量短缺、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培养过程闭环等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文章就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加强意识引领,建设优良学风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也能反作用于物质,对物质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作用。而“创新意识是进行创造力活动的首要前提,创新意识作为动机是活动是否具有创新性的重要保证。创新思维是影响整个活动的关键因素,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打破常规思维,用异于常人不同的视角进行探索才能发现新的问题和观点,开发新的领域”[1]。因而,创新意识的引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初期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当牢牢把握对学生创新意识、思想的引领,从而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内生力。

(一)多渠道思想引领,培养创新思维

一方面,大学时期是学生思想日益成熟、视野逐渐开阔、思维不断发散的关键时期。因此,高校要牢牢把握学生这一成长特点和规律,从学生入学时抓起,把稳思想之舵,通过入学前暑期慕课、新生入学教育等方式宣传创新理念和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将创新意识引领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为学生心灵埋下创新创业的种子。同时,通过各种创新创业案例引导学生直面创新创业的困难和挑战,增强其承受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另一方面,“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历史使命,为了更好地培养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用人才,高校教师要以身作则,传道者要先自己明道,主动学习创新理念、思想,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二)全方位氛围营造,建设优良学风

首先,主动占领网络宣传重要阵地,从学生入学伊始,通过“两微一端”等学生喜爱的方式定期推送学术带头人、学术大家的科研创新成果,提高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兴趣和敬畏感。其次,利用勤工助学等方式选拔、推荐优秀学生到各实验室值班学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间增强对科研、创新的认识与关注度。第三,普及宣传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及其奖励政策,提高学生的参赛意识和积极性。最后,新生刚入学正处于新环境的适应期和新目标的制定期,稍有疏忽便会陷入迷茫的状态,而创新氛围的营造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优良校风学风的建设,减少了新生入学的茫然感,有助于学生学业目标的建立。

二、健全双创制度,强化政策保障

任何一个项目的实施都离不开顶层设计的政策制度导向,因而,要想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一)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现阶段,对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仅局限在培养研究型人才方面,较少关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高校注重培养专业化、专家化人才,专业学科划分较细,知识范围相对较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知识的融汇贯通和创新思维。因此,高校应当牢牢把握时代需要和社会需求,及时、准确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将创新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并且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在培养目标中规定学生在毕业前必须修满一定的创新理论学分和创新实践学分。第二,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创新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让学生有意识、有目标、有规划地通过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完成相应创新学分。第三,完善学校课程体系设置,开设创新创业专门课程(选修),为立志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专门的理论指导。

(二)组建创新创业学院,选拔优质创新人才

由于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创新创业兴趣和创新创业能力,所以根据精英教育模式,面向全校学生,选拔具有创新创造潜力、立志创新创业的优质人才,组建成创新创业专门学院,单独管理,集中教育,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使用率。

在创新创业学院管理之下,第一,通过专业授课、学术讲座、专家报告、参观学习、模拟实践、创业沙龙等形式开展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训;第二,整合创业模拟实训等方面资源,有计划、分层次地提供普惠式免费创新创业专项训练与指导;第三,对创新创业学员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特长组成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团队;第四,为创新创业学院重点创新创业团队提供独立的资金支持。

(三)建立休学创业制度,鼓励学生休学创业

大多立志创新创业的学生会存在这样一个困惑,即如何平衡创新创业和学业之间的关系?一部分学生由于潜心创新创业而落下学业甚至放弃学业;一部分学生致力于提高学业成绩而放弃创新创业念头与灵感;一部分学生既想专心学习又想创新创业,奈何最终顾此失彼,一事无成。

针对此现象,高校可以根据国家政策或者学校特点设置创业单独休学年限,最大程度保障学生安心创业。同时,针对申请休学创业学生给予一定的创业补偿与奖励,鼓励学生休学创新创业。

三、增强校企联动,配齐导师队伍

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校内创新创业资源匮乏,创新创业专项教师队伍短缺,且学校教师多偏重理论而缺乏创业实践经验,很难为学生提供高效的创新创业指导。因此,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度、加强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一)增强校企合作力度,实行校外导师制度

马克思强调,人的最根本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高校亦然。大学并非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校企联动,又可称之为产学研合作,即学校、企业之间密切合作交流,实现人才、信息、知识等要素的融通。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应当充分挖掘、整合校内外资源,将“全员育人”的“全员”拓宽到社会领域,实现社会资源效益最大化。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是学校人才输出的主要市场,他们对人才的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因而,高校应当主动联系企事业单位杰出校友和著名企业家,聘请他们担任创新创业学院的校外指导老师,结合社会需要和生产实际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校外导师可根据学员培养过程一期一聘,发放聘书,师生根据自己意愿实行双选。针对工作杰出的校外导师可予以一定的名誉奖励。

(二)建立科研导师制度,强化双创师资保障

大多高校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并不完善,甚至部分高校并未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高校不仅肩负着人才培养的使命还肩负着科学研究的艰巨任务,而高校教师都是高层次、研究型的高级知识分子,很多老师有着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在各学院各专业根据教职工的科研成果、学术道德选拔一批科研创新能力强的校内科研导师团队,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高校应当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注重创新型人才的过程化培育。在新生入学创新创业理念渗透、氛围营造之后,给每位同学配备科研导师,为学生提供科研创新理论教育,帮助学生解决科研创新方面的困惑与难题。在科研导师的指导和要求下,学生需加入科研导师研究团队,参与科研导师项目,从基础做起,提升自身科研创新能力。

(三)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严把准入退出关口

创新创业导师队伍主要由上文所说的校内科研导师和校外导师组成的双导师,对于创新创业导师队伍的建设管理又是目前高校存在的一大难题。

高校应当遵循“高进、精育、严考”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原则,不断完善导师的准入、考核、退出机制。第一,坚持“高进”原则,严把创新创业导师选拔准入关口。高校在选拔创新创业导师队伍时必须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不能为了有导师而选导师,而是应当制定一套系统的导师选拔标准,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导向,选拔真正服务学生创新创业的导师队伍。第二,秉持“精育”理念,提升创新创业师资水平。高校应当为导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专项经费拨款,为学生和导师提供科研创新的广阔平台,让导师有底气、有力量地指导学生、培养人才。第三,明确“严考”导向,强化导师队伍绩效评价。把师德师风作为创新创业导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把创新创业人才指导能力和指导成果作为评价的关键标准,建立“负面清单”,及时清理不合格导师。

四、拓展实践平台,提高创新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理念渗透、政策托底以及师资保障后,高校应当努力为学生拓宽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形成“理论-实践-理论”的交互式培养模式,以赛促创,以赛促优,实践强能。

(一)借助校企合作优势,建立实习实训制度

高校应当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借助校外科研导师以及校企合作单位的优势,建立健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接收大学生创业实习实训制度。

第一,遵循专业对口原则。高校在选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时应当优先考虑专业对口的问题,以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习实训、生产实践中,在实践中认知和检验真理,进一步促进“理论-实践-理论”的交互式循环。第二,遵循就近就便原则。大多高校由于经费有限,很少能在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实训环节投入相应经费,因而在选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时还应着重考虑地理位置的问题,从而减少在学生交通、住宿等方便的不必要开支,实现经费投入与成果产出的最小比例。第三,寻求政府政策保障。很多企业因为着眼于当下利益而在校企合作建立创新实践基地的问题上缺乏积极主动性,不愿意花费精力在实习生的培养上。因此,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选取和实习实训制度的建立必须寻求政府的政策保障,在政府的政策导向与制度奖励之下,更好地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二)做强学生孵化基地,推进创新成果落地

创新型人才在前期理念渗透、政策托底、师资保障下,会萌发各种各样的创新想法,高校应当主动提供各类平台——“创业孵化基地”,帮助学生将创新创业点子落地生根。所谓“创业孵化基地”,“也叫孵化器,是政府为创业者搭建的制度性、智能化的服务平台,为新创的小企业提供有利于存活、发展的服务环境和空间环境的公益性服务。”[2]对于高校而言,孵化基地则是将学生的创新创业构想转化为具体实践运营成果的平台。

要想做大做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高校必须发挥顶层设计的职能,加强对孵化基地的管理与建设。第一,严格把控孵化基地的入驻标准。并非所有的创新创业想法都能入驻孵化基地,高校应当成立专门部门测算大学生创新创业想法的可行性,提高孵化基地的利用率与收益成效。第二,建立健全孵化基地运营规则。通过制定相应规则与机制,维护孵化基地的稳定,杜绝非法行为,实现孵化基地的长久运营。

(三)发掘创新实践赛事,展现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在于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因而,高校应当不断发掘创新实践赛事,为学生展现创新创业能力和提升创新创业水平提供广阔舞台空间,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优。第一,高校应积极举办各项创新赛事,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现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创新创业自信。第二,高校还需主动关注各类国家(际)赛事,带领学生走向更宽广的舞台,开阔视野,挖掘更大的创新创业潜力。通过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大大小小的创新创业赛事,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进一步检验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果,利于学校及时调整更新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1]黎文,敖文娟.“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12-116.

[2]孙树志.民生之本 就业[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卢彩晨)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创新型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V eraW an g
导师榜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爱情导师